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造型元素的继承与革新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ku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民间美术是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中国乡土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同时它也是民族、民间文化的载体。中国民间美术是多姿多彩的,这是一项需要经过长期研究并不断发展的艺术,而随着时代的不同,研究表现的侧重点也会不同,但是将传统文化植入到现代设计中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本文即是对此进行的探讨。
  关键词:民间美术造型元素继承革新
  中图分类号:J538 文献标识码:A
  
  民间美术是一个包罗万象、缤纷五彩的世界。它的色彩热烈、喜庆,造型夸张、幽默,艺术形式生动活泼,表现技法质朴无华而又大胆、鲜明,它的题材内容丰富,不仅表现群众所熟悉的事物,也反映普罗大众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从其作品中,人们既可以看到传统的吉祥图案,也可以看到有趣的动植物,还可以看到历史传说中的英雄好汉,看到戏曲和神话故事。面对如此繁盛的民间美术造型,我们应该本着继承与革新的态度去面对它。继承是学习前人留下的丰富遗产,革新则是继承的目的,这样才能将民间美术发扬光大。
  
  一民间美术造型的继承性
  
  1民间美术造型元素的造型手法
  (1)形体夸张、装饰性强
  民间美术是为民间人民生活服务的,所以民间美术在造型、构图上适应民众的审美心理和接受能力,在表现形体上大胆夸张,一般画面主题突出,不加任何掩饰,透出质朴无华的装饰艺术特色。民间艺人在进行创造时习惯对人物造型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如画武将,就向横的方向夸张,不画脖颈;美人则要窈窕、修长,把肩画窄,即所谓“英雄无颈,美人无肩”。
  (2)想象自由,不拘时空
  民间美术创作是很自由的,完全是一种情感真实、自然的流露,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的一种主观情感的物态化表现,所以,老百姓常常自豪地说“我爱啥就画啥,只要心里有,看不到的东西也能画在纸上”。民间美术中各种造型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现实性,而遵循主观的随意创造,把世间和想象的种种美好事物一一纳入到民间美术的作品之中。例如对于瑞兽与祥禽的创造,就充分表现出民间艺人的想象力,“麒麟”、“龙”、“凤”这些世间本来没有的动物,在民间美术中,它们却都存在,而且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3)托物言志,谐音取义
  民间美术的创作主要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生活充满美好愿望的心理,人们内心世界的梦幻与心中蕴积着的激情,多数借助自然物作为象征来表达深刻的内涵。如民间吉祥图案就多采用谐音取意的构成方式。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汉字同音和近音字太多;另一方面是因为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讨口彩”的心理需要。例如“马上封猴(侯)”、“年年有鱼(余)”等就运用了汉字的语音特点,利用同音或近音的转借来构成图案,进而满足人们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需求。这种谐音取义或转借字意,运用了汉字谐音和图形的巧妙结合,充分表现了民间艺人的智慧。
  2民间美术元素的继承观念
  (1)模仿与借鉴
  学习民间美术造型,应掌握正确的方法。对民间美术表层形式的一味单纯模仿是不足取的,其表现有:追求表面的稚拙味,毫无法度的变形,造型随意,片面的追逐原始风,无节制的粗犷,滥用脸谱、图腾,在造型上不求甚解。而这只能让人感到粗俗和霸气,觉得是在盲目地表现蛮荒感,制造画面的冷僻、封闭、凝固意味,或是缺乏生气,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对民间美术的造型不能是片面的模仿,而应对其蕴含的符合我们这个时代个性的元素加以选择,借鉴其精华,来充实我们的艺术创造。
  (2)打进去与打出来
  已故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曾说过“以最大的功夫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对于研究民间美术的造型元素,这句话再贴切不过了。打进去就是对民间美术的造型元素进行深入剖析与透彻研究。但打进去只是过程,而不是目的,这是一个消化的过程,正像人们吃饭一样,只有细细咀嚼后才能消化。中国艺术家只有立足于东方本土的文化,以表现本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为己任,同时又要有勇气大胆吸收外来优秀的艺术成份,这样,中国的艺术才有希望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二民间美术造型的革新
  
