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换(小班)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意图:
  故事《换一换》围绕小鸡和小动物们互换叫声的情节展开,语言精练、富有童趣。在本次活动中,我通过创设一系列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模仿中理解故事情节,学习简单对话,并体验“交换”带来的乐趣。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环节,学说对话。在这个环节中,我先后设计“用叫声打招呼”“交换叫声…‘利用交换的叫声对付大花猫”等三个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第二环节,完整欣赏。在这个环节中。我提供幼儿完整了解绘本故事的机会,使幼儿的零散阅读经验得到整合。第三环节,拓展想象。在这个环节中,我准备了各种动物胸饰,引导幼儿把注意力迁移到其他动物的叫声上,拓展幼儿的经验。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对话“喂,××,换一换叫声,好吗”。
  2.了解各种动物的叫声,乐意模仿和讲述。
  3.在表演中体验故事的趣味性。
  准备:
  1.绘本《换一换》的PPT(演示文稿)。
  2.小鸡、小老鼠、小猪、小狗、小青蛙、大花猫及其他动物胸饰。
  过程:
  一、学说对话
  1.教师扮演小鸡,幼儿扮演小动物,认识自己与他人所扮角色,初步学习对话。
  师:春天到了,我们一起到草地上玩吧。我是小鸡。叽叽,叽叽。你们是谁呀?请叫给大家听听吧。
  师:小老鼠叫,小狗叫……你们的叫声太好玩了!我要和你们打招呼了!你们也用叫声和我打招呼吧。(师幼用角色的叫声互打招呼。)
  师:喂,小老鼠!换一换叫声,好吗?
  幼(小老鼠):好的。
  师(小鸡):吱吱,吱吱。
  幼(小老鼠):叽叽,叽叽。
  师:换一换叫声的游戏真好玩。小动物,你们也想玩吗?
  2.小动物之间互换叫声。
  师:小猪,你们想和谁换叫声呢?
  幼(小猪):小狗/小鸡。
  师:怎么问他们呢?
  幼(小猪):喂,小狗,换一换叫声,好吗?
  幼(小猪):喂,小鸡,换一换叫声,好吗?
  师:小青蛙,你们想和谁换一换叫声呢?那你们去问一问吧!
  师:小狗,你们想和谁换一换叫声呢?我们帮着小狗一起问。
  3.帮小鸡想办法对付大花猫。
  师:来了一只大花猫!让我们看一看大花猫做了什么动作,一起学一学!(PPT出示大花猫的动作画面。)
  师:你们猜一猜,大花猫这样做是要干什么?
  幼:它要吃掉小鸡/它要吓唬小鸡……
  师:一起听听大花猫说了什么?(喵!我要把你吃掉!)
  师:它果然想吃掉小鸡。快帮小鸡想想办法吧!
  二、完整欣赏绘本
  1.教师边播放PPT边完整讲述故事。
  师:故事里的小鸡用什么办法赶走了大花猫?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师幼共同阅读。
  师:小鸡真聪明!我们遇到困难时也要像小鸡那样动脑筋、想办法。
  三、拓展想象
  师:刚才我们玩了换一换叫声的游戏,还想玩吗?除了故事里这些小动物以外,你还想和哪个小动物换一换叫声?(教师出示牛、绵羊、蜜蜂等其他动物胸饰。)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模仿其他小动物的叫声,仿编故事。
  附:换一换
  一天早晨,调皮的小鸡想出去玩,它对妈妈说:“我出去玩了!”说完就“叽叽,叽叽”地出发了,
  小鸡一边“叽叽,叽叽”地唱着歌,一边向前走。
  一只小老鼠“吱吱,吱吱”地走过来。小鸡说:“喂,小老鼠!换一换叫声,好吗?”小老鼠说:“好的。”小老鼠的叫声换成了“叽叽,叽叽,叽叽”。小鸡的叫声换成了“吱吱,吱吱,吱吱”。
  一只小猪“哼哼,哼哼”地走过来。小鸡说:“喂,小猪!换一换叫声,好吗?”小猪说:“好的。”小猪的叫声换成了“吱吱,吱吱,吱吱”,小鸡的叫声换成了“哼哼,哼哼,哼哼”。
  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地蹦过来。小鸡说:“喂,小青蛙!换一换叫声,好吗?”小青蛙说:“好的。”小青蛙的叫声换成了“哼哼,哼哼,哼哼”,小鸡的叫声换成了“呱呱。呱呱。呱呱”。
  一只小狗“汪汪,汪汪”地走过来。小鸡说:“喂,小狗!换一换叫声,好吗?”小狗说:“好的。”小狗的叫声换成了“呱呱,呱呱,呱呱”,小鸡的叫声换成了“汪汪,汪汪,汪汪”。
  哎呀,来了一只大花猫,“喵——,我要把你吃掉!”
  聪明的小鸡对着大花猫叫:“汪汪。汪汪,汪汪。”大花猫吓得大声叫:“喵——吓死我了!”然后头也不回地逃走了。
  小鸡今天玩得真高兴呀,它学着大花猫的样子,“喵呜,喵呜”地回家了。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设计意图:rn科学知识类图画书是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重要的材料.《长颈鹿好长喔》的独特之处在于用实际大小的照片来再现真实的长颈鹿外形,包括长颈鹿的每一个身体部位——头
期刊
设计意图:rn《武士与龙》是一则既有趣又富有深意的故事:武士在城堡图书馆借阅《战胜龙的秘诀》,龙在山洞里读《战胜武士的秘诀》.按照书上的介绍,武士开始锻造盔甲,龙开始练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园采用情感专题活动提高幼儿的情绪能力初见成效。在情感专题活动中,我园围绕培养一种情感品质或能力为幼儿选择和创设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开展一系
幼儿进入中班届,同伴交往中的冲突渐渐增多。因此。培养中班幼儿的交往能力非常重要。  幼儿只有置身于真实情境,亲身体验自我与他人的情绪情感,并学习理解他人,才能与他人和谐交往。为此,我选择了数字棋这一媒介开展活动。在下棋过程中,幼儿面对输赢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而这正是教师引导幼儿坦然面对输赢,感受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尝试理解他人、认同他人,并学习积极地与人交往的契机。  ●了解基本下棋规则  数
幼儿时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学习怎样与人相处,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对待别人:逐步认识周围的社会环境,内化社会行为规范;逐渐形成对所在群体及其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合格公民作准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儿童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学习的。尤其是社会领域的学习,更需要幼儿有真切的体验。随着幼教改革的推进,不少教师已经
今天,我园一位教师在大班组织了一个教学观摩活动“神奇的碘酒”。她事先准备了馒头、黄瓜、香蕉、藕、土豆、白菜等材料,活动中,她引导幼儿把稀释了的碘酒分别涂在这些东西上,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得出“淀粉遇碘酒会变色”的结论(馒头、香蕉、藕、土豆中含有淀粉),并要求幼儿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活动过程中,幼儿看上去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总体效果不错。但活动结束后,有教师提出了疑问:尽管教师在活动中很注
设计意图:  在角色游戏中,我发现幼儿在“工艺品商店”“城隍庙”等旅游景点“消费购物”时,总会清点不同面值的“钱”并凑数买东西,少则三五元,多则十来元。他们慢条斯理、聚精会神地数着,其中包含的教育契机不言自明。于是。我设计了这个凑数买东西的游戏,旨在让幼儿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简单地摆弄教具,而是把自己当作“钱”,直接参与其中,体验团队合作精神。整个活动实现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