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尝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xiaoya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它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所用。然而,提起中国人学英语,我们常常会想到"哑巴英语"。由于过去学习的内容偏重于单词、句子,忽视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学习的环境又是在非母语状态下,以致许多学生在某些场合不会说或羞于说,形成心理上的语言交流障碍。学而不能用,这种语言习得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生活化的英语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呢?
  首先,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是教学文本,孩子学习英语年龄越小,我们越要注重教育的生活化。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使孩子们感到亲切、自然、充满人情味,能使孩子适应生活,获得经验,得到发展,孩子们容易接受。我們所用的PEP小学英语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一幅幅插图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也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经常运用的知识。
  1、组织生活语言,活化语言材料
  语言首先是有声音的。人们的交流离不开听说。小学英语更要从视、听、说入手,然后逐步提高读写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这个语言交流情景中,借助投影、图片、实物、表情、手势等直观教学手段,联系我们的生活,将文字活化为我们的语言。
  目前,小学生学习英语的途径有许多,其中最容易被接受的是生活化英语教学。因为那些与生活密切有关的,每天重复出现的生活内容,能降低小学生学英语的难度,自然而然地运用。反之会遗忘,甚至会影响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3]如孩子学习"Good night"时,教师可以扮演妈妈,用小椅子拼搭成床,在生活的情境中,他们很快地进入角色,和妈妈道晚安:"Good night!"从而学得英语,并能运用于现实生活。
  2、扩充信息容量,使思维得以扩展。
  教材是语言学习的依据,因受篇幅、课时的影响,教材不能囊括生活。因此,教师应以教材为中心、以学生为半径,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活水"。例如,家是孩子最熟悉和喜爱的地方,是他生活的第一环境。因此,许多与家庭联系的生活内容都可成为教学内容。包括家庭成员、职业、居住状况、家居摆设、服饰等,每一项都可以扩展内容。如在学习4A Unit6时可以学习shirt、 skirt、 blouse、 coat等其他服饰。在孩子们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他们很愿意主动学习与表达,并互相进行交流。如,"This is my dress ,it’’s nice." "Look at my skirt .Do you like it?" 等
  第二,注重生活化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基点。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所有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所以老师在备教材的时候一定要备学生,要考虑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所需、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呢?我想,基于生活的内容、有情趣的内容、充满生命力的话题才是学生喜欢的东西。比如,当学生在学习Do you like…? What’’s your hobby? What’’s your favourite…?这样的话题时,他们在课堂里表现得思维活跃,踊跃参与,积极主动,老师就应善于利用好这种契机,鼓励和保护好孩子的积极性和参与欲,不断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
  2、教学设计应以"就近"为原则,以生活为语源。
  我们有些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往往忽视了"就近原则",常常把书本内容与生活实际内容分隔开,书本是书本,生活归生活,结果造成所设计的教学情景远离生活,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难度。如,在教四年级第三单元重点句型I like …..with…. , 我们除了通过出示图片和电脑等多媒体来突破 with 这一重点,从而达到让学生理解"我喜欢某件上衣搭配某条裤子或裙子"这个意思的同时,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深化学生对这一语言的运用,我们事先可以布置学生穿自己最喜欢的一套衣服来上课,然后在课堂里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情景,让学生不断地说:I like the red jacket with the white pants. I like the white shirt with the green skirt. I like the blue dress with the pink shoes等等,教学情景就在身边,语言背景来源于自己所穿的最喜爱的衣服这一生活实际,显得亲切、自然。所以在课堂教学的情景设计时,要巧妙地利用好身边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不要"舍近求远"。
  同时,我们可以选择学生家里的内容作为交流的话题,如:My Family, My Father, My Brother,My Bedroom等等,学生通过这种话题的训练,激发了他们说话的欲望,拉进了他们与老师的感情,同时通过谈My Father 等家庭人物的年龄、爱好和生活习惯时,加强和深化了他们对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使用和理解,通过对My Bedroom这种表示"某地有某物"的描述,提高了他们进一步区分和使用There be 和They are句型结构的能力。[2]
  第三,课堂教学生活化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英语课堂要根据学生生活的实际来设计真实的任务。
  1、创设生活情景。
  在英语学习中,教师通过创设生动而又贴近实际生活的情景,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无穷兴趣。比如在学习《新标准英语》第五册 Ability 这模块时,我准备了一些体育运动的器材,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小型运动会,在真实的活动情景中,学生自由发挥,许多英语语言句型内容运用地淋漓尽致:Can you run fast? Can you jump high? Can you skip? Ready. Go. Come on. I’’m the winner. Congratulations... 这些生活中的英语让学生在学习时热情高涨,思维异常活跃,效率大大提高,也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我们身边。   2、运用实物或直观教具巧设情景。
  小学英语中的大部分单词都是表示具体事物的,表示想象内容的很少。我们知道,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感知是认识其他活动的前提,没有感知,就没有认识,而感知过程离不开客观事物本身的存在。把英语教学放在实际场景中进行,这不但强化了英语语言的训练,而且发展了儿童的智力。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在字母、单词、句型等训练中发展思维。所以,在教学学习用品、交通工具、服装等类别的单词时,应尽量用实物或实物模型进行直观教学,而对于sun,moon, run,jump, hot, cold等单词,可借助彩色图片、简笔画、表情或动作进行教学。在教circle, diamond, square 等表示形状的单词时,我要求学生观察教室和周围的物体,来谈谈"What shapeis the...?"在学习colors时,我引导學生谈论教室里出现的各种物品和学习用具颜色;在学习Go shopping时,我在班级里创设了有关超市购物的情景,分别让学生充当"售货员"和"顾客",课堂成了小商店,购物的情景也就应运而生;我还让学生拿一张家庭的"全家福"来介绍家庭成员。这样的情景设计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环境,容易与他们产生共鸣,让他们感到学习英语的需要以及它的运用是与切身生活息息相关的。
  3、开展符合学生的活动和游戏
