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读文本 读透教学内容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倡导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于是,从文本出发进行拓展、比较阅读成了阅读教学中“时尚”的做法。但文本的内涵还没有很好地掌握,就延伸、拓展,远离文本过度,“语文课就会打水漂”。
  某教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课堂上,在仅仅用了约8分钟时间交流“你知道课文告诉了你什么”后,便抛给学生《地球母亲──我要忏悔》和《一封来自地球母亲的信》两篇阅读材料,然后让学生读完后以“你想对地球母亲说些什么”为话题展开对话;接着教师又借助课件出示并朗读了两则网上的信息:《布什抛弃京都议定书》《布什不参加拯救地球会议》,在学生听完后,让学生以布什为帮教对象,以如何说服布什为话题,在模拟劝说中展开对话。整节课教者没有能带领学生真正走入文本,话题仅在“要保护地球”这一含义上与课文有一丝联系,至于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阐明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的,课文在表达这一内涵时又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的等等在话题中丝毫没有涉及。
  语文课姓“语”,形式只是语言的载体。教材中的文章是编者从众多的优秀文章中筛选出来的,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具有示范性。通过这篇篇文章的学习,要使学生学会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积累大量语言材料,知道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并从中得到情的感染和理的启迪。张志公先生说:“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文本里走个来回。”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是教师简单的传教达理,更不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原始叠加。面对文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正确的走个来回”呢?
  一、读
  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读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因此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如古人所说,“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斯时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但觉神入文,文入心,永不失矣。”该读出画面时读出画面,该读出情感时读出情感,该读出见解时读出见解,该读出方法时读出方法……引导学生原原本本地读,平心静气地读,整体联系地读,步步深入地读,边读边想,边画、批、注,通过读书,让学生在课文中“走个来回”,完成对文本语言的玩味、赏析和内化,方法的历练和提高,情感的体验和熏陶。
  二、记
  作为语言学习来说,阅读的基本功能就是吸收和储备。小学生正是记忆的最佳期。因此,积累语言应该是小学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标要求之一。要通过阅读让学生积累精彩而又丰富的语言材料,储备一些语言模式和语言图式,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
  “用得出”──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是集对语言的理解、吸收、内化和运用于一体的综合性训练。《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读写迁移训练的要求,但是在有关部分的表述中还是强调在阅读中“用得出”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扎扎实实地落实这些练习,通过运用,及时地把学生储备的语言由消极的转化为积极的。
  三、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联系上下文品味。《李时珍》一课,文中写道:李时珍亲眼看到医生能够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就立下行医的志愿。品味“就”一词,理解李时珍立志行医的原由,联系上下文,从而感悟李时珍的伟大之处在于有一颗愿为人们服务而敢于献身的美好心灵。
  对比品味。例如幽默,老舍有老舍的幽默,(如,《猫》),鲁迅有鲁迅的幽默(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谈碰壁”),丰子恺有丰子恺的幽默(如,《白鹅》)。将这些语言放在一起对比品味,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四、悟
  由于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局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常有偏颇。如读〈〈背影〉〉一文,没有体会到深沉的父爱,只是觉得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不知从何处感悟,不知该如何感悟,面对文本学生常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迷惘。 消除这种迷惘,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章。
  抓住文章矛盾点感悟。《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露中欢笑着”。如果僅从语义上理解,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杨梅树怎么会“贪婪”,怎么会“吮吸”,怎么会“伸展”和 “欢笑”呢?这些原本就是人的情感、动作和行为啊!但是如果读者知道作者在这里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是将树拟作人,并非犯了人与树相混淆的错误,就会更形象地感受到杨梅树是那样美好和可爱。
  抓住文章细微之处感悟。《我的战友邱少云》中讲志愿军战士隐蔽的地方离敌人的前沿阵地只有六十多米,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作者为什么要在此处花费这样多的笔墨,写战士隐蔽之处和敌人前沿阵地很近呢?无非是用一个“近”字,突出一个“险”字。感悟到“近”,感悟到“险”,自然理解了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一动不动的英雄行为了。
  五、练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 的熟练技能。”让学生认识、把握语言文字的规律是阅读教学任务之一,技能的形成必须通过反复练习。
  凭借课文内容进行练习。这种练习的优点是把对语言形式的运用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起来。如《 曼谷的小象》有个句子:“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赞叹。”要求学生运用这种感叹句式,写一句话 赞美泰国妇女阿玲。
  沿着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性练习。如《火烧云》说火烧云变化极多,像马,像狗,像狮子,我们可以让 学生想想还会像什么,模仿课文的写法用“像什么——变——不像”的顺序写一段话,既学习了课文的写法, 拓展了课文的内容,又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迁移性练习。有阅读能力的迁移,即用本课学习的阅读方法读课文中其他的几段话,或其他的文章; 也有读与写的迁移,即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片断或一篇文章。通过练,学生掌握遣词造句的方法,常用句式,构段的方法;叙述、说明的方法等。
  多元理解而不离文本,个性飞扬而不随心所欲,思维驰骋而不胡思乱想,这才应该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语文阅读教学,这才是有实效性的阅读教学。
其他文献
为研究改进的组合式L形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对18个改进的组合式L形钢管混凝土柱进行了轴压试验,分析了钢管厚度、混凝土强度和长细比等参数对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改
为研究不同预紧力条件下被动箝位直线压电驱动器性能的变化规律,对前期研制的箝位体具有三角放大结构的被动箝位直线压电驱动器进行研究,采用测量箝位保持力的方法间接评价预
针对PC箱梁结构正弯矩区段开裂后力学性能复杂、承载力评估困难的问题,利用裂缝参数统计方法,将正弯矩区段的实际横向裂缝转化为统计意义下的平均裂缝,运用数值方法对该统计裂缝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微课的出现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微课具有主题鲜明、资源多样、选择性广等优势,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对小学生
为了防止滚石撞击桥墩,按刚性防撞思路提出一种桥墩防滚石撞击的构造措施.首先基于动力学基本原理,建立滚石-桥墩防撞物刚性碰撞耦合精细化动态模型,并在动力学分析中考虑非
基于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为核心进行研究,先分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现状,然后以此为依据,提出:明确管理内容和职责、管理工作做到因材施教、创建完善的赏罚制度等
数学是高中学习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科目,数学科目不仅是形成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学科,还能够在我们的生活中得以应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对概念有所掌握,还需要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进入探索新模式,新课标、新课程改革也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主题依然是素质教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方式也在不断地有序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核
利用传统文化融合人际关系、和谐社群是传统文化的优势。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融入《人际交流与沟通》课程,提高护理学生的沟通能力,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护理学生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中的对话教学可谓是有效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课堂上积极展开对话教学,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