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语语用学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55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过渡语语用学研究的起源、发展和现状,介绍过渡语语用学研究的方法,探讨了中国德语学生过渡语在话语润滑剂(话语标记语)、交际策略、来自其他语言的迁移、语用能力发展方面的语用特点,强调开展和深化国内过渡语语用学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过渡语语用学,研究方法;德语;语用特点
  中图分类号:H33;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0)01-0098-07
  
  一、过渡语语用学的起源和发展
  
  要谈过渡语语用学(Interlanguage Pragma—tik),就不能不先谈一下“过渡语”(Interlan—guage)这个词和“过渡语理论”(InterlanguageHyphothese)的由来。由于认知思想的导人,人们对语言学习过程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1972年Selinker发表题为《Interlanguage》(过渡语)的论文,标志着过渡语概念和过渡语理论的确立。过渡语是指二语/外语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产生的既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既有母语特征又有目的语特征的一种语言。过渡语理论认为,二语/外语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语言(即中介语系统)不断向目的语系统过渡、靠拢的过程。过渡语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下面四点:学习者语言是一个独立的动态系统;它向着目的语方向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它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可能性;它很容易受影响。并有石化和倒退的倾向。Selinker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指出这些过渡语特点的可能性来源:(1)其他语言向学习者语言的迁移,指学习者把母语或其他语言(如英语)的规则和习惯运用到了中介语中,可能导致错误;(2)学习环境的影响,比如不恰当的教材或练习形式会对中介语有消极影响;(3)学习策略的影响,指学习者自己寻找规则,并在运用中验证或调整自己的假设;(4)交际策略的影响,当学习者想说什么而缺乏必要的语言材料时,就可能借助于交际策略来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5)目的语知识的过度泛化。研究者们试着以此为基础来解释学习者语言特点的形成原因,是来自母语或其他语言的迁移,是因为学习环境的影响,还是由于学习者使用了交际策略。这样的解释无疑可以比较明确地为学习者提供纠正错误、改善学习的方案。
  过渡语语用学研究“非本族语者如何用外语或二语进行言语行为的理解和表达,以及如何获取外语或二语的言语行为能力”,也就是“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学生语际语言中的语用现象和特征以及这些现象和特征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因此过渡语语用学的研究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静态描述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对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动态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国外过渡语语用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1年Kasper的博士论文《PragmatischeAspekte in der Interimsprache:Eine Untersu—chung des Englischen{ortgeschrittener deutsc—her Lerner3(过渡语中的语用问题)的出版标志着过渡语语用学介入二语习得研究,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从语用学角度研究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1993年Kasper和Blum-Kulka主编的第一部过渡语语用学论文集《Interlanguage Pragmat—ics》(过渡语语用学)出版,过渡语语用学这门学科也随之正式形成。进入2l世纪以来,过渡语语用学家们更多地关注语用能力的发展问题及其和二语/外语教学的关系,值得一提的出版物为2001年Rose/Kasper主编的《Pragmatics inLanguage Teaching))(语言教学中的语用学)。许多研究者指出。学生对语言使用知之甚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外语/二语课堂很少涉及语用层面,于是学者们开始探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发展学习者语用知识和语用能力有较好的效果。
  我国的过渡语语用学研究与国外过渡语语用学的研究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1996年何自然发表《什么是语际语用学》一文,这是我国学者正式以语际语用学为题而写的第一篇论文。近年来,我国该领域的研究有了较大发展,除了对国外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及对发展国内过渡语语用学研究提出建议,还有一些具体研究,如对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等。但国内过渡语语用学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概括而言有以下几点:(1)研究数量较少,且不系统;(2)研究多集中于英语,很少涉及小语种,汉语与外语的对比研究还不多;(3)研究方法仍比较欠缺,很少有基于自然口语语料的研究;(4)迄今为止的研究大多为横向研究,针对语用能力发展的纵向实证研究很少。笔者认为,要尽快赶上国外研究的步伐,就要了解先进的研究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国外过渡语语用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开发基于汉语语言和文化的研究内容,取得真正具有开创性、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二、过渡语语用学研究的方法
  
  过渡语语用学的研究方法有三种,即比较对照法、理论阐释法和实验法,其中比较对照法最普遍。
  


  


  


