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新课标卷书面表达?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d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点击
  新课标Ⅰ卷 假定你是李华,你校英文报“外国文化”栏目拟刊登介绍美国节日风俗和中学生生活的短文。请给美国朋友彼得写信约稿。
  要点如下:1. 栏目介绍;2. 稿件内容;3. 稿件长度:约400词;4. 交稿日期:6月28日前。
  注意:1. 词数100左右;
  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 开头语已为你写好。
  Dear Peter,
  I’d like to ask you to write an article for our school’s English paper.
  新课标Ⅱ卷 假定你是李华,计划和同学去敬老院(nursing home) 陪老人们过“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请给外教露西写封邮件,邀她一同前往。
  内容包括:1. 出发及返回时间; 2. 活动:包饺子,表演节目等。
  注意:1. 词数100左右;
  2. 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 结束语已为你写好。
  英语的书面表达是一个复杂的任务型语言活动,更是对同学们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旨在考查同学们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动笔写作前,同学们要认真看清题目提示,全面了解写作的要求,理清写作思路,确定体裁和全文的架构等等。
  我们首先来学习高考英语全国卷近几年的书面表达要求。
  [年份\&体裁\&题材\&2010年\&书信\&邀请信\&2011年\&书信\&问题咨询信\&2012年\&书信\&申请参加夏令营\&2013年\&书信\&请朋友帮忙接机;卖中国结\&2014年\&征文\&咨询留学的情况;畅想十年后的自己\&2015年\&书信\&约稿信;邀请信\&]
  从上表可以看出近几年全国英语高考卷的书面表达一直是应用文,命题都是通过文字提示,分值25分,字数要求100左右。这几年的命题除了给出语境介绍,还给出了纲要指导。应用文体裁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它的语言表达更贴近生活,考查了考生在真实情景下的语言运用水平。
  从书面表达的题材上看,内容都很接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和社会实践,即“源于生活”。如2013年新课标Ⅱ卷的求助信,要求美国朋友帮忙卖中国结,这是向外国朋友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2014年征文“十年后的我”,考生从家庭、工作和业余生活三个方面来展现自己对未来的构想。2015年的约稿,反映美国的节日风俗和中学生生活。这些话题充分体现了英语学习中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这些话题有着共同的特点:
  1. 来自同学们的真实和生活和学习,就是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事情;
  2. 不论什么话题,都宣扬了新一代的中学生必须坚持的信仰和追求的梦想。
  所以,英语学习既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也要注意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训练。同学们要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和知识,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有话好好说”。
  那么我们又如何在100个词汇里完成写作任务,凸显出我们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呢?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提高书面表达的应对技巧:
  1. 审题
  作为备考的学生,对高考书面表达出发点(题目)的感受和理解,会直接影响到对题目的立意和表达,这不仅决定了同学们完成写作任务的层次和得分,而且能明显表现出同学们运用英语语言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同学们要认真审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把高考书面表达的过程看作是思维的爆炸和综合,即我们常常说的brainstorm的过程。同学们需要把所有的思维凝聚成“五wh-h”。按照这个思路去读题审题,就不会偏题了。
  所谓的“5 wh-h”指的是:
  Who? 谁?哪个人?哪群人?……
  What? 做什么?是什么?什么意义?什么目的?……
  Why? 为了什么?怎么回事?……
  When? 什么时候发生的?什么时候结束?……
  Where? 什么地方?哪些地方?去哪儿?……
  How? 怎么样?怎么做?做了怎样?不做怎样?
  同学们在阅读题目获取信息是,就要拟清思路,多问自己几个Who? What? Why? When? Where? How?
  我们以新课标卷为例:
  新课标Ⅰ卷 读题后所获得的信息有:
  Who—李华(写信人),Peter(收信人);
  What—美国节日风俗和中学生生活;稿件长度为400词;
  Why—英文报约稿;
  When—6月28日前完成;
  Where—“外国文化”栏目;
  How—词数100左右;开头语已经写好;可适当增加细节。
  新课标Ⅱ卷 题目提供的信息有:
  Who—李华和露西;
  What—一项计划,邀请露西一同陪老人过重阳节;
  Why—重阳节,敬老院陪老人;
  When—出发时间,返回时间;
  Where—敬老院;
  How—包饺子,表演节目等。
  围绕书面表达的题目要求,同学们弄清楚基本的5-wh信息,就能把握好写作的内容。
  2. 格式
  应用文的表现形式通常有书信、通知、日记、演讲稿和说明书。近几年的高考命题都是以书信为主。内容也是同学们熟悉的,重在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英语的能力,体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
  书信是人们进行书面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英文书信一般分为私人信件和商务信函。在高考书面表达的命题中常见的“书信”通常都是私人信件。英文私人信件常用的格式包括五个部分:信头、称呼、正文、结束语和谦称和签名。   Ⅰ卷是约稿信,Ⅱ卷是邀请信。读题后同学要知道应用文的写作模式通常要遵循“信头—称呼—正文—结束语或谦称—签名”五步。处理正文时,我们可以灵活操作。如:
  卷Ⅰ:开头已给出。我们把这种开头称之为“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所以,在第二段中考生要介绍who/what/why/when/where and how,即完成试题所涉及的内容和要求。这是基本的模式,我们常常称为“三段式”正文。
  卷Ⅱ:给出了结束语,没有开头语。同学们写好开头就有了难度。不论如何组织开头,同学们都可以在第一段开门见山,亮出who/what。最重要的是要在第一段突出“邀请”。应题目要求,我们要有活动内容的体现,故而第二段要向被邀的露西介绍“我”的plan,让她知道这项计划中的who/what/why/where/when/how。第三段就要表明愿望,希望邀请能被接受。
  3. 遣词造句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要求同学们使用一些表意准确,形象生动,语法正确且符合英语为母语的人的表达习惯的词汇。句子方面则提倡使用“凝练”的并列句、复合句,因为使用并列句和复合句能更好地体现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这样做:
  (1)词性的多样化
  如The population of the city has increased sharply. 可以表达为:
  The city has experienced a sharp increase in population./The population of the city is on a sharp increase.
