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

来源 :中学生学习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tll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既要面向全体人民,更要聚焦大学生。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关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福祉。基于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涵,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内在规律性,从认识、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分别阐述大学生识国体、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有效路径,最后,以探讨保障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收笔,建议爱国主义教育应建章立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抓在日常,干在实处。
  关键词:系统认识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
  青年强,则国强,爱国是大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人民安康幸福,民族稳定团结,社会和谐平安。爱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种后天习得性认知教育,知、情、意、行渐进的系统认知过程。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涵
  众所周知,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爱人民、爱江山、爱文化、爱祖国。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涵是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灵魂),既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价值立场),对全体国民,特别是大学生,积极开展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党史、国史、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教育内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文化引領),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本质特征)【1】,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鲜明主题)而接续奋斗。
  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路径
  (一)从教育的认知层次来看,知国体,是教育的前提。
  爱国是立身之本,聚民之魂,强国之基。【2】可以从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个维度,加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理论认识教育,因时而新,顺势而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
  1.政府是主导者,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政府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导者,全力为社会群众建设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树立一批典型爱国主义英雄模范,免费开放一批具有爱国主义影响力的纪念馆、博物馆、展示馆、科技馆、文化馆、档案馆、图书馆等,为大学生近距离接触爱国英雄,走进中国历史文化提供有效路径。
  2.学校是主渠道,大学生正处在学习旺盛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学校应主动承担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对大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者融为一体,[3]加强大学生人文国情教育、自然国情教育、现实国情教育,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社会是主战场,大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想问题、办事情还具有不稳定性,全社会应营造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烈士,弘扬正义,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播撒正能量种子,知之深,才能爱之切。良好的社会风气与学校教育有效的呼应,是实现大学生爱国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4.家庭是主力军,31岁的赵一蔓在英勇就义前,留给自己孩子的遗书中写道:“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父母对子女最好的教育是身传言教,潜移默化的去影响自己的孩子。大学生处在青春叛逆期,一方面自我意识觉醒,处处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个性化,另一方面社会适应能力弱,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感受力和行为能力等,家长在这一时期教育,应寻找切入点,平等对待孩子,挖掘孩子兴趣,树立成长目标,培育健康人格,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从教育的理解层次来看,爱国情,是教育的灵魂。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热爱祖国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做人最高的境界是爱国,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祖国;你怎么样,祖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祖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祖国便不再黑暗。【4】大学生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有生气的新生力量,国家的希望在大学生,民族的未来在大学生。加强大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1.思政教育主阵地。大学生处在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空前强大,学习能力特别强。在这个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突出。学校思政教育承担着传达党和国家的政治使命,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扎根中国大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5】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把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结合起来,传授专业知识、能力与爱国教育价值观结合起来,抵制西方腐朽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普世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
  2.网络教育大平台。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具有网络化、信息化、科学化、数字化、智能化五大特征。课堂40分钟已经满足不了大学生的求知欲,由于大学生具有敢闯敢拼的勇气,思维敏捷有创造性,对新事物,前沿事物的接纳优势,于是网络教育平台就成为教育大学生的另一片新天地。网络是大箩筐,里面啥都有,应开启大学生网络教育模式,自觉抵制黄赌毒,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爱国主义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3.研学教育新天地。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书写大学生的赞美之情;拜访好客勤劳的人们,抒发我是祖国人民儿子的情怀。采用陶冶式、参透式、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的研学教育实践方法,启迪大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与生产实践研学相结合,丰富大学生对祖国、江山、人民的感性与理性认识,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增长大学生的生产劳动实践能力,厚植爱党、爱国、爱家、爱劳动情怀。   (三)从教育的掌握层次来看,强国志,是教育的升华
  伟大导师马克思在17岁就“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目标,敬爱的周总理在十二、三岁时,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弱,则国弱。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人民的根基。引导大学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用党的优秀传统教育大学生,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请少年,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大学生,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大学生,【6】激发大学生兴国、富国、强国志向,致力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优秀文艺作品,爱国题材,保家卫国
  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创作一批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富有爱国主义气息、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优秀文艺作品,如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儿童精品读物、教辅图书,音乐影视,网络游戏,动漫戏剧等,让广大大学生自觉接受爱国主义熏陶,点燃心中报国志向,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信念,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执行者。
  2.参观园馆基地,节日仪式,即时教育
  学校,社会组织部门,可以利用节假日,重大纪念日,如元旦、“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建党、“八一”建军、“十一”建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时间节点,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博物馆、展示馆、科技馆、文化馆、档案馆、图书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防特色教育基地,开展各具特色活动,感受红色文化,陶冶爱国情操,唱响共产党好、人民军队好、社会主义好的主旋律。
  3.抗疫正面人物,树立典型,加强引导
  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大学生处在人生叛逆期,不太喜欢说教方式,更愿意榜样正面教育,因此,集社会之力量,广泛宣传时代楷模、抗疫英雄、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营造崇尚英雄、学习楷模、捍卫烈士、关爱好人的浓厚社会氛围,以身边榜样的力量激励人、鼓舞人,把敬仰和感动转化为学习动力、精忠报国的实际行动。
  (四)从教育的应用层次来看,报国行,是教育的归宿
  一千句甜言蜜语,抵不上一次实际行动。爱国实际行动是最好的报国良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告诉我们,不在于用理论去解释世界,而在于用理论去改造世界。报国心是一份平常心,就像在父母面前的一份孝心,是不要特意表现,但要时时准备,事事尽心的。
  1.立足本職工作,敬业奉献爱国
  大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好好学习,学习好各种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回赠社会,报效祖国。通过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创设爱国主义环境氛围,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志向,实践报国行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后,必将走向社会,要把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敬业奉献爱国。
  2.倡导理性爱国,抵制冲动碍国
