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angming9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要的内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不仅仅着重于学生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同时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有一定的重视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作为一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等都具有良好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层递式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然而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虽然能够提升学生的应试作文成绩,但并不利于学生作文素养的培养,学生的作文多以临摹套路为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扼杀,学生会作文,但作文质量难以保障成为困扰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作文素养,能够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那么层递式教学模式该如何开展呢?
  一、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为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语文知识较少,对于词汇、词语等掌握较少,因此在作文写作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翻来覆去重复使用某个词语,或者乱用词汇等问题,严重降低了作文的质量。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层递式教学模式,首先应该着重培养小学生的遣词造句的能力,这是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基础环节。在开展语文教学中,应该重点辅导学生将句子写完整、写通顺,将想要表达的内容清楚明白的表述出来。教师可以凭借教学经验或者小学语文课本的知识等,给小学生罗列一些作文常用词汇,要求小学生对熟练地掌握这些词汇,教师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着重讲述不同词汇的语法,如动词、名词、代词等,并将这些词汇与小学生的生活事物相联系,如“使用”、“渴望”、“期待”等词语,教师在讲解这次词汇时,可以引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爸爸使用汽车接送我上下学”、“妈妈期待我能考一个好的中学”诸如此类的。通过引用生活中的例子,能够提升小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词语实用精神,鼓励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合理的使用词汇。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口头造句的方式来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通过口头造句,能够提升学生使用词语的速率,更好地应用约定时间内的作文训练和考试。
  此外,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单一,他们在造句的过程中,对于某些词汇的使用,往往比较直接,如“渴望”,一般小学生会直接造句“我渴望能有一个快乐的生日”。在遣词造句的培养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拓展词汇量,合理使用词语,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尽可能地丰富句子的内容。当学生使用“渴望”一词,造出一个简单的句子后,教师可以点评,并帮助学生丰富句子内容。如“我渴望能够过上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生日。”,通过这样的训练,还能够培养学生共同使用词语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知识面较窄,接触的事物也比较窄,因此在作文写作中,常常缺乏足够的素材,很多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无从下笔,作文成了流水账。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通过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小学生的词汇量有一定的提升,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应该注重利用好小学生好奇心较重、思维比较灵敏的特点,着重培养他们的观察事物的能力,为小学生的作文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这是层递式教学的核心。教师要鼓励学生随身携带一个小的笔记本,在上下学途中、在观看电视节目、在旅游观光、在休闲娱乐等过程中,随时将观察或感悟记录下来,养成良好的做笔记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學生的写作素材也会变得丰富。同时,教师还可以采取命题观察法来着重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教师可以以“杨树”为题目,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观察记录,教师不限定学生观察的方式及观察侧重点,学生可以随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待学生观察完毕,并做好心得体会的记录后,教师可以以“杨树”为作文题目,对学生进行作文的专项训练,主要培养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强化学生记叙要点以及记叙顺序的训练,做好开头和结尾的衔接。教师要多运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作文的专项训练,并科学评价学生的作文,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三、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为作文写作插上飞翔的翅膀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的结点是要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充实学生作文的关键,是确保作文生动的要件。运用层递式教学模式,小学生掌握了良好的词汇及造句能力,并通过观察能力的提升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如果在这个阶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那么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将得到进一步地提升。小学生作文的生动性、趣味性、内容性等将有机融合,进一步强化作文的质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联想教学法来进行。如教师以“杨树”为观察题目,待学生记录好观察心得后,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图文、视频等多种手段来展现杨树的全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再结合教师提供的图片、视频资料,合理的感悟杨树的外在、杨树的坚韧、杨树的挺拔等。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如“杨树挺拔的枝干,为我们提供了乘凉的场所,像不像我们的父亲,无声地关怀我们”,“杨树坚韧的品格,就像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士兵,保卫着我们……”。教师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有效地扩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在这个阶段,可以直接布置命题作文,鼓励学生用“杨树”来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要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杨树的引申义。可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通过运用层递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联想思维,增加作文的活泼生动性。
  总结: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是基础,培养学生观察感悟能力是核心,提升学生的联想能力是结点,当学生合理地运用这三方面内容进行作文创作时,作文的质量和水平都将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陈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写作,2015,04,01;
  [2]叶宗荣,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10;
  作者简介:陈艳瑜(1983-)女,福建南安人,本科学历,福建省南安市石井中心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教育。
其他文献
介绍锦屏二级水电站拦河闸坝弧形闸门支铰座先安装后进行土建闸墩预应力锚索张拉的施工技术。施工实践结果证明,大型弧门的非常规安装工艺达到了设计和规范要求,保证了施工质量
总结了立洲水电站尾水肘管制造技术,对关键工序作了重点论述,同时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予以解决,以期为其他肘管制作提供借鉴。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由此可见,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更应充分重视古诗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本人结合多年的教书经验,谈几点肤浅的看法,与我的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情感引领,架起文学桥梁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要想使学生具有激情,教师首先要做到有热情,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力戒刻板。在进行每课古诗教学时,都应批准
初中老师究竟怎样引导学生学好数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呢?课堂前的导入技艺是整堂课能否取的成功的关键。在此谈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技艺的几点认识:  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教学的成败的关键。  一、用故事导入新授内容并注重知识的迁移。例如在教学“分式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我一上课讲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同学们,你们想
【摘要】语文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华所在,小学语文在整个国民基础教学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创新理念和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 素质教育 创新思维 创新人才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国际间日记激烈的竞争的根本在于人才的竞争,我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 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 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  【关键词】小学数学 条件 能力 环境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 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