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w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日益推进,合作学习模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受到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欢迎与推崇,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语文教学创新的新浪潮。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興趣,提升其课堂学习参与热情,锻炼其思维能力与探索能力,培养其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进而促进教学实效的提升。因此,语文教师应认识到合作学习的教学优势,并将其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合作学习;问题;对策
  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能够充分发挥其教学辅助作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与探索能力,提升其语文综合素养。但就当前而言,在初中语文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生合作意识不强、课堂提问不具科学性等,导致合作学习优势得不到充分体现。因此,有必要对初中语文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展开探讨。
  一、初中语文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许多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并不深入,只是一味地追求小组合作形式的多样性与创新性,营造高涨热情的课堂氛围,但教学效果却难以保证。合作学习的开展形式固然重要,但如果缺乏实质性内容,也难以使学生有所收获。
  2. 学生合作意识不强。许多学生并未树立起合作意识,未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在遇到问题后不善于与同学交流,也不善于向教师请教,认识不到合作学习的好处,甚至认为与他人讨论与合作只会浪费时间。
  3. 课堂提问不具科学性。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是辅助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合理的课堂提问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热情,使之进而提升思维活跃性,巩固学习效果。但就当前而言,在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对问题的难易程度、探究性、是否具备合作价值等方面均未充分考虑,系统性不强,不仅导致合作学习优势得不到发挥,反而造成了课堂时间的浪费。
  二、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
  1. 合理分组,保证合作学习实效。分组的合理性是保证合作学习实效的重要基础。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为了方便,根据学生的座位安排进行分组,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并未充分考虑,导致合作学习失去意义。因此,在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应合理安排分组,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水平、接受能力、个人优势与学习需求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在掌握其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既让不同小组从整体学习水平上趋于平衡,又保证组内成员各具特色,在合作学习中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学习潜能,通过讨论与交流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进而提升合作学习的效果。
  2. 科学选择学习内容,合理设置课堂问题。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其合作交流能力。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教学内容均适于合作学习模式,因此,教师应对学习内容进行科学选择,合理设置课堂问题,选择一些具有探究性与讨论价值、通过个人力量难以完成且具备一定争议性的问题。问题的呈现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课堂问题的设置应保证难度适中,不可过难,也不可太过简单。问题太难,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问题太简单,容易使学生失去合作学习的兴趣,影响合作学习的作用。
  3. 优化学习方法,开发学生思维。在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合作学习方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组内成员有目的、有秩序地进行合作与交流,有次序地表达个人观点,明确个人思路。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想法与观点,在小组合作中各抒己见,并学会借鉴他人的智慧,促进自我提升。
  三、结语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学习积极性。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正视合作学习的教学优势,将其充分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其教学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江春茂.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探讨[J]. 西部素质教育,2015(2).
  [2]罗彩灵.初中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的现状及有效性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4).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其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展开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途径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要求教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
期刊
摘 要: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在机械类相关专业的课程设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课程设计中的问题也逐一显现出来。本文就当前高校机械类相关专业中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选题改革、培养方案的调整,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等几个方面提出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机械设计课程是机械类、机电类及各相关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处于承上启下的
期刊
摘 要:现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才是每个行业竞争的核心,社会的全面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精湛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对工艺技术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当前在教育领域中传承工匠精神,旨在培育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技能人才,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关键词:工匠精神;汽车实训;培育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各个行业对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学生学好数学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优化书本作业形式、增强作业设计的趣味性、联系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以及自主分配作业时间等手段,提升数学作业设计的生活化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作业生活化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布置的作业也缺乏创新性,并且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
期刊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知识,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模式。将探究性学习模式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主动探索意识的培养,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探求物理规律,获取物理知识,进而增强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就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简要探析。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在传统教学
期刊
摘 要:探讨基于App的碎片化学习模式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选择某中职院校护理学专业学生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学生采用基于App的碎片化学习模式,比较分析两组学生的学习成果。发现观察组学生的实验考试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较对照组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采用基于App的碎片化学习模式得到大
期刊
摘 要:时代的发展对于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局限于课本教材,难以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通过运用游戏化教学的方法进行英语教学,合理设计游戏环节,让原本枯燥的知识点成为充满趣味的游戏因素,使小学生更乐意学习,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英语;设计  一、游戏化教学的概念  游戏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游戏的元素、优势和思维,将课堂知识传授转为趣味游
期刊
摘 要:生活中存在大量能够当作教学案例的物理现象。高中物理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些生动、有趣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学习生活中的物理。  关键词:物理教学;生活;教學策略  “高中物理应该接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不断探索揭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物理奥秘的乐趣。”这是新课标对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而现实情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正是我国高等教育转型的关键阶段,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趋势下,高等教育也在各个方面进行不同幅度的改革。创业教育作为帮助很多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的关键教育,在高等教育整体改革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并针对种种问题,提出了在高校转型过程中创业教育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等教育;转型;创业教育;教育改革  在当今时代,高等教育正在经历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也在加速。本文就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探索进行探索。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课程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新课改对学生技术能力和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制订科学的解决方案,提升教学质量。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