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属对缓和医疗的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sq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属对缓和医疗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接诊治疗的9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家属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缓和医疗的认知情况以及态度进行调查,并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家属对缓和医疗态度和认知情况的影响。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属对缓和医疗的认知情况较好的为51.11%(46例);对缓和医疗的实施的赞同率为84.44%(76例);年龄、收入、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对缓和医疗的认知情况和态度均有所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肺结核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216例肺结核患者,均分成研究组(n=108)和对照组(n=108),对照组使用常规抗核
生活德育的本质是让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实现德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德育意义。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直接产生于人们对生活世界的深切关怀。其关于人的主体间性、客体中介性、实践
法是立国根本,是安国之计。社会教育要提高全民法制观念,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树立宪法权威,让人人知法、懂法、用法、守法。青少年是国家的栋梁,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加强青少
总结ASVMC患者早期应用ECMO联合CRRT治疗的护理经验,通过各种精心的护理,提高救治的成功率,患者病情好转,顺利出院。护理工作在整个救治中至关重要。
本文讨论了基于“双培养”机制的高校高知群体发展党员工作,分析了“双培养”机制在高知群体创新教育培养中的必要性,提出“一提升、两并重、三结合”的培养模式,并针对高校
本文首先对大数据的定义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其次讨论了大数据和高校数字图书馆之间的相关性,然后对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数据智慧化做出具体分析,最后,大数据的到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