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分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xi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自我效能感,这一心理学概念自被提出以来,在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得到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重视和研究。由此衍生出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现已成为教育学领域中不容忽视的教育理念,对于研究学生心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农村初中学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实践调查,探讨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化学教育;学习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1977)提出,意为“人们对其完成特定工作或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判断或自我评估,也是对其能胜任特定工作或任务的一种信念”。这一理念一经提出,得到了各界领域学者的注目和研究,一些实例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在调节人的行为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促使个人信念转化为行为实践,这一点在学业上表现的更加明显。
  国外,一些学者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会运用更多的认知和元认知策略,更能坚持学习。近年来,国内的学者,亦在教育领域内研究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结果显示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的正比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高对于其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农村中学生教育的必要性
  学习自我效能感,班杜拉将其定义为个体对自身组织和实施要达到既定学习和学业目的的行动过程的能力判断,亦可指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行动过程的能力判断和自信度评价。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要素:一般学习能力感、具体学习任务效能感和环境、情绪、意志控制效能感,即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知和判断、面临具体学习任务所表露的效能感、对环境的感知及对自我情绪的掌控能力。若一个人具备较高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则意味着可以对自身能力有着清晰的判断,从而很好的运用自己的能力去达到自己的学习目的,并能在学习过程中较好的把握自己,即便在失败的体验面前亦可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气馁,不放弃。
  鉴于此,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和学习自信心的增强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和学习动力的有效途径。
  现阶段,由于条件和资源的限制,我国城乡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农村教育水平和教育资源与城市相比差距较大。而自农村学校走出的孩子,也表现出一些“农村式教育”的特点,相对信心不足,学习动机不强,自我效能感相对城市地区学生较低。因此对农村学生开展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村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主要会受到家庭、学校和自身三个方面的影响,包括父母教育、家庭经济状况,学生年龄、自信心、教师的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因素。下文以对江苏省南通市某农村初中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的调查为实例分析,剖析学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与特点,期望在此过程中发现提高农村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方法,帮助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础调查数据与分析
  1. 不同成绩层对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进行化学学习活动可能达到的完善程度的评价,与学生对自身化学学习能力的认知和自信程度有关。
  本研究被试主要是来自江苏省南通市的某农村初中,该初中化学课程在初三年级开设,学校在初三采用分班机制,成绩最为突出的学生编入火箭班、成绩较好的学生编入实验班,其他学生编入普通班学习。
  本调查采用一套自编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共记20题,采用5点计分法。包含自我确信、自我怀疑、目标达成、实验效能四个维度,从1到5符合程度逐渐增强。通过检验信效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67,重测信度为 0.82,折半信度为 0.83,信度与效度良好。发放问卷共300 份,得到有效问卷 285 份,有效率为95%。
  由于每个题目计分范围是从1 到5所有得分的取值范围为20~100,中间值为60分。表1列出了各初中年级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测评表的平均分。
  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各年级的平均得分在68.03~85.45分之间,全体学生的平均分为77.15。该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普通班的学生明显得分较实验班与火箭班低。火箭班的学生学习成绩相对均衡,学习成绩稳定,学习兴趣较浓,自信心相对较强,自我效能感在其化学学习中的促进效果明显。实验班的学生处于学习成绩中间阶段面临较大的升学与考试压力,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的心理趋于不稳定。而普通班学生往往处于学习信念不强,信心不足的状态,自我效能感较低,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力。
  2.不同性别对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 在调查的过程中,亦表露出男学生与女学生之间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性,这里对不同性别在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性进行分析,调查数据详见表2。
  根据表2的数据,男生和女生在化学学科的自我效能感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全体水平来看,该差异在2.13%左右,差异并不明显。但是重点分析不同班级男生和女生自我效能感统计数据仍然能发现一些规律。普通班的女生是三组调查中,唯一一个高于同班男生的组别,分析其原因为该类型班级男生学习动力不如女生,遇到困难时缺乏信心和毅力来解决难题。成绩相对较好的实验班和火箭班学生从是男生的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这是由于化学是一门偏向理科的学科,而且实验性较强,对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农村初中女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普遍偏低,思维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偏重于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而且女生更倾向于对自己的失败做不利归因。这就造成在同等努力的情况下,女生化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不如男生。
  3. 其他因素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此外,父母对于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值,亦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强弱的一个因素。而学生自身对于化学这一门学科的兴趣强弱,直接影响了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控制感,从而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控制力低等情况,不利于学习自我效能感作用的发挥。   与此同时,学生本身的自信心,亦是影响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自信心又受着家庭教育、经济情况以及教师教育方式及存在的对学生偏爱程度的影响。这些因素导致学生间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但相差幅度不大。调查的学生均为初三学生,年龄大多相仿,因而年龄的差别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里均不做详细的分析和表述。
  三、思考与建议
  经过调查与分析后发现,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提高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对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学习兴趣、学习信念和学习自信心方面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农村初中学生受到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影响,其化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总体仅处于中等水平。所调查的初三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快速成长的阶段,逻辑思维能力仍然占主要地位,对自己学习化学的能力判断基本趋向于稳定。