  
  1 比较对照法
  Selinker(1972)曾提出,进行过渡语研究要有三个具有可比性的语言学数据来源:(1)学习者(非本族语者)用目的语进行的语言表达,即学习者语言(Lernerspraehe,下称LS);(2)学习者(非本族语者)用其母语进行的语言表达,即学习者母语(Muttersprache,下称MS);(3)本族语者用其母语进行的语言表达,即目的语(Ziel—sprache,下称ZS)。这三个数据对研究来说都有其重要用处,其中,LS语言数据作为学习者语言是被研究分析的基本对象,因为过渡语语用学本来就是研究学习者语言的;MS语言数据和ZS语言数据则是对学习者语言进行研究分析时的参照数据。研究者通过比较MS和LS数据可以分析学习者语言中是否有母语迁移的痕迹,而ZS语言数据则被看作是目的语语言使用的标准,以此为依据可以发现学习者语言的特点和不足。为使这三个数据来源具有可比性,受试者进行语言表达时应该有相同的任务和语境。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了提高德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交际能力,德国一批应用语言学学者从语用学角度对题为“使交际能力成为可以实现的学习目的”的项目展开实证研究,通过对英国人说的英语、德国英语学习者说的英语和德国人说的德语进行横向比较,寻找目的语、过渡语语言和母语在若干言语行为实施方面的异同,进而为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提供可行性方案。。’这样的研究在欧美国家得以推广,过渡语语用学研究者们通过对采集的目的语、过渡语语言和母语数据在言语行为实施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以找出过渡语语言的特点和不足,为二语/外语教学 提供重要的教学内容。以此为基础,人们又开始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并通过纵向研究探索学生语用能力习得和发展的特点、规律及影响或促进语用能力发展的可能性因素。但至今为止,对英语的研究占有绝对多数,对其他语种的研究还比较少,各类纵向研究的数量则更少。
  如前所述,在比较对照法中,目的语语言数据被看作是目的语语言使用的标准,这里有必要探讨一下语用标准问题,那就是所收集的目的语语言数据中的语用特点是否一定能作为目的语的语用标准,并成为二语/外语学习者努力的目标。笔者赞同Kaspcr的观点,她认为交际双方应该相互顺应,而非完全向目的语标准靠拢,原因有三:第一,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者语言使用的特点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很难界定哪一种特点是真正的标准;第二,有实证研究表明,对非本族语者在目的语交际中表现出来的另类方式,本族语者的评价并不一定都是不好的,相反还会觉得有趣;第三,要让非本族语者在交际时完全向目的语标准靠拢,这在非本族语者看来既不可能做到也不非他们所愿,因此,在进行过渡语研究时,不仅要分析学习者语言的不足和问题,也要关注学习者语言中可能出现的有趣特点或交际成功的片断。这些有趣特点的产生可能是因为学习者运用了交际策略,或者交际双方在进行意义磋商、或者在尝试相互顺应,因而值得收集和推广。
  
  2 理论诠释法、实验法和综合法
  理论诠释法是指从认知角度对学习者语用能力的习得和发展进行理论方面的思考,进而作出理论解释。而实验法则是针对不同的外语教学方法对学习者语用能力的习得和发展所产生的效果而进行实验性的研究,具体操作办法是对一个班进行显性(explizit)教法,另一个班采取隐性(implizit)教法,然后对两个班的语用教学效果进行比较。
  由于对研究数据进行客观评价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研究中有必要采取综合法,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进行课堂观察、做回顾性或反思性采访、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习者日记等,以确保或提高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三、过渡语语用学研究的意义
  
  下文中笔者拟以实证研究为基础,阐述中国德语学生过渡语中话语标记语、交际策略、来自其他语言的迁移、语用能力发展方面的语用特征,进而探讨开展和深化国内过渡语语用学研究的意义。
  
