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昕《元史氏族表》中的“蒙古”“色目”与“回回”:一种学术史回顾

来源 :西部蒙古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mi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民族学相关知识、方法以及以《史集》为代表的域外非汉语文献传入我国,重塑了知识界对元代“蒙古”“色目”群体的认知.在此之前,钱大昕《元史氏族表》是我国传统学术在上述领域所取得的最高成就,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利用《元朝秘史》等文献,推进了对“蒙古”内部的层级结构和不同氏族之间的亲疏关系的认识;二是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汉式宗法制认知方式的限制,初步形成对“族裔”意义上的“蒙古”的整体性认识;三是对构成“蒙古”“色目”“回回”群体的诸多氏族名称进行了考订和勘同.
其他文献
以我国2015—2019年深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管理层激励下的两种激励模式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股权集中度在管理层激励与研发投入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管理层激励措施能够显著地提高研发投入,在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下,股权集中度越高,激励对研发投入的正向影响作用越弱。最后对优化企业股权结构、提高激励效率提出了建议。
《庄子》哲学常提醒人们应从“化者”(物)的境界转化到“不化者”(道)的高层次,由“内化而外不化”的一般民众转承为“外化而内不化”的智慧者;在提升个我的同时,要顺应自然,即以此成物,这是圣人化世之功,这样就构成了人与宇宙和谐圆满的境地,也是庄子哲学的终极思考。在庄子看来,人应该秉持内心不随意盲从世俗,但对于外在的大千世界,则应顺势而积极为之。人的内不化是外化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内不化,外化就成了盲从世俗;而离开了外化,内不化就成了片面自喻。化而生于外的行为并不是摈弃内在心里的坚持和底线原则,而应该以内心的正
《老子》哲学源自于天地之道,其基本思想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精髓有相通之处,其中“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以百姓心为心”“执大象,天下往”等论断对推动“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具有诸多启发:要遵循平等协商、公平公正原则,拥有海纳百川之胸襟,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树立正确义利观等.
不管是历史上还是当今现实中,对“女性”和“女性劳动”的一些偏见,还依然存在.而且“女性”与“女性劳动”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对其中任何一方的深入认识,都离不开对另一方的深入理解.以传统蒙古女性的奶食制作劳动为例,一方面,奶食制作是当时女性重要的家庭劳动分工之一,是她们重要的社会化历程,是她们性别印象、性别气质的重要建构要素,是传统社会性别秩序的重要影响要素;另一方面,女性群体是传统奶食制作技术的主要发展者、传承者,而且其劳动具有一系列生产、文化意义.讨论“奶食制作”与“女性性别”之间的联系,从一个特殊视
关于藏族地区的治理问题现在依旧值得深入探讨,任何在历史上出现的政治制度都应当置于当时的实际环境去分析.中华文明拥有丰富的文化传统,而藏区治理为中国治理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历史政治学的兴起,实则是构建中国的政治话语体系,区别于西方政治制度史,回归中国历史就是增强中国政治话语认同.本文基于阅读帝师制度、藏传佛教相关文献,分析传统藏区治理与现代藏区治理的契合角度,探讨如何认识历史、认识民族关系,从中国地方史的角度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试图作出补充.
从石油工业的历史沿革与政策变迁两个方面对利比亚石油工业发展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一是1969年9月革命前的奠基阶段;二是卡扎菲上台后的国有化阶段;三是20世纪末双重制裁下的曲折发展阶段;四是2003年制裁结束后的恢复发展阶段;五是2011年利比亚动乱至今的艰难发展阶段。系统回顾利比亚石油工业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特点与经验,对利比亚战后经济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客观非实在”概念是信息时代研究信息的哲学本质的重要进路之一,通过哲学史的梳理和比较,此概念的起源、发展及意义的阐释成为当代信息哲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梳理西方哲学史,可以发现在早期希腊哲学和中世纪哲学有关“共相”和“殊相”的争论过程中,便蕴含着“客观非实在”思想的萌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了“客观非实在”的涌现。当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崛起,促使哲学研究明确提出此概念,并在信息哲学的研究中加以系统发展。将这一概念引入哲学体系,不仅对信息本体论、认识论产生了新启发,而且为社会进步的度量和信息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解
本文以文化学的视角,具体考察了佛教文化自传入中国以来,与蒙古文化持续交流、相互影响、积极融合的过程.全文以蒙古佛教发展为主要线索,以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为主要视角,分析了佛教文化对于蒙古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影响,并结合蒙古地区佛教寺院和杰出人物着重分析了佛教文化与蒙古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和现状,从而为当下宗教中国化的发展提供历史资源与经验的参考.
摘要:从《红色中华》的有关报道来看,中央苏区红军的优抚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分配上的优待、实行“优待红军工作日”与“共产党礼拜六”、生活待遇上的优待、抚恤和退役安置制度。红军优抚工作的积极作用体现在密切军民关系,有利于扩红运动顺利开展;推动中央苏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助于巩固红色政权;为人民军队优抚制度的发展完善奠定基础。其局限性表现在少数优抚内容存在缺陷,与实际脱节;责任划分不明,有的没有落实;舆论监
本文按蒙古汗国、元朝、北元、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六个不同时期,讨论分析了蒙古黄金家族祖先崇拜和祭祀方式的传承演变,认为在数百年的传承演变过程中,其祭祀方式或多或少受主祭人员祭祀目的 和其他民族祭俗及藏传佛教的影响和修改.如今的祭祀仪式,是在蒙古汗国祭奠基础上改进、完善后形成的,有龙年大祭、虎年大祭、年祭、季祭(四时大祭)、月祭、日祭等形式,祭祀对象也由元朝时的也速该等四代八位祖先和夫人神位变成了成吉思汗及夫人孛尔帖、呼兰哈敦、古日勃勒津高娃画像及其用过的奶桶、马鞍、弓箭、八骏图、仓廪等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