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核心素养 探析课堂教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167306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浙江省到目前为止已实施了三届新选考招生考试,这三届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疯狂刷题。通过短平快的各类题型解答练习,形成机械的物理解题套路。学生没有深度学习的体验,缺乏对物理本源问题的认知,不能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思维僵化,在碰到新情景问题时,很难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慌中出乱,乱中更慌,选考物理能不考砸吗?文章以选考物理中的电容器为背景,以最常见的RC电路为认识基础,让学生经历深
[摘 要]在初中物理《电能 电功》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对电能表上的标定电流和额定最大电流的理解不到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这两个概念的解读也不太准确,甚至误导学生。文章结合几位教师的授课情况,在查阅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标定电流和额定最大电流做一些分析。  [关键词]同课异构;标定电流;额定最大电流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4-605
[摘 要]模型建构是理性思维培养的有效载体,模型建构过程就是理性思维的具体体现和落实过程。通过典型例题的剖析使学生感知思维模型,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归纳提炼出解题的思维模型,并进行针对性练习以检验和调整思维模型,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理解和完善思维模型,提升高三化学复习的质量和效率。[关键词]思维模型;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高三化学复习[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摘 要]以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的教学为例,通过挖掘教学素材,将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相关知识重新整合,创设主题式教学情境,驱动学生在实验探究、证据推理中结构化建构元素化合物知识,培养学生证据推理及科学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关键词]氮氧化物;主题式情境教学;实验探究;证据推理;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摘 要]以一节“Fe2 与Fe3 的性质与转化”的公开课为例,探讨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构建与修正模型,同时突显化学反应中选择与控制条件的重要意义,机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促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深度学习,最终达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思考;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摘 要]STEAM课程倡导跨学科学习,对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从实际问题入手研究对策、解决问题。以设计实验方案、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展示评价为主线的课堂组织形式,构建绿色、融合、开放而富有创新性的现代课堂,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液体蒸发”教学为例,探索实验设计的新思路,建立起课本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纽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发现,STEAM教育理念的实施
[摘 要]以“民主效益”为前提,以“体验学习”为课堂理念,以“自主尝试、对话议论、反审体验”为路径,构建课堂的“三学”模式,打造“自主、合作、反审”为特色的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开启心智,快乐自信地学习科学。  [关键词]三学;合作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初中科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7-0088-02  
[摘 要]学生对于光合作用的概念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却是陌生的。“光合作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构建出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跟着科学家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去探索光合作用,学习科学家们的实验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光合作用;教学案例;科学家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7-0
[摘 要] 运算,是数学解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正确解决问题所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学生在运算中存在不少问题,最重要的原因是“不遵守规则”,不严格按运算律和运算程序展开运算 .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运算规范是促进学生提高运算能力的重要法宝.  [关键词]运算能力;问题导学;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4
[摘 要] 教材的习题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对其加以总结、归纳可以丰富学生的解题方法,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  [关键词]教材;习题;中点弦;结论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4-0006-02  【提出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存在一些内涵丰富、研究价值极高的习题,这些习题的研究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对学生后续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