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初中生领导力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derful_wor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领导力培养是一个新的领域,不能简单照搬传统领导力培养的模式,必须探索出符合中学生成长需要的培养模式。笔者结合这几年在所属初中学校探索初中生领导力培养所作的努力,与大家分享一些经验和心得,以期互相交流学习。
  【关键词】初中生领导力;自我管理;社会责任感
  初中生领导力培养是一个新的领域,我国教育界都在研究探索中,我们学校也在努力思考和探索,也试图在这一领域能够有所突破。
  初中生领导力培养并不等同于常规意义讲的领导力,初中生领导力培养侧重于“自我管理”与“社会责任感”。因而不能简单照搬传统领导力培养的模式,必须探索出符合中学生成长需要的培养模式。
  我们学校通过在素质教育中探索领导力培养课程、拓展项目,以及结合市级教研课题等途径,积极摸索初中生领导力培养,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初中生领导力的思考与建议
  (一)必须提高社会责任感
  增强学生们的社会主人翁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是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即为社会主人翁意识的具体体现。而目前很多学校、家长并未重视这方面,而过于看重学业成绩,这对家庭、学校及社会都是不利的。
  马克思明确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加强学生们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才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提高法制意识
  公正、公平、公开,是法制意识的基础,孩子们必须要掌握的。依法治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必须从小抓起,从小培养。虽说目前学校中已经广泛开展法制宣传课,但力度似乎还不足,我们觉得法制课程应该列入常规教育课程体系,与政体音等课程并列,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知法懂法的合格公民。
  (三)树立科学的三观
  三观即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中生正在成长的道路上,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全面,还不能完全正确地所有的社会问题,必须加强引导。培养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得他们可以明辨是非、言行端正、遵纪守法,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
  (四)要重视道德教育
  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构成。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德是首位的,必须在中学教育中融入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完全可以不单独设课,在语数英各个科目中都可以找到切入点融入道德教育,思政入课堂,我们相信这将是未来中学课程改革的好方向。
  (五)要提高学生们的三种自我能力
  三种自我能力,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这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中学生阶段特别要重视这些能力的培养,因为中学阶段是孩子们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过分溺爱、包办,将使得孩子们缺乏独立能力,对即将迈向成年的他们来说是很不利的。
  (六)要加大六种能力的培养
  六种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学校、教师、家长应该通力合作,加强培养。包括:1.决策能力;2.组织协调能力;3.合作与服务能力;4.沟通能力;5.妥协能力;6.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初中生阶段是孩子们能力形成的初期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基础没打好,后面再努力,难度大很多,所以必须加强六种能力的培养,夯实基础。
  (七)要从六个方面着手
  培养初中生领导力要着力的六个方面:1.方向辅导;2.榜样示范;3.提高素质与能力;4.强化社会责任;5.人格、心理的塑造;6.情感教育,尤其是感恩教育。
  前两点是指导精神,是育人目标方面的。第三、第四点是能力意识提升的方面,是我们需要想办法着力提升学生们的。后两点是关于孩子们心理、情感成长方面的,而这些往往是目前很多人忽视的,心理疾病可能比生理疾病更可怕,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学生们的个性、心理、情感的发展变化,适时适度地进行引导修正。
  (八)要实现长中短期目标的相辅相成
  教育就像园丁育苗,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简单来说,我们需要对初中生领导力培养设立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三者相辅相成、层层分解。一般来说,短期目标以一年为宜,中期目标两到三年为宜,长期目标则应该是十年左右为宜,长期目标则要与学生的生涯规划相结合,是学生成长的人生蓝图。
  二、培养初中生领导力的措施与方法
  培养初中生领导力,应该长远的眼光,从学生们一生的长度来思考。我们学校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并借助市级课题为推手,这几年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和感悟。
  (一)文化引领
  文化是塑造学生的很好方式,因为文化是具有潜移默化、水滴石穿的特征。孩子们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成长,才能塑造出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一流的管理是靠文化,二流的管理靠制度,三流的管理靠权力。权力、制度、文化是不同层次的管理模式,各有使用范围,但对于培养人才的学校来说,文化管理是最合适的。因而,学校、教师、家长三者应该紧密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榜样示范
  树立榜样,发挥榜样作用,在学校中全面营造模范带头的氛围,通过氛围熏陶学生们,是既有效又成本低的方式。榜样带头作用的效果是不可小觑的,学生之间都有竞争心理,自然而然都想成为榜样那样,甚至超越榜样,我们学校、教师、家长就是要培养营造出这样的氛围,让学生们在互相竞赛中共同进步,当然,这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潜移默化、慢慢渗透的过程。
  (三)课程教育
  可以从学校培养方案出发,在校本教学大纲中增设一定的领导力培养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建设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课程设计应尽量使得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倾向实践。课时也不应设计得太少,以免流于形式,课时的设计我们也在摸索尝试中,我们认为初中三年合计设置32课时比较合适:初一、初二每学年12课时,每个学期6课时;初三学年8课时,其中第一学期6课时,第二学期2课时。
  并应列入学分考核,从制度上提高学生们的重视程度。学分可设为5学分:初一、初二各2个学分,初三1个学分。学生参加竞赛、社会调查等活动的,可以考虑计算学分。
  授课方式应该灵活一点,可以将第二课程和课余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
  (四)丰富活动
  活动是很好的教育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兴趣,提高初中生领导力培养的效果。竞赛、户外拓展、角色扮演等等,都是可以采用的形式,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
  (五)問题探索
  初中生领导力培养的愿景,要求学生们提高自我管理和社会责任感,这就需要学生们去接触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特别是与初中生相关的。对社会问题的探索,我们不应避而不谈,反而让学生们去接触、去探索,并引导他们去思考,就更能让他们体会理解,比枯燥的课堂教学效果好得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们更准确地认知社会,更有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社会问题探索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社会走访、社会调查、实践劳动、学生小课题等。
  【本文系清远市第十八批教育科研一般课题“培养初中生领导能力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8-120)】
  【参考文献】
  [1]兰婷.中学生领导力:内涵、结构及培养[J].教育导刊. 2018(02)
  [2]李静美、邬志辉.校长学生领导力的缺失与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 2016(08)
  [3]秦斌.生涯教育须从小学抓起[J].教学与管理,2015,(23):15-17.
