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高中阶段,特别是政治学科教师越来越重視对学生社会理解和实践参与能力的培养。使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全面发展服务。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其生活实践中必然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议题。因此,在政治学科的教学中应用议题式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学内容和生活实践的深入融合,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中教学;议题式教学;生活实践
  在当今的教育领域,议题式教学越来越成为一个常用概念,在培育学生的社会理解、参与能力的实践中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对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思索和研究,深入加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培养法制精神,引导学生科学、有序地参与社会活动。它在根本上与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学科素养是一致的。将议题式教学与思政学科教学进行有机融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这一学科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 应用背景及意义
  虽然新课程改革精神要求以议题的引入、导向和探讨为方法和媒介,促进教学方法的转变,进而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开放性和民主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然而就当前具体的高中阶段政治学科的教学实践而言,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往往存在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社会理解、参与能力的问题。教师往往以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作为教学的主题部分,而学生往往没有足够的空间能够以自身的实践和生活经历作为源头丰富自身知识体系、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因此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限制,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之间的联系也被割裂。
  一些教学领域的研究者指出,政治学科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传授给学生与社会科学有关的基础常识,增进其认知,更要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够更加轻松地解决在生活实践中所遇到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领域的种种问题。而想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更加深入地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往往由一个又一个议题组成。在应用议题式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便需要将这些议题中能够体现学科的知识体系、反映价值观的基本观点,以及具备较强的开放性和领导性,同时还能反映教学重难点的部分,作为教学的素材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以此为前提,运用议题式教学法建立学生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生活实践中的各类问题,强化其考虑问题、运用知识、深入研究的实践素养,给予学生表达自我观点、展示自身能力的空间。这样就可以在调动学生对政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素养,强化学生将观念和知识应用在具体生活实践中的意识和能力。
  二、 实践应用策略
  (一) 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议题引入
  当今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程的教材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等部分内容为骨架进行串联,而这也正是政治课程的教学思路。而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结合案例,提升教学的开放性和综合性,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除了教材涉及的材料之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时事内容或者经典的案例,构建教学情境。通过具体的案例选择对议题进行导入,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加强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举例来说,在《文化生活》部分的教学中,在大众文化模块教师可以导入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议题。教师可以用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议题引入,首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进行沟通、合作和探究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索,提升思想的包容性,加强思辨能力。其次,能够使学生对雅文化和俗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更加深刻地体会大众文化的含义。最后,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感,培育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精神。
  (二) 以时事新闻为媒介进行议题引入
  在当今政治学科的教学和考评中,时事政治占据很大的比重。为了加强时事政治教育,教师往往在教学中引入新闻播报这一环节。在课前要求学生对贴合教学内容、学生感兴趣的社会新闻和热点事件进行收集,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分享和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现实,提升社会参与度和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度。可以“新闻播报”作为媒介,引入议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从不同角度出发理解和思考问题,展示和分享他们的观点,进而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在深化对知识理解的同时,也能增强社会理解度和参与度。在不同模块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引入不同的新闻素材来引入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在学生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见解,深入地进行思考,提高思辨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对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实现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 以课后作业进行议题引入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课后作业往往是衡量教学目标达成程度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作业的布置要超脱出单纯的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范畴,要给予学生积极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理解社会现象并进行思考,进而促进学生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因此,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应积极进行议题的引入,作业内容要尽可能与学生感兴趣的议题和时事热点贴合,促进学生思考。如此,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学生在巩固自身知识体系、复习学科内容的同时也能将学到的知识放在具体的社会环境背景下进行深入的理解,促进理论和实际的联系,进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提升和目标的实现。
  举例来说,在《经济生活》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公司经营”这一章节,教师可以在布置作业时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思索。例如“企业想要经营成功所要具备的要素除了教材中所提及的几个之外还有哪些?”“假如你是一名企业家,你希望以怎样的途径促进自己企业的发展壮大?”通过这样的作业布置,在检验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同时也能引领学生参与到关注度较高的时事中,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加强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   (四) 通过议题引入进行“综合探究课”的教学