  1 话语润滑剂(Gsmbibts/Diskursxhmiermittel)
  话语润滑剂也称话语标记语,指在话轮开头、中间和结尾出现的一些小品词,属于典型的口语交际特征。很多外语教材通常是为了教学的目的而以书面语为标准来编写的,事实上,人们进行口语交际时总是会运用一些言者信号和听者信号。这些小品词的词汇意义虽然不重要,但它们却有独特的语用功能和语境意义,根据其不同的所指可以分为三类(见表1),一类是说话者自己开始说话的标记或对自己说的话语进行强调等,一类是对别人说的话作出回应,一类是促使别人对自己说的话语作出反馈。借助这些小词,我们在口语交际时能在自己引入话题或转换话题前恰当地提请对方注意,以提高话语效果;也能在别人说话时及时给对方自己是否理解的信息,以确保谈话顺利进行;或判断对方是否已经说完,自己是否可以插话;还能通过使用话语标记语恰当地交出话轮等。
  目前这方面的内容在国内的德语课堂教学和教材中还涉及太少,然而中国德语学习者在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方面还有明显不足。与德国人相比,中国德语学习者总体来说更多地使用听者信号,特别是接受性的或让对方继续说话的听者信号,而使用较少言者信号,在使用言者信号进行语气缓和或强调方面还相当欠缺,那些已在德国生活一年的学生(除个别学生外)在话语润滑剂使用方面几乎都没有特别的进步。因此有必要对此作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以找出德国人话语标记语使用方面的特点以及中国学生的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入相关内容。
  
  2 交际策略(Kommunikative Strategien)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许多学者如加拿大的卡内尔和斯温(Canale,Swain)以及美国的巴克曼和帕尔默(Bachman,Palmer),都把策略能力看成是外语交际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就要提高学生在语言、语用、文化、语篇、策略各方面的能力。为了改善交际效果或克服交际困难,人们可以有意识地运用交际策略。对外语学习者来说,交际策略更指学习者为了达到某个交际目的而采取的弥补性的问题解决策略。无论学习者是通过使用学习策略自己寻找和验证语言运用的规则,还是借助交际策略或对目的语知识的过度泛化来解决所遇到的交际问题,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是想要克服实际交际中所需的目的语知识和能力及他们自身现有的目的语水平和能力之间的差距。可以预见,外语学习者在外语交际中都或多或少会遇到理解和表达方面的问题,而交际策略的恰当运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目的语语言能力的欠缺,克服其交际困难,有效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因此对他们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支持作用。由于在外语教学课堂上不可能复现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所有交际情景和交际困难,那么交际策略的学习就显得极为重要,因此针对交际策略的研究就被看作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课题。有人认为,人们在母语学习时学到的交际策略知识和能力可以迁移到外语中去,所以在外语学习时就不需要另外再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了。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在实际交际中学习者所需的目的语能力和他们现有的目的语能力之间存在着差距,所以他们的母语知识和母语能力,包括交际策略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并不一定都能迁移到外语中去。
  交际策略得到了欧美应用语言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并从2。世纪80年代开始对交际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如Kasper 1982年发表“过渡语中的交际策略”一文,接着Faerch/Kasper在1983和1986年对交际策略作了进一步研究,不仅对交际策略进行了科学的定义,还对其进行了分类。”后来的研究大多建立在此基础上,多采用基于语料的话语分析法。但是Faerch/Kasper的交际策略理论基本上只关注交际中的语言产出层面,而较忽视理解层面及交际互动因素,而且具体研究也基本只涉及英语方面,
  中国英语界从上世纪9。年代开始关注外语交际策略问题,但国内该领域研究的不足主要在于研究方法比较欠缺,几乎没有基于自然语料的研究,更少用话语分析法;研究多集中在英语方面,还几乎没有涉及小语种。德语方面最先就此进行实证研究的是Wang(2007)。她把中国德语学习者在进行德语口语交际时,交际双方在理解和表达方面出现问题时使用的交际策略分为四个层面(见表2),基于这样分类的研究结果可以 帮助学习者了解,当自己或交际伙伴在交际时出现理解或表达问题时该运用哪些交际策略,以使交际顺利进行。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学习者在进行德语交际时倾向于运用重复和自我修正的策略来克服自己的表达问题,而德国人和中国人在说母语时都更倾向于使用其他创造性的策略,如改变句子结构、用另外的方式解释等。当自己面临理解问题时,学习者很少使用元语言策略主动承认自己的问题;而当交际伙伴面临理解和表达问题时,学习者又往往缺乏合作意识和合作策略,也缺乏一般的交际策略。在外语交际中,提倡学习者能够坦然面对自己语言运用方面的不足,出现问题时主动寻求交际伙伴的帮助;同样,当交际伙伴出现问题时也应该在不使他(她)尴尬的前提下主动给予合适的帮助,无论是哪种情况,交际参与者都应该有合作精神,共同解决交际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国内由于缺乏德语环境,口语练习通常在学生之间进行,交际策略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有效地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德语口语交际活动。交际策略在欧盟语言框架文件中被列为外语交际能力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中国现有的五种不同类型的德语教学大纲中却都没有提及交际策略。“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交际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一方面从理论上阐述交际策略对提高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进行基于自然语料的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中国德语学习者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如何处理遇到的交际困难,以及如何使用交际策略,进而以理论和研究指导教学实践,有效提高中国学生的交际能力。
  
