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经济发展探究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源脉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anshaobu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反腐倡廉工作是中国共产党自创立至今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乃至国家社会的安定团结。中国梦的提出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而作为其基础的经济建设却总是受到腐败问题的困扰。因此,追根溯源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指导意义尤为重要。文章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分析马克思、恩格斯防止党员干部蜕化变质两项基本原则,并阐述其对我党反腐倡廉建设的影响,助力我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反腐倡廉建设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035-03
  就腐败的由来而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腐败现象不是人类社会从来就有的,它是私有制以及国家的伴生物。”无产阶级政权从制度上论证了廉价政府存在的可能性,然而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攻守相异之变化,却相继出现了历史的曲折甚至倒退。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力量总是将国家重新拉回到社会主人的位置,这也被称为历史惯性;另一方面,掌权者的失控使之日益脱离了人民群众,为了其既得利益合法化,使国家从社会公仆再变为社会主人自然地成了他们的追求。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深水区和社会矛盾多发期,随着社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资源向少数商人集中,市场调控的权利向少数官员集中,部分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腐败现象恰恰印证了这两方面。而历史总是周而复始更替的,于是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防止党员干部蜕化变质的原则进行探讨,有利于我们总结反腐经验教训,有利于我国腐败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治久安。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防止党员干部蜕化的基本原则
  谈及马克思、恩格斯对于防止党员干部蜕化的基本原则,就绕不过巴黎公社革命。巴黎公社革命虽然只存在了72天就夭折了,但是其作为世界上第一次对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尝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否定国家的社会主人的地位,而是意图把国家建设成为社会公仆。可以说,它具有的实践意义是多方面的,而反腐防变就是其中最具现实价值的一个。恩格斯曾指出:“显然,无产阶级的运动规律为:各处均有一部分的工人领袖开始并已经蜕化。”那么如何防止国家公仆蜕化为社会主人,并保持其社会公仆的本质呢?针对这一情况,马克思、恩格斯不仅阐述了该如何避免无产阶级政权的变质与腐化,还指出了我们应解决无产阶级政党中所存在的党内腐败问题的对策。
  1.以教育为先导强化党员思想纯洁性。在思想层面要始终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就必须吸收新党员时灌输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的教育。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若其他阶级里的这类人参加到无产阶级运动中来,那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求他们应尽快树立起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一个政党,一个组织的生命力往往取决于其成员的思想纯洁程度,程度越高,执行力生命力就越强。所谓贪腐,其诱因往往有两个:一是没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和公仆意识,走不出“升官发财”“官老爷”的封建思想怪圈;二是在物质上无法满足自身欲望,同时,对掌握公共资源的这类人的约束又无有效的保障。恩格斯曾在给马克思的信中指出:“在各类好虚荣的分子与腐朽分子能够毫无顾忌的大出风头的时候,就需要抛弃调和及掩饰的政策……如果一个政党不敢公开承认、拒绝某些人肆意的作威作福的行为,而是采取一味忍让的态度,那么它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前途。”为此,就必须从思想的源头加以控制,对吸收的新党员进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灌输教育。从思想源头,破除封建“官老爷”残余,并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百姓奉献的公仆意识。在制度上让党员官员不能腐、不敢腐,其起点更是思想上不想腐。
  2.人民群众的监督是反腐防变的根本保障。要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发展和谐的干群关系,就要使人民群众对党的监督制度化、法律化。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承认,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并始终强调人民群众是推进历史发展和维护革命成果的最根本力量。因此,无论是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还是进行国家社会建设都要始终代表人民并依靠人民。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这是公认的权力运行法则。要防止国家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加强人民群众对权力的监督。这又具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如何使人民群众对权力的监督有具体内容可循。二是如何使人民群众对权力的监督有据可依。
  马克思曾就巴黎公社选举指出:“公社必须由各区全民投票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因为巴黎是公社的首倡者和楷模,我们应引为范例),这些市政委员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罢免。”这是人民群众对权力事前监督制度内容;巴黎公社政权时期实行了民主选举制度。被选出来的公职人员的工作必须接受选民的监督。在巴黎公社革命的实践中,为了使更广泛人民群众知悉公职人员的工作情况,公社及其各个工作委员会始终将决议及时刊登于《公报》或发布于公告。公社委员及各级领导人也经常参加选民大会,向选民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接受选民的询问、质问,并听取批评。它以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开展社会管理工作,而不是文过饰非。正如马克思曾指出:“公社可不像一切旧政府那样自诩决不会犯错误。它把自己的所言所行一律公布出来,把自己的一切缺点都让公众知道。”这是人民群众对权力运行中监督制度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员干部是人民的仆人而不是社会的主人,党内要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接受同志间的、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无产阶级的政党,特别是执政党要有制约和监督干部的机制体制和实际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抵制那些腐朽的消极思想的侵蚀,永葆革命青春。
  二、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的反腐倡廉建设实践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和改革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都始终忠实地践行马克思主义关于防止党员干部蜕化的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就给我们党的领导工作定性,从思想源头上进行了对腐败的预防,并指出:“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在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毛泽东又指出: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工人阶级给的,是贫下中农给的,是占人口90%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因此,我们代表了无产阶级,代表了人民群众,打倒了人民的敌人,人民就拥护我们。   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倡导精兵简政,提出我们党要厉行廉洁政治,不单单要求根据地政府部门应节约开支,而且要求军队生产应自给自足,以达到减轻百姓负担之目的。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也把勤俭建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针。