  民间美术所体现的是对生命、对人生的优化,从形象的创造来看,对意境的追求重于对形象的塑造。民间美学观念强调求全求大的“整体意识”,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都遵循同一个本质规律,因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把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以形写意”,“形神兼备”。
  在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世界观与“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的观照下,中国的造型艺术表现形式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重“表现”,注重表现整体造型的气势,而不是对客观对象事无巨细的全盘描绘。龙的造型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这个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艺术形象不论在哪个朝代,也不论是狞厉的、飘逸的,还是威武的,都极富生命的张力。另外,传统造型艺术在意境上追求“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的境界,注重事物质的表现,往往是点到即止,决不拖沓,“恰到好处”。例如汉代瓦当上的图形符号,画像石、画像砖上的各种造型,形象简洁概括却又不失活力。正所谓“无神则无以见其神情,而无形其神则何着落”。这种民间美术的造型在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雷圭元曾经说过:
  “中国图案造型是一种朴素单纯,富有生趣的图案语言,图案造型小中见大,一笔水纹可以想到大海,一条小鱼可以联想到丰富的生活,图案是抽象中见具体。”
  1抽象性应用
  人类具备抽象造型能力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出土的原始彩陶上存在着大量的抽象几何纹样,如园点、三角形、波折纹、网纹、回纹以及图案化的鸟纹、鱼纹等。原始人用线条的眼光看待世界,抛开现实物象本身的各种细节,用简单的线条概括和抽象对象。劳动人民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抽象造型的灵感和能力,给后世艺术家以启示和参考。
  中国传统向来推崇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处世哲学,而最能形象生动表述出这一哲理的,则要算“太极图”。这就是一种抽象的造型形式,阴阳鱼合抱、互含,两条鱼的内边衔合得天衣无缝,两条鱼的外边是正圆。通过这个“太极图”,先贤们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统一体之中,凡是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利于自身。这个“太极和谐原理”,无论在个人之间、家庭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乃至人类与自然之间,都是广泛适用、概莫能外的。而在设计概念中,我们则把这种形式称之为“互让”。
  2概括性应用
  民间美术的造型,往往不是视觉印象的直接复制模拟,而是根据自己的心意和目的,对对象本身进行改造和修饰。在形象的塑造上多是因材制宜,以概括的手法展现出物象自然、本质的面貌来。造型元素的概括性手法最突出的是大胆取舍,取就是夸张、提炼;舍就是省略、简化。取舍就是扬弃,取其长,弃其短。如北京王府饭店的标志图案就是使用的这种手法。王府饭店地处北京王府井,是一家五星级饭店,此地原是清朝皇室官宦的居住地,饭店的建筑外形具有中国传统古典风格,所以该标志采用几何图形构成,以中国“方胜盘长”吉祥图案为基本形,经变化成垂直和水平直线构成上下左右对称的正方形,有秩序的经纬穿插,表现出王府饭店的规范管理、优秀服务的含义。在细节处理上,作者让四角处的线条有意断开,意在描绘“井”字,暗示饭店位置,同时“井”字寓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意。图形中间的“王”,既是王府饭店的第一字,又代表饭店在同行中的王者地位。
  
  三小结
  
  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价值在于它既植根于传统文化,又与人们的生活戚戚相关。对于民间美术的收集和研究是继承发扬民间美术遗产的重要环节。民间美术是一种文化遗产,它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民俗风情的结晶,是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然而,在现代化发展的狂潮中,其正面临灭顶之灾。实际上,保护和珍爱民间美术就是对人民文化创造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是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批判地继承和发扬民间文化遗产是一项对文化糟粕的鉴别和淘汰以及移风易俗的文明工程,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创新,繁荣先进文化的重要实践。
  
  参考文献:
  [1] 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湖南美术出版社,1988年。
  [2] 任玉萍、胡艳珍:《浅析中国民间美术的发生及艺术特征》,《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3] 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湖南美术出版社,l988年。
  [4] 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
  
