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的几点尝试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n_z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至九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如此巨大的数量,如果没有阅读兴趣、没有阅读氛围,没有坚强的毅力,甚至无书可观,完成起来又谈何容易。
  一、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读书习惯
  叶圣陶曾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常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程度和现有书本资源采取了一系列激发兴趣的措施。首先,课堂讲故事引领。帮助学生选择课标内要求阅读的中外名著。规定每天都要读书并做读书摘抄,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读书心得,激励学生认真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创造思维,每天检查读书笔记,从而督促所有学生读好书。正如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像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学生个体具有差异,他们对于作品的体会和感受是各不相同的。这种课外自由阅读使一部分学生初步领悟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半学期过后,学生慢慢对书有了感情。老师也要时时鼓励学生: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高尚人对话,你们也会越来越高尚的。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的比赛活动。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最喜欢的作者、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成语积累比赛、古诗词名句比赛等。记得一次《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同学们收集了许多有价值的材料,有的感情真挚的演讲使同学们潸然泪下。通过开展多种读书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接触一些课本以外的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以激发他们强烈的阅读欲望。
  2.阅读写作联袂法。农村孩子生活相对单一。每当写作文时,真有“难于上青天”的感觉。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引导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不仅来于生活,也来于广泛的阅读。正可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学生凡是写出稍有文采的文章我就在班内发表。每周两节作文课雷打不动,每到上作文课时学生更是期待着发表自己的文章,写作的需要引导了学生充满情趣的博览群书。
  二、创造阅读环境,引发读书兴致
  常言说:环境塑造人。我们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设立读书角。学生把仅有的书拿到班里交换着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也把我的藏书奉献出来。争取每月换一次。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借书给学生,让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都能饱读诗书。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宣传读书的重要性,童话启迪学生想象思维,中外历史民间神话故事使学生更思辨,中外经典名著让学生人生更丰富,调动家长的力量让学生买书博览群书。
   三、学会阅读方法,提高读书效率
  要提高阅读效率,就必须有良好的阅读方法。因此,要给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第一、阅读课外书可精读、可略读、可浏览。名著名篇要精读,要背诵;时文、长篇小说、戏剧可略读;报刊、杂志可浏览。开学初我就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精美的摘记本,每天摘录一句以上名言警句、五个以上成语;每看一本有价值的好书,要写一篇读后感,并填写一张阅读卡。正如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他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面对这“珍贵的货物”我们要积极吸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第二、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如读小说,可以看它的动人的故事情节的构思,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恰到好处的细节的刻画等;读散文,可以看它的优美的文笔,看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看文章深层的内涵等;看诗歌,可以把简约的文字想象成真实画面,看它文字的简洁含蓄,体味它深邃的意境;看科普读物,可以看文字的准确、真实,看它表达出的科学精神、求实态度等。
  第三、教学生学会运用。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读死书,把死书读活。所谓读活,就是要读而有记,读而有思,读而有疑,读而有悟,读而致用。让阅读成为知识的发酵剂。正如新课标说:“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阅读能力的形成不会一蹴而就,是一个持之以恒长期的过程。徐特立先生说得好:“要刻苦钻研,要坚持,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学不好。”努力将学生的课外阅读由随意性、消遣性阅读提升到有计划的积累性阅读和品味赏析性阅读的层面上来。
  阅读是一项终生受用的基本技能,让我们尽其所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开辟新天地,让他们享受课外阅读的瑰丽境界。
其他文献
新的举报网站域名承接去年中纪委开通的举报热线12388。为www.12388.gov.cn。根据工作人员的说法,至10月30日上午,这个新网站的点击量就突破2000多万次
千百年来,“男耕女织”的小农生活和“男外女内”的性别分工,把妇女定位于家庭。在人们看来,农村妇女只是生活在一个个农户中的“女人”,没有谁把她们和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的大政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呈现双顺差,且有日益加剧之势。国际收支的持续顺差直接导致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外汇储备增加意味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但
对于2012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首先需要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这个会议发出来的非常清晰的信号是求"稳",这是一个根本基调。具体内容,就是"稳政策","稳增长","稳通胀"。从经济指
总复习是初三化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总复习,对教材进行梳理、提炼、去粗取精,突出有效信息,把复杂问题简明化,把抽象知识形象化,把零散知识系统化。为了帮助初三学生复
京苏之战已有些时日,虽雷声大雨点小,却引来业界争议不断。“京苏之战”,京东宣战苏宁大家电,直触其软肋,意欲上演一场家电业的“三国杀”。只是,京东的后续表现似乎并没有那么马力
在我看来,“新型城镇化”将是中国未来改革发展的重心,是“牛鼻子”。城镇是社会的缩影,新型城镇化所涉及的任何一项改革,比如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财税制度、公共服务制度、乡镇
摘要:培养中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要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就要采取适当的措施。  关键词:美术欣赏能力 美术知识 美术实践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中学美术课教学往往被边缘化。中学美术课似乎成了部分学生的课外兴趣课,或者是少数有美术专长的学生的特长课,更谈不上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了。其实,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相当重要,我们应该在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大力培养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拓宽素质教育渠道,加速在学校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通过校内、课外活动探索了一种"快乐体育—沙包的多种活动"的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
让中国光伏组件企业向往的另一个新兴市场——中国一直没有打开。但现在事情正在起变化。正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谈判上,中国给出2020年,可再生能源和核电等非化石能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