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药学文化节”的德育实践新思考与探索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rfvbgtyhn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李娜(1987-),女,汉,硕士,上海健康医学院。
  摘要:在社会多元化趋势下,德育育人的实效性备受关注,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亦愈加重要。笔者立足上海某医学类院校的育人实际,探索打造“药学文化节”德育实践新阵地,初步创建专业知识学习与综合素养培养相互贯通的有机体系,以期进一步开发专业教育与德育一体化实施的有效平台。
  关键词:药学文化节;德育;新思考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177-01
  在多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于润物细无声中影响大学生的隐性化德育工作备受重视,将德育工作与大学生自主性发展相结合,对提升教育实效性意义重大[1]。从高校的育人视角来看,校园文化是最为重要的隐性化教育载体之一,应当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性引导作用[2]。随着社会多元化趋势,员工的综合素质在其职业发展中至关重要,强化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成为提高其职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3,4]。针对这一现状,笔者结合上海某医学类院校的学生培养实际,打造“药学文化节”专业特色平台,实行创新德育实践阵地的有效探索。
  1.“药学文化节”德育内涵
  针对上海某医学类院校药学与中药专业的学生现状,笔者策划举办首届“药学文化节”,探索实现德育与专业有机契合的有效路径。“药学文化节”以学生为主体打造专业特色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专业知识的力量,体味沟通协调等软技巧的重要性及团队协作与奉献精神的要义,领悟健康医学服务的理念及专业的神圣使命感,从而提高其综合素养,实现德育和专业学习的有机融合,开发德育实践新阵地。
  2.“药学文化节”德育实践内容
  “药学文化节”由笔者引导“药学学生工作站”及“微草中药社”的成员策划实施,学生全情投入,于实践中接受文化熏陶,获得锻炼与提升。本届“药学文化节”以[健康青春,魅力闪“药”]为主题,包括五项专业特色活动。其中“药学大讲坛”以[学海无涯,“药”乐无穷]为口号,邀请了业内专家就专业热点来校演说并与学生互动,引领学生进一步了解专业、品味专业使命感、开启快乐学习模式;“药学杯”辩论赛以[激扬青春,“药”武扬威]为口号,辩题皆为专业热点,通过比赛锻炼了学生的言语表达及思辨能力,提高了其专业认知及认可度,培养了其团队意识及奉献精神;“健康本草街”药学互动展示会以[情系药学,健康生活]为口号,学生以互动展会的形式进行健康宣教及用药指导,传播了健康医学理念,提升了药学生们服务他人的职业素养;“药学智多星”知识竞赛的口号为[我是“智多星”,我为药学代言],通过知识比拼提升了学生专业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竞技中体悟到扎实的知识是立足专业服务病患的基石;“师生药膳对对碰”以[健康携手,师生乐无穷]为口号,通过师生合作烹饪药膳的互动活动,倡导热爱生活、健康生活的理念。五项活动坚持“以学生为本”,引领药学生们将专业知识与技能付诸实践,自主展现专业风采,创建特色校园文化,旨在将专业学习与素养提升贯通融合,构建基于专业的德育实践新平台。
  3.“药学文化节”德育总结与反思
  “药学文化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主创建校园特色文化,使其在潜移默化中被影响,较好的实现了德育的实效性。这一德育实践新平台主要有以下三大优势:
  (1)“药学文化节”体现了德育的自然渗透性。教育需通过大学生的“内化”,转变为内在自我的判断与行为,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本届“药学文化节”由药学学生工作站、微草中药社的成员精心组织,通过这两大学生组织将专业热情与素养辐射至全体药学生,属于自发式的自我教育,而非传统的灌输式强制性教育。通过打造文化节的专业平台,引导药学生们自发的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去领悟,使其主动迎接自己倾力营造的校园文化的熏陶,顺其自然的接受教育。
  (2)“药学文化节”体现了德育的融合贯通性。文化节立足专业,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兼顾学生综合素养,融合多元德育元素。在文化节的开展过程中,无论是组织参与、贯彻执行,还是专业指导、担任评委,抑或幕后服务、密切配合,专业教师及一线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有关领导与老师们均全力支持,积极响应,有效践行了“全员育人”的德育理念。可见,“药学文化节”并非德育实践的独立阵地,而是专业知识学习与综合素养培养相互贯通的有机体系,是专业教育与德育一体化实施的有效平台。
  (3)“药学文化节”体现了德育的普及推广性。反馈调查时学生们表示文化节是自己专业的盛会,大家积极参与,受益匪浅。专业教师也认为这是成功的师生共享盛会,将期待并持续关注其后续发展。鉴于师生们对“药学文化节”的认可度,可针对不同专业的高校学生,采用专业文化节的形式,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推广,使专业教育与德育携手,共同致力于学生培养,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药学文化节”作为德育实践新阵地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其长远发展而言,仍可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
