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犯罪中的严格责任问题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ml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对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加大,人们在片面追求经济和效率的过程中,忽视了环境和资源的保护,造成了世界层面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环境危机迫在眉睫。世界各国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纷纷开始加强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特别是在法律层面的保护,环境犯罪成为刑事犯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严格责任的含义
  严格责任又称无过错责任,是指在行为人缺乏主观罪过或主观罪过不明确时,对其实施的特殊侵害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原则。适用严格责任,可以在不必证明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的前提下即可确认其犯罪。
  我国刑法学界对严格责任的含义有以下几种认识:
  第一,绝对的严格责任,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既没有故意也没有过失,只要实施了法律规定的危害行为就构成犯罪。此种严格责任完全排除行为人的主观罪过为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仅以法律规定的行为或状态或结果定罪。这种涵义在我国刑法上并不能适用。因为我国刑法规定,只有故意犯罪或过失犯罪才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第十六条还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因此,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既无故意也没有过失,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并不能适用于我国刑法。
  第二,相对的严格责任,是指在行为人主观罪过具体形式不明确时,仍然对其危害社会并触犯刑律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要求控方证明犯罪嫌疑人的主观过错,但是允许被告人在审判中提出无过错辩护,如果被告人不能证明自己主观上无过错,则对其定罪。相对严格责任,就是对被告的一种推定罪过,它承认主观方面的有责性为构成犯罪的必要要件,与民法理论相同,某种意义上也符合我国刑法的规定。因此认为,此种意义上的严格责任是我国在环境犯罪中适用严格责任之争的解决之道。
  二、环境犯罪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存在的争议
  对于在环境犯罪中引用严格责任原则,一些学者持反对意见。
  原因如下:
  1、严格责任违背了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我国刑法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严格责任违背了刑法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以及罪行相适应原则。
  2、采用严格责任,势必影响社会经济建设的进行。如果采用严格责任原则,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时,不得不考虑如何预防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企业的经济活动变得畏首畏尾,丧失了主动性,必将影响经济的发展。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要求是相违背的。
  3、严格责任下,控方无需对被告人的主观过错负举证责任,在解决了诉讼效率的同时,有失公平。这与诉讼追求公正的价值相违背。
  4、适用严格责任可能导致刑法的适用范围过广,在英美法系国家,适用严格责任是因为他是单一处罚制国家,适用严格责任的情况大多是将行政不法行为转化为刑事不法行为进行制裁。而在我国,这些犯罪本质上不需要刑法手段解决,可以通过行政或民事手段加以解决。
  三、对于我国环境犯罪适用严格责任的看法
  对于我国关于环境犯罪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学界有不少学者对此持赞同观点,笔者对此也持肯定观点,现总结原因如下:
  1、面对当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严格责任原则的适用是符合现在的迫切要求的,是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的。
  当今环境问题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为了发展经济,人们大肆使用破坏资源环境,环境问题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全球变暖、沙尘暴、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已经开始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健康和生命。如果仅仅还是以原来的过错责任为犯罪的成立依据,已经无法有效控制这些环境问题。刑法的价值取向及为社会本位,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环境利益关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利益,用刑法对其进行保护,符合刑法的价值取向。
  2、严格责任并没有违背刑法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这是国内学界由于对严格责任认识上存在问题导致的错误看法。
  正如前述我们在严格责任的含义中讨论到,刑法中的严格责任并非绝对严格责任,而是相对的。这里并没有否定罪过作为犯罪构成的必要要素。在适用严格责任时,仍然要求行为必须符合犯罪构成的四大要件即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只不过免去了起诉时控诉方对被告主观方面的证明责任,而将该证明自己没有故意或者过失罪过表现的责任适当转移给被告承担。所以严格责任并没有违背刑法关于主客观相统一的要求,只是根据环境犯罪的独特性质,将举证责任倒置给了被告人,这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灵活变通。
  3、适用严格责任可以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
  在刑事法律中运用严格责任,英美法系国家也是出于预防犯罪的目的。用严格责任,可以使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谨慎行事,而非肆无忌惮的以利益为优先。适用严格责任可以为企业敲响警钟,提高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注重提高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把对环境的危害降到自身能力可及的最小程度。可以预防犯罪的发生,并且起到从源头保护环境和资源的预防作用。
  4、从长远考虑,对环境犯罪行为采用严格责任进行制裁不但不会抑制经济的发展,还会促进经济健康有序的增长。
  从短期来看,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对环境犯罪行为进行制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这也是许多学者不赞同在我国适用这一原则的重要原因。但是,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经济发展也是一样。对环境犯罪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制裁,在长远角度,可以促进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未来的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与环境,是我们的经济可以良性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严格责任的适用问题
  综上所述,在环境犯罪中适用严格责任是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的。但是在适用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否定观点中的一些担心的问题以及防止刑法的滥用,我们还应在其适用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1、在适用范围上,要对严格责任的适用加以限制。
  对于刑法规定的15个关于环境犯罪的罪名,并不是所有的都适用于严格责任。严格责任由于其关注的社会危害性,举证责任倒置于被告方的特殊形式,必须是适用于破坏环境行为十分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比如338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必须要是这种破坏环境的行为情节严重,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严重行为才适用严格责任原则。