  3 来自其他语言的迁移和迁移能力问题
  如前所述,过渡语特点的一个可能性来源是其他语言向学习者语言的迁移,即学习者把母语或其他语言(如英语)的规则和习惯运用到了过渡语体系中。下面笔者分别谈谈在中国德语学习者语言中可能出现的来自汉语和英语的迁移情况。
  根据Wang(2007)对话语润滑剂使用的研究,来自汉语的迁移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嗯”是母语数据(即汉语数据)中出现最多的表达接受性的或让对方继续说话的听者信号,而学习者语言数据中这两类听者信号出现第二多的话语标记语是“en”,因此可以把“en”看作是来自母语“嗯”的负迁移,另一方面,中国德语学习者在很多方面的母语能力,比如对用于缓和语气(Cajoler)和强调(Underscorer)的话语标记语的使用,以及对用于引入话题的话语策略的运用等,(还)没有迁移到学习者语言中去。前者负迁移现象的证实提醒我们今后在教学中加以注意,而后者则涉及迁移能力问题。为什么母语能力无法在学习者语言中得到体现和迁移呢?怎样才能增加来源于母语的正迁移的发生呢?迁移能力到底与哪些因素相关呢?这些问题很值得研究和探讨。如果目的语语言能力和来自母语的正迁移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实存在,也就是说如果学习者目的语语言能力越强,就越有可能导致来自母语的正迁移,那么,为了提高母语能力向学习者语言迁移的可能性,在德语学习时就应更加重视母语的积极作用,并且既要提高学习者的母语(汉语)水平,也要改善学习者的目的语语言能力。相关的实证研究值得期待。
  除了来自母语(汉语)的迁移,来自英语的迁移更不可忽视,因为学习者都更倾向于把一种与目的语相近的、其规则和形式与目的语规则和形式比较类似的语言的元素迁移到过渡语语言中去。Neuner认为,与德国相距较远的国家的德语学习者,如果其第一外语是英语,那么他们在学习德语时就很有可能不以母语世界而是以英语世界为导向。Chen(2005)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她分析了台湾学生的德语作文中出现的词?正和句法方面的迁移现象,结果发现来源于英语的迁移要比来源于汉语的迁移多。那么语用迁移是否也是如此呢?这还需要通过实证研究作进一步的分析和验证。Wang(2007)的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在进行德语口语交际时会有意无意地借助他们的英语知识,这种策略对于中国德语学习者来说是值得推荐的,因为他们在学习德语前大多已经学习英语多年,因此“德语作为英语后的第三语言”这一课题在中国德语界还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4 语用能力的发展因素
  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足够的研究,因此对于很多问题还没有答案,比如哪些因素会影响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哪些因素又能有效促进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文献中把语用输入、足够的输出、语法能力、语言的流利性、交际意识和使用必要的交际策略等视为重要的发展因素。Wang(2007)的研究发现,已在德国生活一年的中国学生与没有出国经历的中国学生相比,在使用话语润滑剂、交际策略和话语策略方面并没有特别的进步,只有个别学生例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在于,他们在德国仍然经常与中国同学呆在一起,平时很少说德语、用德语,而没有真正地去利用所处的德国环境。可以说,探索语用能力的发展因素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四、结 语
  