  (2)同义词多样化
  如As a result the plan was a failure.可以表达为:
  The plan turned/worked/came out to be a failure.
  That is a difficult job. (challenging)
  In China, these knots stand for friendship, love and good luck. (本句中的stand for就比mean显得高级)
  (3)遣词要熨贴细致
  遣词造句的能力完全在于对一个单词的意义(包括其褒贬意义,感情色彩等)的分辨上。再比较:
  Thank you for spending the time with us.
  Thank you for sharing the time with us.
  (4)表达凝练
  My faruse life will be become richer and richer, more and more colorful.
  My life will be much richer and more colorful!
  (5)并列句和复合句的使用
  如The child knew so much. We were all surprised at it. 可以写成
  It made us surprised that the child should have known so much.
  或Much to our surprise, the child knew so much.
  我们再来看看今年课标卷的两篇范文在词法和句法方面的亮点:
  新课标Ⅰ卷
  Dear Peter,
  I’d like to ask you to write an article for our school’s English newspaper.
  The “Foreign Cultures” section in our newspaper is very popular among us students. It carries articles written by foreign friends about the cultures of their home countries. Would you please write something about the culture in your par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we would especially welcome articles about how Americans spend their holidays and festivals, and the life of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You can write anything relevant so long as it’s interesting and informative. 400 words would be fine. Could we have your article before June 28?
  I’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Yours,
  Li Hua
  新课标Ⅱ卷
  Dear Lucy,
  How are you doing? I’m Li Hua, a 17-year-old teenager currently studying in your school. Recently, our class plan to visit the nursing home this Sunday in order to help the old there and enrich our afterschool life. As the vice monitor, I’d like to invite you to come with us.   Here are some details about this activity. To begin with, we will leave the school by bus at 8:00 a.m. and return at 5:00 p.m.. Besides, there will be a lot of activities such as making Chinese dumplings and giving performances, which will be not only meaningful but also interesting.
  Hopefully, you would like the plan and join us. I have the confidence that we will have a great time there. Thanks for reading my letter.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and your decision.
  Best wishes!
  Yours,
  Li Hua
  新课标Ⅰ卷 It carries articles written by foreign friends about the cultures of their home country.
  此句中的第一特色是句中的carry的表意大部分同学可能会写成:It includes/covers ... 或者it takes in/displays ... 。在这里,carry意为“文章中刊载有”,表达最生动,表意最充分。此句的第二大特色就是written by用动词的过去分词做定语来代替一个完整的定语从句that/which are written by ... 。这一结构充分地展现了作者对语言结构和语法知识的灵活掌握和熟练运用。
  新课标Ⅱ卷 这则书面表达的优点在于:
  ①衔接词的恰当运用,如in order to, to begin with, besides, such as ... 。全文衔接紧凑,表达顺畅,一气呵成。
  ②词汇的运用恰当、丰富。如enrich our after school life和not only meaningful but also interesting。
  ③句子简洁精练。如studying in your school运用了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做定语,比完整的定语从句更简洁。
  ④表达地道。
  如: ... and here are some details about this action.
  Hopefully, you would like the plan and join us.
  本文既完成了写作任务,也将“邀请”表达得真诚、得体。
其他文献
西塞罗说:“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约·凯恩斯更强调:“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由此可见习惯的重要性,好习惯成就一个人,坏习惯摧毁一个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
并非投资越多,两国关系就越密切前不久,缅甸政府突然宣布搁置中缅两国密松电站合作项目,使人们对正在修建的中缅油气管道前景感到担忧。事实上,2009年10月开工的缅甸皎漂至云
由乔晶编著的《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年出版),基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新现象和新需求,对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策略
期刊
东汉许慎对教育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1].教师既要教书,同时要树人.高校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育优秀人才的使命,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相关
期刊
基于有机化合物“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理念,提出了在醇、酚、醚化合物的教学中,以结构分析为主线,将各类化合物与卤代烃进行结构、性质和反应性的系统对比分析,帮
数学高考强调基础知识和能力并存,有利于考生展示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针对中学生的特点,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
期刊
以“果蔬维生素C大比拼”科学实践活动为例,阐述了科学实践活动的设计原则、活动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实施策略以及活动效果.说明科学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科
宾语补足语是英语最常用的语法现象之一,也是高考的高频考点。湖北卷的完成句子中关于宾语补足语的考查就占有很大的比例。而在全国卷里,该考点在语法填空、短文改错中将得到更普遍的体现。另外在书面表达里,这一语法现象的使用将会成为增添亮点的利器之一。  宾语补足语是什么  宾语补足语(object complement)指的是有些及物动词接了宾语意义仍不完整,还需要有一个其他的句子成分来补充说明宾语的意义、
利用磷化铟(InP)纳米探针遇镉离子发射绿色荧光的原理,将磷化铟有机溶液直接加入到待测的样品中,根据有无荧光产生即可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镉离子,并可借助荧光分光光度计定量
通过学生分组,采用溶剂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等提取方法,测定了小米、糜子、青稞、荞麦和高粱等杂粮中黄酮含量,结果表明5种杂粮中,青稞中总黄酮的含量最高.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