  在对权力的监督制度方面,中国共产党为寻求人民监督的正确和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黄炎培探讨如何才能跳出政权兴亡周期率时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在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了“领导就是服务”这一掷地有声的论断。在新时期,我们党又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并作为政府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所谓服务,关键是服务经济发展建设,一切梦想离开了经济基础皆是空中楼阁,然后政府的服务尺度要有适度原则,不能无原则的服务,不能损公肥私,更不能在经济发展建设中牟取私利,贪污腐败。总之,反腐工作表面是促进经济的有序发展,而更深层的却有防止国家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政治内涵,它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努力下贯穿于人民政权建设的各个历史过程。
  在践行人民监督的制度建设方面,邓小平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力求使人民监督走上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他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其中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就是人民群众监督制度化、法律化。
  我国通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正逐步地形成和完善党内监督同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相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
  大数字时代极大加速了社会演进速度,使我们党在管理国家社会过程中面临前所未有考验:既要探索出正确的道路方向,又要同时间赛(下转第39页)(上接第36页)跑。从一些国家演变的历史我们看到了,国家由社会公仆蜕变成社会主人这一历史倒退现象及其产生的前因后果。通过溯源马克思与恩格斯对防止党员干部蜕化的原则,我们得出这样两个反腐防变的指导观点:一是通过教育强化党员思想纯洁性,来抵御历史惯性对我们正确看待权力,恰当运用权力的袭扰。二是通过人民群众的监督的法制化,来杜绝当权者成为利益既得群体,并不断巩固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这样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从而助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建设。我们一定能够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架构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腐防变长效机制,使得经济有序,政治明达,人民政权永不变色。
  【基金来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基金项目(编号:DL12CC03);东北林业大学专题研究项目《校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3~374.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2.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4.
  [7] 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43.
  [8]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581.
  [9]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581.
  [10] 黄炎培,八十年来[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148~149.
  [11]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责编:贾伟)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设置纳税人编码已经有几年的时间,虽然在规范纳税行为上有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发达国家,作为主体税种的个人所得税制已日臻完善,其完善而系统的税号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借鉴澳大利亚个人所得税税号制度,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 税号 信用档案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电气学科具有知识点多、技术更新快、应用性强等特点,故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引入CDIO理念,探讨与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展开,并积极推进与企业合作,将项目驱动贯穿教学过程,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关键词:CDIO 人才培养模式 能力培养 应用型本科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
期刊
摘 要:文章以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为例,从永联村乡村旅游发展总体情况入手,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苏南乡村旅游发展的运行模式,总结永联村旅游发展的经验,为乡镇开发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乡村 旅游发展 张家港市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6-183-02  乡村旅游是指以靠近
期刊
摘 要:文章紧紧围绕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就二者之间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结合现有研究构建起了二者之间关系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收集某省60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互为因素,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获得更高的企业绩效,更高的企业绩效又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绩效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编辑工作实践中常见医学著作在基本规范方面存在问题:数字用法不规范;单位符号等用法不规范。文章基于计量经济学标准及出版行业国标要求,针对这两个方面作了补充归纳探讨。  关键词:医学著作 编辑规范 国标 讨论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6-248-02  一、有关数字用法的规范问题  1.国标中关于小数点后面数字进位的规定。小数点后
期刊
摘 要: 文章为作者参加山西大学MBA学习的毕业论文,以某大型国有企业(简称SJFX)为例,对国有企业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将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刊载,此为第四部分。  关键词:大型国有企业 激励约束机制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6-249-03  (接上期)  (四)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湖南永州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现状进行调研,从改革取得的成效、改革存在的问题以及继续完善改革的措施三个方面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湖南永顺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成效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6-268-02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
期刊
摘 要:课程是职业教育的实施载体,文章以课程体系构建为切入点,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历程,分析了当前“工作过程本位”课程模式理念,然后按“工作过程本位”课程模式理念对《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体系详细构建,并对实施课程体系的保障条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等职业 课程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F246,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6-2
期刊
摘 要:一个地区的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历史、现状和未来,搞好博物馆的创新管理工作,对于认识历史和现状,促进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都很重要。文章着重论述温州市博物馆的创新管理工作,特别是精品文物的收藏和保存,遗产的保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总结其基本做法和经验体会。  关键词:博物馆 创新管理 现状 问题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6
期刊
编者按: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中央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展示了我国未来的壮丽蓝图。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近日,本刊记者在“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7次年会”上有幸读到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严法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