  大学生思考问题不太成熟,思维发展不完善,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随大流,要提防一些别有用心的敌对分子,假借爱国名义,煽动破坏和平,损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此时,党和政府部门要特别关心大学生的成长,注意网络宣传舆论,平时爱国主义教育,把工作抓在日常、细处、实处,遵从大学生认识成长发展的规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时而变,顺势而为,倡导大学生要理性爱国,反对冲动碍国。
  三、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探讨
  (一)强化领导
  爱国主义教育是个永恒的课题,加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责的工作格局。教育大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主要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国家谋富强,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历史的选择,是人们的正确选择。
  (二)齐抓共管
  爱国主义教育是个庞大的体系,需要全民参与,各部门齐抓共管,凝心聚力,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形成人人、时时、事事、处处谈爱国。政府行政部门是爱国主义教育执法主体,学校,社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爱国主义教育依法实施的社会组织,抓牢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如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文联、作协、科协、侨联、残联以及关工委等,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入行。
  (三)建章立法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旨在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重视爱国法治保障,把爱国主义精神融入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体现到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团体章程等的制定完善中,发挥指引、约束和规范作用。目前,我国已有《国歌法》、《国徽法》、《国旗法》、《国家安全法》、《国防教育法》、《英雄烈士保护法》等,由道德“软”建设向法律“硬”建设转化,希望相关法律部门尽快建立《爱国主义教育法》。
  (三)重视保障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伟大教育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政府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成立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部门,聘请专职人员做专职事,让爱国者讲爱国事,让有信仰者讲信仰。对于一些免费开放的纪念馆、科技馆、教育基地等公益设施管理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对于弘扬社会正能量,见义勇为、道德模范、时代楷模等人物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课题研发还需加大资金投入。
  结语: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伟大教育工程,爱国不是空洞语言口号,而是融入在日常的工作学习行为中,全民参与,全社会共同培育的国民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从日常化转化为专业化、学术化、科学化、系统化、法制化研究,真正把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从理论课堂上,搬到爱国实践社会大熔炉里,实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4.
  [2]骆郁廷.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破”与“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02):55-5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教育部门户网站(2020-5-28)
  [4]仲青平. 做新时代的理性爱国者[N]. 中国青年报,2019-09-26(001).
  [5]谢平振. 扎根中华大地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10-08(008).
  [6]王海霞.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9
  项目来源: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20年思政专项任务项目“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ZZX2012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喻生华,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教师,讲师,本科硕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邓丽芬,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辅导员,讲师,本科学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相比于初中阶段,高中时期的地理课程教学更注重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素养,使得学生能够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地理学科知识思考和解决生活中所以到的问题。为使得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能够更高质量地达成学科教育目标,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帮助学生将所学内容转化为自身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學;实践力素质  前言:在
期刊
摘要:新时期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采取多样化、综合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此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使得学生能更加高效地开展运动训练。  关键词:疫情下;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方式  引言  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在疫情期间体育课程开展的实际困难引起了人们的思考。20
期刊
摘要:在如今新形势环境下,探索和革新教学活动已经作为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革新的关键走势。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通常会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平时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素质发展。由此可见,教师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于教学当中,这不仅可以使得学生认识道德与了解道德与法治的有关理论基础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初中生在现实中日益明确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在未来学习中进步发展。故而,下面就生活化教学方式
期刊
摘要:初三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为了让学生轻松上阵,数学教师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关注复习策略的有效改革及创新,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总结、探索规律,将更多的新鲜元素融入复习课之中,为复习课增添光彩。只有这样才能够打造高效课堂,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认知,确保学生能够在中考中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  关键词:初三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  引言  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难度偏高,初三学生在学习
期刊
摘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结合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英雄人物、历史名著、神话故事、经典古诗文等,将其中的经典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和内涵,丰富学生的语文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应当提高对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视程度,进行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通过国学经典、教材内容、传统节日、背景资料等渗透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小学
期刊
红色家书是中国人民在峥嵘岁月年代留下的时代产物,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体现出坚定地理想信念,青少年正值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红色家书中体现的坚贞不屈、爱国励志、责任担当、勉学修身等高贵品质对青少年有着深远的影响。毛主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要消灭敌人,有两种战争,一种是公开的战争,一种是隐蔽的战争。”隐蔽的战争就是由我们隐蔽战线上的战士们默默无闻,与敌人暗中较量,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产业结构改善以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职业技术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大,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重要性也不断增强,这也给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提出更多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在教授学生必要的工作技能,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同时,也需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学科综合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中职学校与普通学校在招生方面的差距,存在学生分数普遍不高,教师管理难度较大等问题。面对中职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期刊
摘要:在中职的专业体系中,金融专业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职金融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充分做到与时俱进,把握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融入案例教学方法的相关内容,为金融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中职金融专业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策略等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期刊
摘要:促进偏远山区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发展是一个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从完善教学硬件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等方面分析提升偏远山区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偏远山区;小学英语;教学;困境;策略  一、引言  全国范围的城市小学已经普遍开展了英语课程,从三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英语传授。我们国家的英语教育已经
期刊
摘要:哒嗪和哒嗪都是含有两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具有抑菌、抗病毒、除草等活性。国内外众多团队都探究了该类衍生物的合成。本文报道了哒嗪和嘧啶衍生物的最新合成研究,具有催化剂成本低、底物多样、结构新颖等优点。  关键词:六元杂环;哒嗪;嘧啶  引言  含有哒嗪和嘧啶骨架的衍生物[1-2]具有抗癌、抗真菌、消炎等活性[3-5](图1),是一类重要的六元氮杂环[6-8]。关于该骨架的构建,国内外课题组争相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