  但同时基于区分各个班级和性别后的统计结果分析来看,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自信心较强, 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挑战困难,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实现目标的毅力; 而自我效能感弱的学生则明显自信心不强,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以至于不能发挥自己原有的水平,遇到困难可能知难而退,甚至出现拖延和厌学等情况。
  研究发现化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也较高,并且其他学科的成绩同样较为优秀。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学中应采取有效措施着重提升普通班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加大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摒弃成绩是判断学生好坏的标准,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运用自我效能感来激发农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并引导他们产生积极的归因方式等。
  有研究表明成功的体验对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断的成功能使建立的自我效能感稳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自信、勇敢的性格。教师在化学教学中需要多给学生发挥才能,表达才能的机会,充分满足这种欲望,有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在化学教学中,开拓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
  农村化学教育普遍存在教师只注重化学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传授,实验教学往往仅为教师演示的情况。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实验教学中可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针对实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开拓其发散性思维能力, 探索不同的实验方案。
  化学教学需要在学生之间展开讨论, 引导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并鼓励他们,让学生们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增强自我效能感, 而这种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又会促使他们向更富有挑战性的实验目标前进, 形成良性循环。
  四、结论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影响较大, 采取适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可有效加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乃至学习成绩。但现在大部分的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仍面临着一些守旧的问题, 教师和家长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在新课改化学教学要求下,农村初中教育中应加大对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重视力度,化学教师需要全方位了解学生化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现状和特点,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帮助学生树立化学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可以说,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强弱不仅仅能影响整个化学学科的学习, 还能影响到其他各门学科的学习,甚至还影响到学生性格的形成和以后工作的态度。 因此, 在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张萍,张敏,卢家楣.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05)
  [2] 汤冬玲,董妍,俞国良,文书锋.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一个新的研究主题[J]. 心理科学进展. 2010(04)
  [3] 姜媛,白学军,沈德立.中小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记忆的关系[J]. 心理科学. 2009(06)
  [4] 文书锋,汤冬玲,俞国良.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应用研究[J]. 心理科学. 2009(03)
  [5] 张大均.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整合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6] 董会芹.情绪调节与个体依恋策略的形成机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7] 郑桂芳.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心理因素与调节策略[J]. 教育探索. 2005(05)
  [8] 巫文胜,郭薇.情绪调节能力:青少年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面[J]. 宜春学院学报. 2007(01)
  [9] 贺梅.情绪调节式教学模式初探[J]. 教育革新. 2002(03)
  [10] 巫文胜,郭斯萍,郭薇.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情绪调节能力[J]. 江西教育科研. 2007(05)
  (作者单位: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226361)
其他文献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世界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学习世界分区地理奠定基础。《世界的气候类型》既是对前三课内容的概括与综合,也对前三课知识的拓展延伸。世界各地气候差异悬殊,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学习是本单元的重点。本课将世界上的11种气候类型集中在一起,对于学生系统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十分有利,并且也有利于今后分区地理的学习。但是过于集中使学生短时间内难以掌握,考虑到学生的年
主持人:制造和创造,虽只一字之差,但内涵却相去甚远.如果按照教科书的定义,制造其实就是如法炮制,用坊间的语言说,也就是依葫芦画瓢,来样加工而已.创造则不然,一个创字,包含
线损是供电企业的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决定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本文在简要分析配电网的线损危害的基础上,分别从技术线损电量和管理线损电量两个方面详细讲述了
本文研究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问题。发展滞后是当前状况,今后将呈现出何种态势?受发展阶段、中国体育产业需求特点和相关供给要素的共同影响,体育需求快速增长,体育供给动力强劲
本文以中国加入WTO后获得美国授予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系统考察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储蓄行为的影响效应。本文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根据《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红军战士为了夺取大渡河上的泸定桥而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战斗,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自读的:一、布置预习作业,了解”整体”. 人类认识事物有整体性的特点;二、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品读,进入课文的部分”;
随着企业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和谐企业建设的大力倡导,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也相应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这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工会组织必须要与时俱进,在发扬继承的同时
企业全球生产链位置的明确对于分析中国企业国际分工角色的演变、实现产业升级和企业增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微观层面研究了中国企业的全球生产链位置及其变动机制,研究结
通过对贵阳市某排污隧洞横断面方案的分析,为其确定了较为合理的横断面形式,并提出了改进方案,对该类型隧洞的设计具有实用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