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情感表演原则:理论依据与基本原则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a6685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教学中,情感表演原则是指导教师有效进行情感表演的行为准则,有助于防止教师以“真情感”为名的任意操纵和虚假作秀,并能凸显教育的本源价值.通过以社会拟剧理论、情感心理学理论、情感教育理论等为理论依据,以教师情感表演活动的构成要素为逻辑线索,可以建构出教师情感表演的目标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方法性原则和过程性原则,构成教师情感表演的原则体系.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事物发生和发展的根源、本质和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发展所提出的思想品德要求与人们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斗争、相互转化,共同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与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推动下,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自发到自觉、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演进.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之间的内在逻辑,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与演进,有助于化解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理论争议.
基于CGSS(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从二元户籍与家庭背景的双重视角进行反向考察规模扩张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获得情况.研究表明:MMI、EMI和RAT等西方理论对我国当下的高等教育获得现状仍具有适切性和借鉴意义.二元户籍制度是导致城乡教育分割、扩大城乡教育差距并造成高等教育获得不均的深层原因,高等教育层次越高,户籍身份的影响越大.家庭背景是决定高层次高等教育获得的决定性因素,高等教育层次越高,家庭背景的影响越大.二元户籍与家庭背景的交互作用会对高等教育获得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随着高等教育层次的提高,户籍与弱
康德说“现代社会就是一个有恶世界”.随着中国现代社会深入发展,我国学校德育必须从“直接扬善”的传统德育,向“直接抑恶”的现代德育快速转型.首先要确证学生恶性就是社会恶性的必然反映;其次要彻底明辨,现代学校德育的抑恶就蕴藏在从德育模式到课程教学广泛的学校教育体系中;最后深刻洞察、辨明、论证自然科学教学的求真、求实、求是模式,社会科学教学的共善、理解、共群模式,以及主体德育的智识模式、生命德育的“心育”“身育”模式、生态德育的“生态人”养成模式内含的抑制学生朝向有恶世界、全面爆发恶性的发生机理.以此为依据建构
校园交往场域中的人际关系及其所隐含的伦理关系与道德规范,会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显性或隐性的影响.校园交往场域包括科层关系场域、熟人关系场域和陌生人关系场域,分别在德育主导性力量的增强、德育对象主体地位的提升以及德育有效性的实现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然而,三个场域也分别存在不利于德育的因素:科层关系场域中的道德规范具有预设性与专断性,等级观念与监视性被过度强调;熟人关系场域对内部特殊成员具有排斥性,道德逻辑具有功利性;陌生人关系场域则潜伏着现代社会的信任危机和难以弥合的价值纷争.为充分发挥校园交往场域中德育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冬奥会筹办会诎上指出:“要提升冰雪运动发展水平,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吉林省教育厅扎实推进校园冰雪运动,形成了寓教学、训练、竞赛为一体的校园冰雪运动发展横式,并快速构建了冰雪产业相关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实现广东省理工科高校的发展,缩小与先进地区之间的差距,服务广东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对其政策背景进行探讨,并从社会价值导向、目标导向、政府主导模式导向等维度分析了广东高水平理工大学建设的价值选择,认为广东省在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时,应该坚持与国家、广东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同时兼顾高校已有的基础、优势、特色、功能、总体定位等现实因素.
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具有定性为主、 定量为辅,逻辑关系严密,强调能力导向等诸多特征,明确了专业认证的评价体系.教师教育专业要在把握构建主线、设置课程体系、落实技术路线等核心操作的基础上,根据认证标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设计过程中应以能力为主线,结合基础教育需求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并细化为总目标、5年预期目标和毕业要求;以模块化方式设置课程体系,厘清具体课程与培养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反向设计为技术路线,打通课程目标与总体目标之间的内在衔接.各高等师范院校在培养方案设计中还要兼顾教师教育类的其他标准与具体要求,
大学行政化是对大学学术文化的异化,并对高校教师的学术信念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和影响具体表现为:在大学文化、管理体制和利益机制的作用下,高校教师的学科信念成为不稳定的存在;院校信念从学术共同体向行政共同体趋向转变;职业信念面临学术利他主义与精致利己主义的抉择;高等教育系统信念中学本位与官本位的价值判断遭遇冲突.鉴于此,高校教师坚守学术信念不仅成为有效抑制行政化的需要,也是大学回归学术本真的考量.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中小学生在学校乃至课堂上滥用手机成了一个全球性问题.滥用手机可能会导致身体和健康的危害、社会交往的危害和教育教学上的危害.法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拿大安大略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及我国都先后通过立法出台了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这些政策规定了中小学校禁用手机的时间段、禁用地点、例外的情境、手机在学校里的存储方式以及违规后果.对我国进一步规范手机管理的国际经验和启示有4点:第一,禁用手机政策内容都简单具体,容易操作;第二,禁用手机政策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不冲突;第三,避免一刀切,满足个
后扶贫时代将引发教育扶贫的行动逻辑要点转向重点低收入群体主体脱贫意识的提升.采用“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法”和自设的五级划分标准,基于2018年对甘肃西部4县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该地区农村家庭教育支付能力情况.研究发现:一是建档立卡家庭、成员残疾家庭、子女就读初中及以上学段的家庭总教育支付能力最弱,均处于“低支付能力”水平;二是家庭教育支出项目中学费支出费用最大,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以及子女就读本科阶段的基本教育支出负担最重;三是家庭子女就读幼儿园和本科的人数会显著影响家庭总教育支付能力水平;四是父母的学历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