  在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中,综合探究是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在每个单元后都附有综合探究部分。这一部分教学开展的意义就在于以综合探究的形式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加强其创新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这一设计也与思想政治教学的特点符合,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将综合探究这一部分的教学落在实处,而不是形式化的浅尝辄止。要对综合探究课这一形式进行充分地利用,引入学生关注度高、兴趣强的议题作为教学素材。如此一来首先可以对议题中所涉及的学科知识进行充分地开发,强化学生的理解。其次,能够对探究性学习的内涵进行进一步深化和挖掘,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更加生动。最后,可以引领学生正确地认识当今社会的各种现象和事件,解决自身在观察社会、理解社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疑问,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哲学生活》这一部分的第二单元我们便可以在进行综合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引入习近平总书记思想研究这一议题。引领学生研究这一思想的新颖之处如何体现,与我国的现实情况有怎样的联系。在使学生对关于真理的知识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习总书记思想的现实意义,进而使学生产生更强的文化认同,树立主人翁意识,加强民族自豪感。
  除此之外,在进行议题式教学的设计时还可以议题为核心进行活动型课堂的构建。例如,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辩论会、分角色互动、情境构建等活动,最大化发挥议题式教学对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学的积极影响。
  三、 注意事项及发展前景
  议题式教学与当今的新课程改革有很高的契合度,能够推动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学的发展,促进立德树人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实施议题式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核心进行教学的规划和设计。同时也要充分地考虑到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等。要注意用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和感化学生,促进学生更加积极、正确地认识生活、理解社会,成为社会生活的有序参与者。
  四、 总结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即立德树人来看,议题式教学有很强的优越性,对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要积极开发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其作用,推进教学目标的實现。
  参考文献:
  [1]王延涛,马丽君,赵文娜.高中政治有效课堂教学方法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实验研究[C].第十三届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基础教育“十三五”规划课题会议.
  [2]余国志.议题式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路径:以“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28.
  [3]覃遵君.凸显统整性课程重构,探索议题式教学方法: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初探(二)[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715(1):17-20.
  [4]金朝辉.自主辨析:议题式教学的新路径——以“科学认识不同的消费观”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2).
  [5]任晓娜,葛本红.议题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有效实施: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为例[J].中小学校长,2019(1):33-35.
  [6]郭亚琴.论议题式教学的“议层、议境、议味”: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9,402(Z2):101-103.
  作者简介:
  谢静,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漫画是绘画艺术中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具有讽刺、幽默、诙谐和哲理等艺术表现手法。文字能讲述历史,同样漫画也能叙述历史,它是对课本文字知识的重要补充,使历史更加生动形象化。如果在历史教学中能适当地运用它,将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本文重点阐释了把漫画引入历史教学中,将会提高我们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在课堂上引入历史漫画
甜玉米原产于美国。本世纪40年代,由于甜玉米杂交种的问世,才得已大量栽培。目前,甜玉米在世界上的种植面积已达400多公顷,其中美国种植面积最大,其次是加拿大、新西兰、日本、泰
基于“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分别从音韵、词汇及句法这三个言内意义的层面,对比分析近代英国著名汉学家詹姆斯·理雅各和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译《关雎
摘 要:课本插图在高中地理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理插图教学可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加深学习印象、增加学习的趣味性等。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要重视课本插图教学,并不断提升学生的插图阅读能力。本文以高中地理课本插图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提升学生插图阅读技巧的策略和途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课本插图;高中地理;阅读技巧;途径  在高中地理
美育融入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提升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高中思想政治课与美育联系密切,具有互促性.美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能够实现“以美养心”“以美启智”等
摘 要:史料是代表历史进程的重要证据,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已经成为教师用来传授知识的载体。正确地运用史料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挖掘史料中的历史信息,通过分析、概括等手段解决历史问题,归纳历史知识,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史料;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  史料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所保留下来的轨迹,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文物、历史纪录片等等,是历史研究
摘 要: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是越来越高的,随着教育活动的开展水平不断提升,信息技术业实现了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在当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应用,如果可以很好发挥出信息技术优势的话就能够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养成。在教学改革不断推动的当下,高中院校和老师应当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加以必要的重视,通过信息技术优势的有效发挥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这是当
据《新闻出版报》报道: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下,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有线广播电视台、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北京经济报和北京广播
摘 要: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要对历史做出客观评价说明,就需要学生广泛研读史料、用理性思维方法才能准确得到客观正确的历史解释。本文主要探讨在历史解释视域下,通过补充历史材料,进行课堂阅读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历史解释;阅读教学;高中  课程改革的发展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