  [4]翁文艳.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几个基本问题[J].领导科学. 2012(14)
  [5]汤新华.培养学生领导力:美国公立学校的做法(上)[J].中小学管理. 2010(07)
  [6]翁文艳.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几个基本问题[J].领导科学. 2012(14)
  [7]李慧才、邓小克.变革领导力研究述评[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02)
其他文献
一、情景呈现   2020年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发出预警:25年来最严重的蝗灾,正在东非蔓延,所到之处数万顷农田不见青苗,唯余赤土,对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等国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都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2月中旬蝗群更是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肆虐,距離我国已经是咫尺之遥。   蝗虫会否进一步危及中国?中国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对外表示,考虑到中国边境地区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阻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社会对人才规格的不同需求特别是对能力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也就是说,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具备高素质、能力强的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探索浅谈一些看法。  一、充分利用实验,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生刚刚接触物理,对这门科学有着强烈的
【摘要】线上学习被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推向普及。家长面对子女在家学习的时间增加,让本来就状态百出的亲子学习辅导变得更加令人堪忧。家长由于自身原因,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教育功能认识不足,在辅导子女学习时,负面情绪高涨,不仅影响自身健康、家庭和睦,对子女学习能力提升也无利。因此,家长控制自身的负面情绪,有效地辅导子女学习是当前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学习辅导;负面情绪;家庭教育  20
教育部明确规定:“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但迫于高考升学压力,很多老师仍以不断加大作业的分量和难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法宝。习惯题海战术,教师布置作业盲目性、随意性的现象仍很突出,这使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失去了学习探索的乐趣和精神。如何有效设计作业,实现“师生和谐”呢?笔者尝试进行思维作业的“四性”实践,根据学生实际对作业从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反思性四方
【摘要】本文以近两年全国卷高考试题为例,通过对社会热点和地理生活的素材分析,凸显地理试题中对核心价值观、地理素养的考查,并对试题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对教学作出一定的分析、指导。  【关键词】高考试题;地理价值;核心素养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球表面生存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分析近两年全国卷地理试题,其充分体现了对“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教
【摘要】教育最大的源动力就是“爱心”。作为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充满爱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对老师敞开心扉,用宽容的态度包容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用赏识的眼光去激励学生,让学生在老师温暖的爱中快乐地进步、成长。  【关键词】爱心;宽容;赏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的“前言”中庄重地写道:“生活中什么是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答道:‘爱孩子。’”热爱孩子,有
习作的目的是什么呢?它是学生表达个人思想、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即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如果我们不能顾及学生习作是内心的需要而一味地苛求,孩子怎敢提起那杆沉重的笔来抒写自己稚嫩的心?在小学习作中,我们提倡“儿童习作无禁区”!要求学生习作时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就是要求学生实事求是。我们提倡在习作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感兴趣的人和
【摘要】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英语阅读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经过低年段英语学习的积累,学生在词汇、语音和语法方面有了一些基础,此时把英语学习的重点过渡到语篇阅读是自然而然的。在现行的教育科学版英语课本中,语篇阅读材料的主题涵盖面广,材料充足,为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本文结合教育科学版小学英语教材,探讨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的几种常见情况及相关策略,以期促进学生的英
陈先云先生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应该从“语言的理解能力、语言的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初步的审美能力”四个维度来落实。低年级语文主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就是识字、写字、朗读、阅读理解、语言积累运用五方面的兴趣、能力、方法、习惯。本文打算借助统编教材二年级《葡萄沟》一课来谈谈,怎样利用新教材,紧扣语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热爱家乡”。本单元教学重点有:一是激发学
【摘要】英语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全球化的当今社会,学生英语语言的掌握深受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对学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词汇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和基本内容,大部分学生因词汇量掌握不足而在英语学习实践中略显疲态。英语教师必须重视词汇教学的现状并采取适合学生的词汇教学手段,才能有效解决词汇教学效率低的现象。基于此,笔者围绕五年级英语词汇教学的经验,分析现阶段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探究词汇教学效率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