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应用探讨

来源 :中学生学习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yi1987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要和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相适应,将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实现既定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就经济法课程思政元素教学应用的可行性,以及思政元素教学应用措施详细探究,希望能为提升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關键词:经济法课程;思政元素;应用实践
  经济法课程思政教育工作中,为能有效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这就需要从教学优化设计方面和新课程教学要求相适应,突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积极促进。课程思政元素和经济法课程教学相融合,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1.经济法课程思政元素应用可行性
  教师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为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发挥课程思政元素作用比较重要。将课程思政元素和经济法教学相融合有着其可行性,经济法课程作为经营管理类专业课程内容,主要是培养和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适应的人才,市场营销以及工商管理等方面都开设有经济法课程内容【1】。课程教学涉及到的内容比较丰富,如合同法律制度以及证券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了解相关专业法规的重要课程内容。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融入,能有助于专业知识传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这对法学教学以及思政育人的功能实现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2.经济法课程思政元素应用措施
  经济法课程思政元素应用,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实践教学中要从多方面加强重视:
  2.1课程思政元素应用目标
  将课程思政元素和经济法课程教学相结合,主要的目标就是德法兼修,让学生能够提升法律素养以及思政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等,这是经济法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培养以及提升学生思政素质,让学生能够明大德,以及引导学生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个人价值准则,对学生良好职业操守以及职业行为进行有效培养,让学生用法约束自己行为操守【2】。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是将课堂为载体,教学中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和思政教育元素进行结合起来,发挥课堂育人功能偶用,让学生能提升法律素养以及职业素养等。专业课程以及经济法课程协同,培养德法兼修的专业人才。
  2.2注重教学课堂的创新拓展
  教师为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在实践教学中就要从课堂创新拓展方面加强重视,主要是对第一课堂进行创新,以及对第二课堂进行拓展,丰富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渠道,让学生在经济法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和新教育改革要求相适应,深化理论教学,把课程思政元素和经济法课堂紧密结合起来,最大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这对实现最终教学目标能发挥积极促进作用。第二教学课堂拓展比较关键,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法制节目的视频资源,或是通过举办经济法相应的讲座,邀请法律界人事来讲述身边的案例,让学生能够通过其他渠道了解经济法的知识,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2.3课程思政间接性融入
  课程思政教学中,为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学习能力素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课程思政间接性融入,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有效提升学生能力素质,只有在教学创新方面采用优化的教学方式,才能为学生学习进步打下坚实基础【3】。课程是思政重要载体,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不是简单的植入,而是和学生的专业进行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能认识到课程思政的融入价值作用。教师在课程思政融入中可通过把经济法课程当中的价值范式挖掘出来,以及将文化基因转变成思政育人生动教学载体,运用教学模式以及方法选择,将思政内容能不露痕迹的融入,把思政元素隐藏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通过课程化人,课程育人,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能力。
  2.4注重课程思政融入时效
  教师在经济法教学中,为能有效提高学生能力素质,这就需要采用创新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让学生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能对课程思政的内容有深刻的了解【4】。社会是课堂,生活就是教育,教师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要注重融入课程思政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相结合,体现出课程思政融入的时效性,如此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课程思政的价值作用。如教师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将2020年我国抗击新冠疫情作为实例,在抗击疫情当中共产党领导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凸显了优势作用,期间出现了诸多感染的防疫战疫的感染故事,这对经济法课程教学活动思政元素融入提供了鲜活的素材,能够将化疫情危机为思政融入的契机,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3.结语
  总之,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为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素质,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就要注重课程思政元素的科学运用,为实现高质量教学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只有从教学模式创新方面进行优化,科学选择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方法,才能为实现既定教育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玉卓.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9):189-191.
  [2]李小侠.经济法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应用[J].高教论坛,2020(09):19-22.
  [3]陈韶君.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2(03):101-104.