  ①作为结合专业创新德育实践的初探,“药学文化节”的统筹组织及宣传教育性有待加强。如加大开幕式宣传动员与闭幕式总结表彰的投入力度,将更好的丰富文化节的平台建设,有助于扩大影响力,进一步打造品牌德育实践阵地。
  ②在激发学生潜能并发挥其创造性的基础上,“药学文化节”的活动内容可以进一步加强引导,更加明晰的梳理、提炼主题,有的放矢的针对不同领域条线发展特定德育模块,从而形成更为系统的德育体系。
  ③作为首届“药学文化节”,其内容略显保守,可拓宽思路,探索“走出校门,走入社会”的路径。如结合专业开展特色志愿服务培养职业素养[5],对接社会实践及有关工作岗位开展针对性德育等,将企业与社会均纳入整个大德育体系,从而进一步强化“药学文化节”的项目特色,将之打造为学校德育独创品牌。
  (作者单位:上海健康医学院)
  参考文献:
  [1]运锋,左军,于钦明.关于高校大学生德育自主性发展模式的思考[J].科技展望,2015(1):296.
  [2]盛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103-106.
  [3]李斌.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J].人才培养与就业,2013(12):9-12.
  [4]虞希铅,李小娟,焦阳.论当代青年职业素养的教育[J].青年教育,2013(2):108.
  [5]牛启超,仰曙芬,岳凤莲,等.志愿服务在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9):24-25.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步入快车道,高职教育中的中外合作办学亦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也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保
摘 要: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当中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高等院校体育训练学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转变,新的教学理念逐渐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形成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本文围绕高等院校训练学教学,对当前的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实现高等院校现代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粉喷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工法,本文针对粉喷桩在设计及施工等方面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探讨粉喷桩质量控制方法,对进一步推广应用粉喷桩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档案是学校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它是教学活动过程的真实记录。教学档案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料,对于搞好教学工作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必须
对当前建筑市场中"垫资"、"带资"、拖欠工程款的现象及危害进行剖析,提出加强对建设资金落实的审核管理.
本文在介绍 CFRP材料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桥梁加固方法局限性与碳纤维布加固桥梁的优势比较,以及传统缆索材料在超大跨桥上的局限性与 CFRP材料建造超大跨缆索体系桥梁优
目的评价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检测血流表现在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52个乳腺癌的超声血流数及其中检出血流的230个乳腺肿瘤的多普勒血流参数(RI、PI、Vmax)与乳腺癌的腋淋
摘要:阅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英语阅读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英语知识,还能促进学生掌握和巩固英语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英语的综合应用,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对阅读教学方式的探讨以及改革.本文探讨了交互式阅读模式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及该模式的教学效用。  关键词:交互阅读;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房地产业由一个新兴产业逐渐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由于房地产业的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变得越来越好,选择的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分型及CT表现.方法分析46例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与CT表现.结果根据其临床特点和CT表现将其分为2型即Ⅰ型(24例),轻微外伤型;Ⅱ型(22例),严重外伤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