  正如上文阐述的那样,过渡语语用学领域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德语学习者语言在话语润滑剂、交际策略、来自其他语言的迁移、语用能力发展方面既存在着问题,也有一些有趣的现象。为了给德语教学提供更多、更广的语用学方面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除了深化已经开展的研究外,还要进一步开展其他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比如学习者语言的语用特点、语言环境对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分析等。只有这样,学习者才有可能经过不断地运用和交际,把学到的语用知识转化为语用能力,从而切实地提高他们的外语交际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情感是建筑构成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了解建筑的情感内涵才能更好地领略建筑迷人的风采,对于形制大体相似、缺乏个性特征的中国古代建筑尤其如此。建筑中情感因素的构成是多方面的,但都离不开其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即时代、社会和民族的影响。而文学对于时代、社会和民族的反映,又正是以情感为基本特征的,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女性是爱情的绝对主角,因此文学中女性的情感空间也就成为建筑情感内涵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
期刊
马里鳄鱼之河  越过那个路口并不容易。  破旧的小巴永无休止。那些车,几乎每块挡风玻璃都有巨大裂痕,几乎每个前视镜都破碎空缺,几乎每扇门都无法关闭——年轻的跟车员永远攀挂在车门外。他们目光炯炯、精力旺盛,不断对来往行人作出询问手势.他们总在车还没停稳就一跃而下,将各式各样的包裹、乘客、动物塞进所有可能的空间,再小跑着跃上已开动前行的车.他们声音急促响亮,时而双唇一抿——如优秀弓箭手般将痰亳不拖泥带
期刊
摘 要:宜宾具有独特的焚文化资源,然而僰文化的旅游开发却一直陷于困境。本文结合僰文化旅游开发的探讨,指出我国文化旅游发展存在对文化旅游资源的片面理解、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失衡以及资源开发方法单一等误区,提出解决途径和对策。强调对文化旅游及其资源的正确理解是文化旅游发展初期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策划旅游活动、进行景点设计和旅游商品的开发是我国现阶段发展旅游规划应重视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文化旅游资源
期刊
摘要:基于网格化精细管理和图则编制有法可依的优势,进行了土地利用监管新方法的探索,包括网格划分原则、图则编制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土地利用规划网格化管制图则(图形与对应法则),探讨了网格化管理的新机制,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为例进行了尝试,为土地利用规划网格化精细管理提供实施方案、数据保障和政策支持。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网格;土地网格化管理;图则编制;土地利用监管  中图
期刊
摘要:社区权力结构是指社区中不同的权力主体围绕一定的公共权力而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关系。天津市s社区是典型的“城中村”社区,它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社区,其权力结构呈现出“三位一体”的模式。详细地分析s社区权力结构的运行逻辑,针对这种权力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这对规范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社区的政治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社区;权力结构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
期刊
摘要:本文提炼出歌德思想形成的“精神三变”概念,将其概括为一生中的“浪漫思脉”一“启蒙思脉”“古典思脉”的三阶段经历;同时追溯作为时代背景的现代性早期话语的德国形态,即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哲学话语、施莱格尔兄弟等为代表的诗学话语与歌德、席勒等为代表的文学话语的三峰并立,进而探讨作为个体的歌德思想形成史过程与现代性早期萌发状态的时代语境关系。本文区分“现代概念”建构的三大维度,即“现代化”、“现代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历史背景下,与大中城市中产阶层快速形成相对应而快速发展成熟的时尚消费类杂志为考察对象。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信息过度消费,分割并吞噬着中产阶层稀缺的时间资源,形成了“浅阅读”的市场需求。这种需求,既创造了时尚消费类杂志的受众市场,也为大量中高端消费品找到了准确的市场接口。“浅阅读”作为中产阶层主要的阅读方式,不但催生读图时代的降临,并与时尚消费杂志的视觉
期刊
摘要:本文从内需主导型循环经济模式与国内外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实施概况入手,论述了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基本内涵、基本理念、基本原则与道德规范;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思想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探讨了“德治”理念与生态补偿公平有效的实施策略。阐明了我国的比较优势与可行路径。  关键词: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生态补偿机制;生态文明社会核心价值;法治;德治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从东道国企业角度看,由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转移的程度与东道国企业的人力资源情况、技术研发能力等因素直接相关,本文通过对影响吸收能力的教育投资与FDI技术转移效应的实证研究·进而从宏观层面提出财政应进一步增加和引导教育投资,提升我国技术吸收能力,更大限度地获取FDI技术转移效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技术转移;吸收能力;教育投资;财税激励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在奥古斯丁的《三位一体》出现以前,基督教哲学一直面临着这样的矛盾:按照三位一体的官方表述,上帝的本质和存在便不全等。因为如果上帝的本质是关联性的,则其本质便不是简质的,而上帝必是一种简质性存在。为解決这一难题,奥古斯丁创造了一种模态式的三一论,即三个位格可被理解为至一的三个模态。他抛弃了Ousis和Hypostasis的理论,而用位格(person)的概念将上帝的至一性解释为无可消解的关系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