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子始堪称国士”——《凤凰城》的“苗可秀”塑造与抗战时期民族意识的建构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hy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录在《苗可秀志士遗墨》中东北义勇军领袖苗可秀的成仁绝笔,可与林觉民《与妻书》及方志敏《可爱的中国》并称为中国现代三大革命遗书。通过细致的史料爬梳,可见一个滥觞于《苗可秀志士遗墨》,经由黄炎培、吴瀛、顾颉刚、张曙、谢冰莹等人的引流激水,在吴祖光的四幕话剧《凤凰城》中奔涌澎湃,最终漫延至各类“通俗读物”的苗可秀形象谱系。这个植根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斗争现实,跨越了“七七事变”的历史关口,并在全面抗战后蔚为大观的形象谱系,不仅印证了“抗战十四年”这一分期和论断的历史真实性,更揭示出“东北”因素开
其他文献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将污染防治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本文以2013年启动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切入点,探讨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在中国的减排有效性,运用
芬兰作为一个小国,却因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理技术发展的积极方法而举世闻名。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芬兰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历程,从办学定位、办学层次、学生
摘 要 校城融合背景下,城市型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愈发凸显,通过与政府合作、与企业联手等多种方式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使得高校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从教育、经济、科研等具体领域提出高校科技成果应用的必要性,总结了科技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阻碍,提出解决高校科技应用障碍的综合对策。  关键词 校城融合 科研成果 区域经济 服务障碍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
毛蕴诗,男,1945年12月生,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人,著名管理学家,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1962年考入成都大学数学系,1964年转入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系,1968年毕业后到贵州汽车制造厂工作,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攻读硕士,1980至1983年留学比利时鲁汶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1983年回国后到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先后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1993年获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期刊
[碑文]重修庙宇一間暨創建捲棚兩間記/此地舊有五道、山神、土地庙一間,無木碍券,前人創造,本意誠欲萬載無損,不意歴/年久遠,漸漸損坏,巖牆崩券,延至民國二十五年夏五月間倏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基于百色学院通信工程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提出了应用型人才"三步走"的改革方案。构建了以创新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教
饶鲁以其“多不同于朱子”的四书思想对宋元以来的四书学诠释产生了深远影响,后世朱子学者在对饶鲁的评价上产生了明显分歧,以陈栎为代表的新安学派颇为采信其异于朱子之解,
明中叶福建食盐生产管理的目的、方式及范围变化与国家财政、地方市场变迁密切相关。正统、天顺朝,福建产盐管理的重心在盐场,运司系统收盐、供应盐商开中,以满足国家实物财
一般认为,洛克的《政府论》或政治哲学和他的《人类理解论》或认识论哲学并无实质性联系。不过重新审视洛克的“白板”理论,我们发现这不仅是洛克用以驳斥笛卡尔主义者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