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酶Q10对体外循环中红细胞的保护作用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辅酶Q10对红细胞的保护效果。犬分为对照组和辅酶Q10组,每组5只。对照组人工心肺机仅用复方氯化钠为预充液,辅酶Q10组的预充液除复方氯化纳外,再加辅酶Q10 4mg/kg。模拟临床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体外循环过程,开胸建立体外循环。分别于体外循环转机前,转机15、30、45分钟以及开放主动脉后15、30分钟取静脉血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和游离血红蛋白(FHB)。结果显示:辅酶Q10组转机15分钟后的各次标本MDA, FH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辅酶Q10能减少体外循环期间氧自由基的产生,对红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穿刺方法是以胸锁乳突肌三角为标志的中路进针、先进行试穿和刺皮造口,以便外套管能顺利通过,婴幼儿用20号外套管针,可直接穿刺。此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无严重并发症。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外套管易入中心静脉。CVP监测准确灵敏,能快速输血输液。误穿动脉是本组失败的主要原因,血胸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穿刺成功和避免并发症的关键是熟悉局部解剖,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和严格管理。
以乳酸动、静脉血氧含量(CaO2、CvO2)及氧摄取率(ERO2)为指标观察体外循环(CPB)手术对组织氧合的影响。A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10例。B组瓣膜置换等手术10例。结果两组MAP、SaO2、PaO2均满意,但转流中及转流后CaO2均显著下降,ERO2并未出现代偿性增加,Ca-vO2反而减少24%~30%,同时乳酸显著升高,且B组升高程度大于A组。提示CPB使组织氧供及氧摄取均受到损害。监测乳
对17例重症瓣膜患者围术期VO2与DO2关系的研究。结果:CPB 1小时VO2与DO2相关良好(r=0.60, P<0.01, n=17);CPB停止后18小时内相关仍存在(r=0.45, P<0.01, n=102),但有个体差异,其中8例呈明显氧供依赖,另9例为非氧供依赖,后者ABL呈两种不同的动态变化。上述提示,CPB期间及停止后18小时内氧供依赖均存在,都有个体差异。非氧供依赖不能排除组织
期刊
期刊
期刊
8例急性心肌梗塞伴室间隔穿孔并发心源性休克7例,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6例,7例置入Swan-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3例经调整心功能1~2周后手术,5例经积极处理病情无明显缓解趋势于入院48小时内急诊手术。处理好围手术期间诸环节是手术成功的关键;Swan-Ganz导管用于指导治疗以及术前长时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循环对减少手术早期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