  游戏活动符合儿童的兴趣特点,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刺激,提高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应注意的是,游戏的设计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而且应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情况,尽量安排集体游戏,这样才能使性格内向和成绩差一点的学生有参与的机会,让人人在教学活动中都充满活力。
  在教三年级上册Unit3,采用了比赛的游戏,收到了很好和效果。其做法如下:先请一组学生到讲台前,根据教师手中的卡片让学生知道一些水果,如apple,pineapple,等。稍后,教师拿出袋子,里面有各种水果,让学生伸手去触摸,从而猜出水果,看哪一小组猜出的最多,那么就将水果作为奖品,给他们。此时,引出句型:What is it? 同时,教师要求学生用句型"This is …?"回答。这样,学生们不但完全理解了新句型的意义,同时也在玩中学,玩中用,体会到了学习的无穷乐趣。
  第四,让英语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让生活再现英语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和交往。随着观念的更新,教学已不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开放型的。因此,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学生拓宽英语使用的环境,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用英语交流。
  1、校园文化的布置
  (1)教室、办公室及各专用教室等标牌双语化。例如Art Room,Language Room,Biologic Lab,Music Room等等。
  (2)校园标语双语化。例如:"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Keep the reading-room quiet","NO smoking","Save water"等。有的还可配上富有童趣的图画。
  (3)布置富有英语气息的校园环境,例如,在教室里设立英语角,布置具有国外风俗习惯的图片,举办英语学习园地,在校园内创设英语墙报,等等。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校内外活动
  (1)利用节日、生日,开展英语主题活动。节日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标志,既是文化特色的反映,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母亲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都是可利用的资源。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下,学生装扮教室、制作礼物,用英语来庆祝节日,更好地体现了语言的交流作用。
  (2)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小型的英语比赛。例如,开展唱歌比赛、讲故事比赛、朗读比赛、自制手抄报比赛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此外,还可组织排练英语文艺节目,举办英语商业街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获得成就感。
  (3)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学会交际。例如,参观外企、采访外籍教师、参观英语俱乐部,品尝"肯德基""麦当劳"的食物。有机会的话,还可以与外国小朋友结成"pen friend"利用e-mail进行语言的交流。这些活动可让学生了解到现代社会的生活气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
  总之,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让学生 "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演一演"等一系列生活化的活动,引导学生说英语,用英语,爱英语,将课堂融入到真实的生活中去,以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的大课堂,让学生在这块生活舞台上,焕发生命的活力,最终,在绚丽多彩的生活中用英语交流,使英语真正走进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使每一个学生真正爱上英语。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2002.05(1)
  [2]汪宁梓.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例谈[J].中小学教材教学(月刊),2006(4).
  [3]吴旺英.新课程呼唤英语教学回归生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8).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相关定量指标和GIS技术,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形图为基础,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昆山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变化,并探讨了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社会驱动力以及昆
现如今,我国在医疗方面的科技研发水平正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医疗设备在临床治疗或是诊断中占据着十分主要的地位.呼吸机是替代人工为患者输送氧气的治疗型医疗设备,目前在临
教育作为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人类社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之相对应,受教育权也成为一个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目前,我国对中小学生受教育权的保障问题非常重视,政府相继出台
中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英语,对英语学习充满着好奇。好奇心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最原始的兴趣。如何保持这份兴趣,并不断激发这种兴趣,使之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源泉,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每一个英语教师的面前。小学英语教学的成败有一项重要的标准就在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有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发。  隐藏于英语课堂教学之内的学生的情绪的变化不应该是一条直线,而应该是一条有着波峰与波谷的波浪线。在波峰时学生情绪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获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有输出、交换和反馈信息过程,又有输入、处理和存储信息的过程,教学是师生的互动。如何在课堂中使用“问题”主导教学策略呢?笔者作了以下的一些尝试。  一、积极营造和谐氛围,使学
期刊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积极思维的重要条件。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强有力的动力。它可以充分发挥智力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我深深地知道,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其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在我从事英语教学的十余载里
目前,燃气锅炉排放的烟气温度较高,通过降低烟气余热来回收烟气的温度,有助于提高燃气锅炉的加热效率,达到明显的节能效果.但是,目前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还存在着很多的不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它涉及全国人民几十年积累的几万亿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在市场体制下如何发挥保障国家安全和增强国家实力,提高民
2001年6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正式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
随着四六级改革的推进,听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中考,高考试卷中也大多考察听力,但是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尚有待提高.本文基于作者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