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课题研究法探讨地理课堂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x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回归教学本真,探讨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趣性”、“有序性”需要新的范式或方法。课题研究法就是以教学活动的内容(课程)和形式(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按照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式,开展课堂教学范式的选择或课题式教学活动的独特方法。运用于地理课堂教学,具有深化教与学的认识价值,改善教与学的实践价值之功效。
  【关键词】课题研究法 探讨 地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67-0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回归教学本真的呼声日渐高涨。人塑人,即有知识的人去塑造需要知识的人,是教学的本真。学校教学本真的阵地在课堂,回归课堂,探讨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趣性”、“有序性”[1]是实现教学本真的重要途径。
  从教与学的角度来划分,地理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学而服务于学的地理课堂教学;另一类是基于教而服务于教的地理课堂教学。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先学后教”的理念,投入时间多,着力于学生潜力的挖掘和未来持续发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面对的主要是生成性问题,无预案,容易暴露教师的专业素质状况和驾驭课堂能力的高低;后者是以教师为中心,充分体现“先教后学”的理念,能够节约时间,着力于学生现实的需要,储存和提取知识的效率高。教师面对的主要是预设性问题,有预案,不易暴露教师的专业素质状况和驾驭课堂能力的高低。因此,眼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就分成了两派:走“先学后教”之路,以“导学案”、“问题卡”、“学习报告”等为工具,以学生学习小组为基本单元,轰轰烈烈地实施自主式或展示式的地理课堂教学;走“先教后学”之路,以教材、教辅、试题等为工具,热火朝天地开展知识的储存式或提取式的地理课堂教学。面对现实,孰重孰轻,很难评判,这自然就成为了课程改革的一道难题。要解决这道难题,就必须回归教学本真。就需要一种方式方法,来探讨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趣性”、“有序性”。
  笔者认为:课题研究法是探讨地理课堂教学的独特方法。其理由有三:一是用教育科研的程式来探讨地理课堂教学,将教育科研活动与教学研究活动有机结合,能促进教研活动的升格出效;二是师生不分主导、主体,共同运用教育科研原理,聚焦问题,对比筛选出关键问题,形成课题,设计出解决课题的方案(或思路),开展地理课题研究式的教学活动。当然教育科研原理需要教师灌输,耗时要少,选择“先教后学”是最佳的方式。选择“先学后教”也是无可厚非的。由此看来,课题研究法能将“先学后教”和“先教后学”有机结合,具体问题,具体选择,无疑是解决地理课堂教学范式的有效方法;三是课题研究式地理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把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结合,设计出课题,引导学生进行类似科学研究的教学,是一种使学生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活动。”[2]教师学会了研究,教得深入。学生学会了学习,学得深刻。
  掌握课题研究法的基本操作范式是实现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有趣性”、“有序性”的关键。
  第一,依据地理课标,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活动中寻找问题,追问问题,聚焦问题,确立课题。例如,大多数文科生对地球运动部分知识学习十分吃力,考点多,难点多,需要的其它学科知识点多。如果按照“先教后学或者先学后教”等方式教学,事实证明,不但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令学生望而生畏,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如果我们师生共同寻找这部分内容的主要问题,如四季五带是怎么形成的?然后引导学生去追问,四季五带有何特征?是怎么划分的?为什么?最后聚集问题,都与黄赤交角有关。于是确定出课题:研究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第二,依据课题,确定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的目标是:黄赤交角的大小,黄赤交角会产生哪些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概念及来源,太阳直射点概念及太阳回归运动规律,晨昏线概念及与太阳直射光线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概念及时空分布规律。
  第三,依据研究内容,选择研究方法,确立研究思路,实施课堂教学。研究本课题的内容,概念多,知识点抽象,立体空间强,需要学科知识点多,因此,本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课堂教学适宜选择“先教后学”范式。
  第四,依据课堂教学效果,对该课题进行深度反思总结。由于学生对这一课题的相关概念、原理、规律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再对课题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锤炼,将别人的知识进行一次自己的思想革命,批判性的质疑、吸收,升华形成自己对该课题的感悟和观点。由此,课堂教学适宜选择“先学后教”范式。
  总之,课题研究法就是以教学活动的内容(课程)和形式(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按照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式,开展课堂教学范式的选择或课题式教学活动,探讨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趣性”、“有序性”,具有深化教与学的认识价值,改善教与学的实践价值之功效。
  参考文献:
  [1]周彬著:《课堂密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1.12
  [2]梁晓灵著:《课题研究式教学:地理课堂教学的新尝试》,地理教学杂志社,2007.3
其他文献
本文以土建类高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对工科优势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索.使之成为行业类高等院校办学特色和发展重点,也是法学专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发挥学
以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为标志,社会和个体都正在走向媒介化,人在这个大环境中避免不了受到影响.文章对媒介道德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简单概述,大学生走在信息时代的前沿,构建媒
【摘要】近些年以来,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越来越重视及倡导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而以往传统滞后的教学模式却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产生了极大的制约,对教育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是非常不利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发展,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紧紧的跟随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积极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更新教学模
模拟N_2-氧碘化学激光器(COIL)混合气体对O_2-N_2-CH_3I混合气体进行了脉冲放电实验研究,对混合气体的放电波形、注入能量及放电均匀性进行了探索,得到一些实验结果和实验规
本项目以贵州省遵义市乌江干流水产养殖的主要疾病为研究对象,从疾病种类调查、病原分离鉴定、中草药防治、分子水平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摸清了贵州省遵义市乌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习惯法仍然或多或少发挥着规范秩序、定分止争的功能,充满着活力和价值.而在国家刑事制定法一统天下的局面下,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地位显得十分
运用计量分析法对《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政论语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笔者发现,两者的词汇密度均在80%以上,高频词重合度高,陈述句比值高,疑问句中多运用特指问句。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民日报》比《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更倾向于书面语体。《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词型例比、平均词长、成语及习语使用比例、平均句长及句长标准差均低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高频词多含有关国家大政方针的词汇,《南方周末》
期刊
#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对城市生活的精神和文化要求愈来愈高,要满足人们对城市文化的需求,建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