  2、对于适用严格责任原则的环境犯罪案件,必须是在性质上、罪过形式上确实难以确定的案件。
  严格责任原则,免除了控方的举证责任,将举证责任倒置转给被告方,需要被告方举证自己无过错,这是出于该类案件案情复杂,控方与被告方地位有差距,由控方举证苦难的考虑。因此,适用严格责任你的案件必须是事实性质难以确认的案件才可以。
  3、对于适用严格责任你的环境犯罪,应主要以罚金等较轻的刑罚为主。
  因为案件本身比较复杂,被告方本身并不一定有过错,或完全有过错,控方也已经免除了举证责任,因此,适用较轻的刑罚也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保护被告人权益的目的,平衡了原被告双方的利益。另外,这也与英美法系国家以及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规定所一致。
  4、关于适用程序方面,严格责任出于对环境犯罪的特殊性的考虑,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提高司法的效率和对环境犯罪的预防控制,将举证责任倒置给被告方。及如果被告方无法证明自己的行为是无过错的,即要接受法律的惩处。相反,如果被告方有证据证明自己的行为是没有过错的,或者已经尽到了预防和注意的义务,仍造成了此后果,这种后果并不是自己所能控制或避免的,则被告方免除刑事责任。
  5、关于疫学因果关系。
  疫学因果关系在我国目前并没有具体的明确规定,而在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的刑法学界已得到相当程度的确立。该理论适用于环境犯罪等公害犯罪中,作为对于确定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关系的衡量标准。这一点值得我国刑法学界进行借鉴。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在环境犯罪中引用严格责任原则既考虑了环境法罪的独特性,也是符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司法实践的需要的,是有其理论和现实依据的。通过严格责任的适用,使经济主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注重环境的保护,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和环境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通讯地址: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检察院,天津 河西区 300202)
其他文献
一、诱惑侦查的概念  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相应的司法解释,侦查实践界和专家学者们对诱惑侦查概念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出入。传统上,学术界把诱惑侦查分为“提供机会型诱惑侦查”和“诱发犯意型诱惑侦查”,笔者认为所谓的“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从根本上说,已经背离了现代诉讼的公正价值,它不仅违背了法律精神,也违背了社会的价值标准,必然会在社会上造成消极影响。所以诱惑侦查应仅指传统意义上的“提供机会型诱惑侦查”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交通工具的日益普及,交通事故不断增多,基于交通事故案件数量大、赔偿模式相对固定、案情相对简单等特点,该类案件应较适于调解,但在审判实践中,该类案件调撤率一直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影响该类案件调解成功的因素较多。如何在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更好地运用调解这一“东方经验”,对于交通事故赔偿案件调解率的提高,同时对于该类案件办案效率的提高都有着重要意义。笔者试以胶州法院2008年至2011年
期刊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予以剥夺或者加以一定限制的方法。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五种强制措施,按照强制力度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依次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  一、刑事强制措施适用中的问题  (一)拘传。  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
期刊
摘要:新刑诉法将于2013年1月1日实施。这次刑诉法的修改扩大了刑事法律援助范围,提前了法律援助的介入时间,为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这对于加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体现程序正义,促进实体公正,都将产生重大的意义。因此,作为法律援助机构、执业律师及公检法各部门应思考如何应对该次修改。  关键词:新刑诉法;法律援助;规定;特点;做大做强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
期刊
目前,《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院查办职务犯罪,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该进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但对检察委员会讨论案件是否需要进行同步录音录像未作规定,绝大部分检察院都不进行同步录音录像。笔者认为为了及时发现案件承办人故意作虚假汇报等渎职行为、规范检察委员会讨论案件程序,明确划清错案责任,全面提升检察委员会讨论案件质量,应该规定检察委员会讨论案件必须进行同步录音录像。理由如下:  一、进行同步录音录像的必要
期刊
[案情]  2011年6月,中国农业银行某县支行营业部综合柜员刘某为偿还赌债,便串邀被告人唐某从该营业部转走客户存在该行的资金。随后,被告人刘某利用职务之便,在获取某贸易公司预留在农业银行的法人及财务专用章的样本和该农业银行柜员胡某的私章及预留印鉴核对章的样本后,交被告人唐某至上海制作假印章。2011年8月8日,被告人唐某按照刘某的指示,用假印章在农行某县支行营业部购买了一本某贸易公司的转账支票,
期刊
廉以养德,文以化人。文化无时无处不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在塑造人的灵魂、引导人的精神世界时,是悄无声息、潜移默化的。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反腐败的重任,检察机关自身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就显得就尤为重要。而检察廉政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为检察人员反腐倡廉提供“自我约束”,形成自律机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检察机关文化建设必须充分重视检察廉政文化的建设,通过潜移默化的廉政文化渗
期刊
摘要:刑事犯罪的大量发生严重侵犯国家和社会利益,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治安稳定和谐。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某区检察院五年来审结的案件特点进行分析,剖析该区刑事犯罪大量发生的特点,并提出打击与预防刑事犯罪的对策。  关键词:刑事犯罪;原因;对策  一、近五年刑事犯罪情况特点分析  2008年至2013年6月,北京市某区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共受理案件7071件9366人,共审结案件6853件90
期刊
一、案情简介  犯罪嫌疑人高立和与被害人余前红是同乡好友,他们在外地打工期间,高立和曾受委托帮余前红用其农行信用卡取过款,知道该卡的特征(有缺口)和密码。2010年10月28日凌晨犯罪嫌疑人高立和持捡到的余前红农业银行信用卡,来到都昌县城县府路中国银行附近,遇到都昌某中学三个未成年学生,高立和叫他们帮其从ATM机上取款,承诺将分给每人100元好处费。特意挑选了其中一名穿上衣带有帽子的学生,叫其用帽
期刊
一、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立法现状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商业秘密作为生产经营者的财产权一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法律保护。直到1993年12月实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才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商业秘密的定义,并规定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种类及法律责任,此后的《劳动法》、《刑法》和《合同法》也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做出了相关的规定,除此以外,国家工商局于1995年11月23日发布了《关于禁止侵犯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