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方法小议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ke1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体感知课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教师不可忽视。一般说来它是在教师解题、学生读题之后,分析理解课文之前使用。它不仅能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而且能为生字词教学及分析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呢?常见的整体感知课文的方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学生自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有默读、轻声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使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能力。为了检查学生自读课文的效果,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来了解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情况。同时,初读时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指名轮读课文时,要了解课文内容,精读则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这样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读,教学便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风筝》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在给了学生足够时间阅读课文之后,便结合学生初读时体会到的快乐心情,抓典型词句,引导细读揣摩,涵泳品味其间的妙处,力图使优美的文字诉诸学生的听觉、视觉,使之赏心、激趣、动情,而在学生有所感悟后再读课文,这时文本的语言就融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而转化成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鲜活的语言。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朗读使学生语言的积累水到渠成。同时,在朗读教学中,老师也运用多种朗读方式,如自由读、轮读、指名读、同桌合作读、以评促读等,使得整个课堂上是书声琅琅。
  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课文按照“擦火柴—幻想—灭火柴”的顺序来叙写。教学中不能花大量时间推敲字词,要求快速默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每一部分的内容,进行体验性的阅读活动。在实际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探究性学习,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和方法的过程,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指名朗读感知课文
  教学中,教师指名一个或几个同学分段读文,把课文从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教师在此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读错的字正音,还能知道学生是否读破句子、读错语调等多种情况,从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这种感知课文的方法效果较好,因为它需要学生用眼看、用嘴说、用耳听,即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知课文。
  3.让学生听课文配音朗读
  在讲读课文之前,教师让学生听课文配音朗读,学生不仅可以欣赏感知课文,还可以模仿学习课文的普通话朗读。配音朗读在生字词的读音和句子语速、语调、轻重音等处理方面都是学生朗读的样板,学生听后就会对课文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使用这种方法,易于培养他们朗读课文的能力,同时也为分析讲读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我在教学《小桥流水人家》这一课时,播放配音朗读,全文行文流畅,平实优美,字里行间透出的都是一个“爱”字,学生听后都被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深深感动,从而乐于学习课文。
  4.教师范读课文
  教师在深入理解课文,认真领悟课文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用时而低沉、时而高亢的语调,时而舒缓、时而激越的语速,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在范读“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的矫健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一句时,教师应用哀婉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去读,因为周总理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从此再也看不见了,从悲哀中回忆失去的欢乐,使人更加悲哀。让学生明白这样读的理由,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投入地朗读,从而让学生在听教师范读和自己的朗读中激发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
  5.播放动画感知课文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叙事类的课文和古诗,这些课文本身就是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这就需要我们思考并研究怎样利用好语文课本中的这些文本,怎样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到知识,学会做人。例如,可以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动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这样,教师把课文静态的文字变为有声有色的精彩画面,就可以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6.播放课文歌曲感知课文
  歌词类课文,如《欢庆》《快乐的节日》《长城和运河》《一株紫丁香》等课文,教师可以播放为该课文创作的歌曲。这样寓教于乐,用优美的音乐旋律感染学生,从而让学生高品质地感知课文。
  7.抓住课文重点词语感知课文
  教学《日月潭》这一课时,我抓住“吞吃日月、漆黑一团、一筹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砍杀恶龙、化作青山、为民造福”这些重点词语让学生朗读,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的词语朗读情况,又能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故事梗概,真是一举两得。此外,还有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朗读课文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总之,整体感知课文在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经验的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根据课文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整体感知课文的有效方法,有时还能创造新的方法,合理地组织教学,从而为创建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服务。
  以上浅见,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同行指正。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文学道小学)
其他文献
暑假里,学校让我参加“三名工程”演讲比赛。当时我就对校长说:“胡校长,我没有得过什么大奖,也不是什么名师,还是算了吧。”“赵老师,你就不要谦虚了。你看,你们班的孩子多
<正>近年来我市儿童娱乐场所发展迅速,而国家对儿童公用娱乐器具(下简称器具)又没有制定卫生标准,同时国内对这方面的报导少,检测项目又不多,为此,我们于1997年4~6月对市区幼
<正>黄酒为一种发酵酒,不但可以直接饮用,而且可以作酒基,配以可食用的辅料,制成配制酒。由于国家的配制酒卫生标准中有锰限量指标,所以有必要了解黄酒中锰的含量。为此,我们
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分分析,阐述了高中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心理的具体原因。结合这些原因,总结了如何摆脱学生的畏难心理,主要内容有:激发兴趣,夯实基础,启发阅读思考
为明确青藏高原地区不同野燕麦种群(wild oats)对高效氟吡甲禾灵(haloxyfop-R-methy)的抗药性水平,本研究采用整株植物测定法和培养皿种子测定法,测定了29个地区油菜田野燕麦种群
选用不同棉花品种,采取春育夏栽措施,开设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试验结果表明,麦垅移栽棉花中棉19号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和效益.苗龄和移栽时间是决定皮棉产量的主要因素,密度为
通过对长沙市高校学生公寓园区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配备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长沙市高校公寓园区体育场地设施的数量面积缺乏,分布不均,体育场地设施种类过于单一,物业部
研究了一类具有可变时滞的二阶非线性中立型差分方程,得到了这类方程存在最终正解的判别准则,并同时得出了该类方程不存在正解的几个判别依据。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形象来传播知识;实验又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在新课程模式下强调以学生为本,要达到这个要求就更离不开实验的支持。然而在现在的农村中学,
对开发大米检测中的脉冲噪声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极值和噪声密度估计算法的自适应滤波算法,结合了EM算法和IMFLED算法的优点。实验表明该算法比现有的中值滤波去噪和保持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