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瘀血汤对酒精性肝病小鼠肝脏炎症和脂肪变性的改善作用

来源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下瘀血汤对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小鼠肝脏炎症和脂肪变性的改善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美他多辛组、对照下瘀血汤组、酒精组、酒精美他多辛组和酒精下瘀血汤组,每组各8只。对照组、对照美他多辛组和对照下瘀血汤组造模过程中全程给予液体对照饲料。酒精组、酒精美他多辛组和酒精下瘀血汤组采用4周慢性乙醇喂养加急性乙醇灌胃法造模,造模第3周第1 d起,对照下瘀血汤组和酒精下瘀血汤组小鼠以0.4678 g/kg
其他文献
目的对自主分离得到的星孢菌素产生菌HY1进行分类鉴定和诱变选育。方法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结合其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对菌株HY1进行分类研究;以HY1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氯化锂(UVLiCl)、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及亚硝基胍(NTG)诱变,结合含色氨酸、甲硫氨酸的抗性平板进行筛选。结果菌株HY1为链霉菌属的菌株,通过多次诱变得到突变高产菌株HY6-S36,且遗传性能稳定,发酵效价达360mg/L,比原始菌株提高了80%。结论获得一株高产稳定的星孢菌素生产菌株,为
目的建立阿奇霉素片溶出曲线测定方法,评价国产仿制阿奇霉素片与原研药在4种不同pH的溶出介质中的体外溶出行为。方法采用桨法,转速为75r/min,分别以pH2.0盐酸溶液、pH4.5磷酸盐缓冲液、pH6.0磷酸盐缓冲液和pH6.8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溶出介质体积为900mL;采用UPLC法测定阿奇霉素溶出度,并计算累积溶出量,绘制溶出曲线;评价溶出曲线的相似度。结果在4种不同pH的溶出介质中,国产和原研阿奇霉素片均在15min内溶出量达到了85%以上,说明两批国内仿制产品与原研药溶出行为基本一致,判定相
目的从泰山白首乌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优良真菌菌株,并从中分离鉴定具有抗菌活性的活性化合物。方法采用梯度稀释平板划线法,从泰山白首乌根际泥样中分离真菌;以活性为导向,采用正/反相硅胶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单体化合物分离纯化,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方法确证活性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采集的3个样品中共分离得到83株真菌,其中筛选获得具有抑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活性的菌株7株,并从黑曲霉SDFMU-45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两个萘并吡喃酮类化合物rubrofusarin B(1)和fon
目的探究弗氏链霉菌中的泰乐菌素还原酶的结构和功能。方法通过NCBI数据库比对查找得到泰乐菌素还原酶蛋白序列及其基因序列,建立该蛋白三维模型和系统发育树,对酶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及纯化,并测定其活性。结果来源于弗氏链霉菌ATCC19609菌株(Streptomyces fradiae ATCC19609)的泰乐菌素还原酶基因由996bp碱基组成,编码331个氨基酸残基。该酶三级结构包括10个桶状α螺旋,8个β折叠,一个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结合位点。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其属于醛酮还原酶(Ald
目的以铜绿假单胞菌模式菌株PAO1为研究对象,研究抗结核药物D-环丝氨酸通过靶向抑制病原菌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QS)系统实现抑制病原菌毒力发挥的新应用潜力。方法用不同浓度的D-环丝氨酸处理铜绿假单胞菌,通过系列表型实验结合荧光定量PCR以评估D-环丝氨酸对群体感应所调节的毒力因子和相应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利用秀丽隐杆线虫感染模型评估D-环丝氨酸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抑制的体内活性。结果 D-环丝氨酸表现出良好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绿脓菌素以及蛋白水解酶抑制活性,显著抑制了QS系统调控基因和下
目的了解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受体p75NTR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株HepG2中的表达,探讨p75NTR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关键功能域。方法收集2006年9月至2008年4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手术切除患者的肝癌组织标本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共26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rkA和p75NTR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检测NGF在肝癌细胞株HepG2和人胚胎肝细胞株L02中的表达。p75NTR组通过脂质体将p75
目的分析2016—2018年11家儿童医院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根据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要求,对血流感染分离革兰阴性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结果按2018年CLSI标准判读。结果 2016—2018年自血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14078株,革兰阴性菌4937株,占35.1%,前5位分离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替坦、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10%。肺炎克雷伯菌对
目的建立在线二维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2D-HPLC-QTOF)法鉴定比阿培南开环物的质谱方法。方法采用在线二维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一维液相进行分离,二维液相进行脱盐后直接进行质谱分析,根据推测结构进行化学合成该杂质,然后进行核磁结构确认。结果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比阿培南流动相中含不挥发性盐的色谱系统不适用于液相色谱-质谱快速鉴定杂质的难题并确认该未知杂质为比阿培南开环物。结论该方法可以快速、简便、灵敏、准确地用质谱来定性测定比阿培南中的开环物。
目的分析单宁酸联合氟康唑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念珠菌混合生物膜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临床分离的3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别命名为SA1,SA2和SA3;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单宁酸单独或联合氟康唑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念珠菌DAY185混合菌群生长能力的影响,进一步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对混合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单宁酸联合氟康唑对混合生物膜结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白念珠菌DAY185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ALS1、ALS3和RBT1)和SA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肺炎患者致病微生物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导致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神经外科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痰培养病原体的分布和耐药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感染MDRO的危险因素。结果 159例患者共分离出致病病原体174株,革兰阴性菌135株(77.6%)为主要病原微生物,其中鲍曼不动杆菌43株(24.7%)、肺炎克雷伯菌39株(22.4%)和铜绿假单胞菌28株(16.1%);革兰阳性菌33株(19.0%)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13.8%)。其中MDRO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