  [4]施建华,杨华军.财会类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元素的互嵌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26):85-86.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名称:高职院校巜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KZJK-05
其他文献
摘要:促进偏远山区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发展是一个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从完善教学硬件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等方面分析提升偏远山区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偏远山区;小学英语;教学;困境;策略  一、引言  全国范围的城市小学已经普遍开展了英语课程,从三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英语传授。我们国家的英语教育已经
期刊
摘要:哒嗪和哒嗪都是含有两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具有抑菌、抗病毒、除草等活性。国内外众多团队都探究了该类衍生物的合成。本文报道了哒嗪和嘧啶衍生物的最新合成研究,具有催化剂成本低、底物多样、结构新颖等优点。  关键词:六元杂环;哒嗪;嘧啶  引言  含有哒嗪和嘧啶骨架的衍生物[1-2]具有抗癌、抗真菌、消炎等活性[3-5](图1),是一类重要的六元氮杂环[6-8]。关于该骨架的构建,国内外课题组争相报
期刊
摘要: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既要面向全体人民,更要聚焦大学生。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关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福祉。基于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涵,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内在规律性,从认识、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分别阐述大学生识国体、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有效路径,最后,以探讨保障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收笔,建议爱国主义教育应建章立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抓在日常,干在实处。  
期刊
摘要: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情感素质必然也需要提升。教师的情感素质是教师完成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素质之一,教师情感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同学生、家长、同事、领导沟通。有利于更好的落实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同时更有利于自身未来的发展。在这里本文提出了学校积极组织相关理论案例学习、注重对家长的宣传教育班主任教师要加强相关理论学习等方法。  关键词:情感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目标,但此项目标的实现需要以体育教学为保障。但就目前我国中职教育的实施情况来讲,体育教学依旧还处于比较滞后的局面,这种情况应引起必要的关注,尤其是学校,必须针对目前的不足,尽快采取改革和创新策略,以提高体育教学满足现实要求的程度。下面我们从中职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出发,简要阐述了中职体育教
期刊
摘要:语言类课程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向未来中小学语文教师传授系统的汉语知识的主要课程。本文从教材、教学两方面,探究在师范认证背景下,语言类课程建设加强学科师范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师范认证;语言类;课程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校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在此背景下,语言类课程要加强师范性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师
期刊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是五千多年的文明沉积,是博大精深的精神家园,更是民族生命的命脉和凝聚力的不竭源泉。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体育文化的主要的精神标识,也是独特的精神基因,它真切反映了不同西北少数民族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在全球一体化的信息时代,透过“互联网+”的概念让学生对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有了深入认识,并对民族体育文化的内涵提出实质性建议。本文将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从“互联网
期刊
摘要:绘画是造型艺术门类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门运用线条、颜色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计的艺术手法,在二度空间中表现三维的艺术种类,范围广泛。从世界绘画的体系来看,其以中国画为主的东方绘画及以西方为主的油画,各有自己的绘画特征和绘画历史,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随着时代的推进和发展,东西方文化融通和撞击,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方法和造型观念随着时代意识的变迁呈现活跃的姿态
期刊
摘要:新媒体技术能够给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产生较大辅助作用,对于阅读内容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就是现代文而言,其作用尤其要引起重视。至于作用效果如何,則要看教师与学生共同科学与合理使用的程度。笔者提出观点:为了有效改善新媒体技术应用较弱之问题,应当重视师生交流深化、媒介素养巩固、互联渠道协调等原则,并在阅读情境、阅读习惯、阅读方式等多个方面不断探索,努力寻找其与传统阅读方式的理想契合点,只有这样
期刊
摘 要:新课程以落实立德树人为目标,课堂教学需以提高核心素养、形成能力为核心。创新课堂模式,以关注品格养成和关键能力的形成。笔者认为唯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方能深入,能力方能形成。  关键词:启发式;师生互动;中小衔接 ;易拉罐  1 引言  古希腊苏格拉底一贯自称无知,但却能帮助别人产生知识。关于寻求普遍知识的方法是通过双方的交谈,在问答过程中,不断揭示对方言语中矛盾之处;从而从个别的感性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