  作者简介:孙瑞,女,1977—,河南郑州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工作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自由低音手风琴音域的扩展和左手排列方式的革新,使自由低音手风琴的创作天地更为广阔和自由,本文从创作思维、和声运用、演奏法等方面谈自由低音手风琴乐曲的创作。  关键词:自由低音手风琴创作自由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    自由低音手风琴是传统低音手风琴不断改革和完善的产物,它突破传统低音手风琴左手和弦单一,旋律只有一个八度的缺陷,它将左手低音的音域拓展到四个半八度。乐器左手部分的改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瓦格纳的男中音咏叹调《可爱的晚星》的和声分析,阐明了在钢琴伴奏中如果在歌曲的旋律中出现了很多半音性线条进行的变化音,则可以根据旋律及和声功能进行的需要,在不影响整体调式调性稳定的前提下,大胆使用变音体系和声,尤其是同主音大小调体系中的渗透性和弦及产生离调性的副属和弦,从而极大地丰富歌曲的和声色彩以及推动歌曲的情感表现。  关键词:变音体系渗透性和弦副属和弦半音性线条  中图分类号:J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艺术所讲求的“气”,进而立足个人所从事的声乐教育事业,提出并且分析论证了声乐演唱艺术所需要的“气”,以及演唱者涵养自身“浩然之气”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声乐演唱浩然之气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    一    中国的传统艺术,是很讲究“气”的。古代的前贤们从朴素的唯物史观出发,认为:  “天下之物,本气之所积而成。即如山水,自重岗复岭,以至一木一石,无不有生
期刊
摘要白晓军先生的山水画作品,是他饱含对大自然的热情,以独到的审美视觉和构图技巧创作的艺术精品。作品以尊重、平等、理解的仁爱之心为基调,表现人与自然特有的生命力。作品画面生机勃发、意态盎然,充满了白晓军先生对大千世界生息的企盼,犹如一部“和平史诗”。  关键词:大自然生命力平等人生信念  中图分类号:J519文献标识码:A    “诚”,作为中国文化中一个关键,它是包涵人而又能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创造潜
期刊
摘要师“古”、师“造化”和师“我心”,三者是画好中国画的关键。不师“古”,不能掌握熟练的基本功;不师“造化”,作品就会缺少鲜活之气;不师“我心”,作品品位就难以提升。故此,三者不可偏废,只有深化师“古”、师“造化”和师“我心”,才能使中国画达到意真境妙的深邃境界。  关键词:心源神韵外是造化  中图分类号:J519文献标识码:A    意真境妙,神韵彰显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中国画讲究写意由来已久,
期刊
摘要中国音乐家阿炳和德国音乐家巴赫都是宗教音乐家,虽然两人的音乐风格截然不同,其音乐所表现的形式和内涵也根本不同的,但却被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和喜爱。  关键词:宗教精神不同的时代相似的命运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    巴赫和阿炳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巴赫生于1685年于1750年去世,阿炳生于1893年于1950年去世,也就是说巴赫逝世二百年后阿炳才出生。两人虽然相
期刊
摘要明代书家董其昌天才隽逸,精通禅理,以禅理悟入书法,自喻其书是率意之作,追求淡泊,无雕琢之意。他的这种创作思想和创作态度与他书法实践是和谐统一的。董其昌善于临摹历代名家的法书,其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以有意成风”,“以无意取态”,不重摹,不着力外形,不单纯追求一种形象美,而是攫取适合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艺术修养为目的。董其昌的创意性临摹具有解放作用,对于董其昌来说临摹成为其通往原创活力的途径,假临摹之
期刊
摘要钢琴的演奏是一个丰富多彩、此起彼伏的编织音乐的过程。所以,演奏就不能单单从一个方面来形容,它集合了多个方面(包括纵向和横向)、多结构、多层次……抓住“层次”也就是时间和空间,把技术要求相降低从而加强对层次的重视。这对于演奏着来讲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演奏的最高境界可以说是想让从我们心底迸发的音乐更加贴切自然,也更加能够感动观众。  关键词:钢琴演奏色彩逻辑层次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从座椅的发展史上看,唐与宋各有特点,但就是这在座椅造型和内涵上各有千秋的两个时代对明式座椅的发展走向却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唐代座椅所表现的自信,宋代座椅所展示的华丽,最终都在明式座椅上汇聚。如果把中国座椅发展之路分为宏大的三部曲,那么明式座椅应该就是这部史诗曲的终结章。  关键词:座椅唐代宋代明代影响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    一座椅形制的形成线索    追根溯源,我国很早就
期刊
摘要公共艺术是当代市民文化的一部分,必须通过大众参与及社会释读和传递而大众化,为大众自身生活内容的一部分。户外广告是置于相对固定公共空间、没有时间限制的、广泛的、大众化的宣传媒介。它在传播经济信息,发挥经济宣传功能的同时,也以其艺术魅力对社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文化艺术熏陶作用。公共空间中,户外广告是城市景观的特殊构成要素,是城市文化的有形体现。它通过创意、色彩等表现手法,参与并能动地美化了公共艺术空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