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骥德与吴江派问题的再探讨——与夏写时先生商榷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andt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了夏写时先生的《王骥德是吴江派吗?》一文,对文中的某些观点有不同看法,提出来共同研究。夏先生在文中不同意把王骥德归入吴江派,主要理由是王骥德“从理论上对吴江派作了系统的、切中要害的批判,剧作风格亦颇多与吴江派不合之处。”这种论断是不符合实际的。徐扶明先生在《王骥德与吴江派》这篇文章里就王骥德的理论与剧作风格进行了探讨,举出了种种王与沈璟的联系的材料,说明了王骥德不仅属于吴江派,而且是吴江派中的主要成员。本文打算在徐文的基础上对王骥德与吴江派的关系再作一番探讨。
其他文献
<正> 徐光启平生无其他嗜好,唯将精力用于楮墨文字。其孙徐尔默所著《文定公集引》(以下简称《集引》)记:他将近四十年,“大而经纶康济之书,小而农桑琐屑之务,目不停览,手不停毫,孜孜矻矻若老经生,生平著述与年俱富,咸成卷帙”。徐氏死后第二年,其独子徐骥所撰《文定公行述》(以下简称《行述》)记其主要著述,除《历书》、《文集》(数十卷)外,行于世的专著有十种,藏于家的专著也有十种。不久国乱家难迭至。清兵南下,家宅失火,徐光启之妻、之子去世。其充栋等身之著述此时散佚殆尽。经过顺治年间近二十年穷搜博访
以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教材优化,教学内容的调整,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法,合理运
11月6日上午9点,2010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正式开幕。本届花博会将持续到2011年4月25日,展期为171天,以“彩花,流水,新视界”为主题,是当地迄今规模最大的园艺展示。园区由圆山公园、
高校学生社团在第二课堂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育人实效。必须针对学生社团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整改,才能不断扩大发展空间和提升教育影响。
【正】 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现实主义理论和“写本质”论有的论者认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就是“写本质”的要求。“写本质”的理论探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当人们在艺术创作上
<正> 老一辈的马克思主义的史学家,不管对殷周社会性质的看法多么分歧,但在否认殷周,尤其是西周存在着农村公社这一问题上,却是一致的。晚一、两辈的史学家,不论对殷周社会性质的看法有多大分歧,但在承认当时存在农村公社的问题上,则是一致的。这说明什么?它说明我们在古代史的研究上前进了一大步。有趣的是,承认农村公社的存在虽是一致的,但在如何运用它却是五花八门,有人用它来支持殷周是奴隶社会的学说;有人用它来作为主张西周是封建社会的论据(其中说法不尽相同);有人则用它来反对西周封建说,甚至把它说成家庭公
自从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加强,大大促进了法学的发展和繁荣。今天,我国法学园地百花盛开,欣欣向荣,呈现出法制建设史上极其光辉灿烂的景象!法学之花要开得万紫千红,必然要受到其他学科的制约,首先它要受到哲学的制约和影响.不少的哲学家都十分重视法学的研究,而不少的法学家又十分重视哲学的研究。哲学是法学的理论基础,法学又是哲学的体现。两者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不仅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也是法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为法学奠定了一元论的唯
文章介绍了"数学物理方法"的课程特点以及新世纪专业人才培养对本课程的要求,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介绍了对该课程所进行的教学改革。分析了目前高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需求,
目前,数据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不断的递增与积累。大数据逐渐引起了学术界、高校教育界的高度关注。进入“十三五”规划以来,高新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经济全球化发展模
<正> 复旦大学历史系王明根、吴浩坤、柏明编著的《文史工具书的源流和使用》一书最近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介绍工具书的源流和使用的著作。此书与同类著作比较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以往论述工具书的著作,基本上沿袭类别分类法进行介绍,即将工具书分为书目、索引、字典、辞典、年表和图录等,而读者要查考人物、地名、年代、事物或一篇文章、一本书及其内容,则很费事。而此书按查考问题的性质编排,这就比较切合读者的实际需要,读者可以根据自己遇到的疑难查找有关部分,既简便又易行。如作者把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