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检查在多发性骨髓瘤诊疗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soot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以血液或尿液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和相关器官或组织损害为主要表现.MM细胞通过刺激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激活、抑制成骨细胞的形成和功能,引起骨质吸收和成骨受阻,从而引起骨质破坏和骨质疏松等表现.约90%的MM患者有骨质破坏[1-2].7%~20%的患者有髓外病变3]。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课改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尽可能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知识、解决问题;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该注重以学定教、因材施教。在大班额教学中,学生因为个体差异,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往往会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生成性资源。对此,教师应该聚焦“错中对”,帮助学生化解错误;关注“对中优”,帮助学生提升认识;发掘“异中同”,帮助学生把握本质。  关键词:生成性资源;小学数学;
目的 研究接受含硼替佐米方案诱导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出现异常蛋白条带(APB)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7月接受含硼替佐米方案诱导序贯ASCT治疗68例MM患者的资料,采用免疫固定电泳方法检测M蛋白.结果 33例(48.5%)MM患者出现APB,2例轻链型在诱导化疗达完全缓解(CR)后移植前首次出现APB,31例患者在移植后中位
目的 寻找一种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降低危重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方法 对18例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危重出血患者应用重组活性Ⅶ因子(rFⅦa)进行治疗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18例危重出血患者中,13例治愈,3例显效,2例无效,临床总有效率达88.89%.其中6例DIC患者,应用rFⅦa 12 h内PT、APTT、纤维蛋白原恢复正常;13例可评价出血量患者,应用rFⅦa后出血迅速停止,最快起效时间为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是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一种恶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约95%的CML患者出现标志性Ph染色体,约5%的CML患者可出现变异Ph染色体[1-2].常规细胞遗传学(CC) 检出Ph染色体已成为诊断CML的重要标准,但不易检出Ph染色体的变异易位,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出现则使人们能从分子水平上检测该易位导致的bcr/abl融合基因,对CML诊断与疗效监测起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对1
期刊
急性学血病(A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都是异质性很强的疾病,不同亚型的预后有很大差异,因此对AL和MDS预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不仅对不同结局的事前评估,而且对各种亚型患者的诊断及采用不同治疗干预措施以提高疗效均有重要价值。
期刊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tritic cell neoplasm,BPDCN)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BPDCN患者临床病程凶险,容易误诊,预后很差.现报道我院近年来收治2例BPDCN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
期刊
期刊
摘要:“序”指“顺序、秩序”,“进”指“向前或者向上发展”。序进原理指导下的教学,要抓住课堂的“序”,从而使学生有所“进”。“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有“激发策略需求”“引导策略探索”“深化策略应用”三个关键之“序”,通过情境与追问、操作与交流、变式与拓展来使学生有所“进”。  关键词:解决问题的策略;序进原理;需求;探索;应用  顾泠沅教授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概括为四条教学措施,对应四个
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将于2013年10月11—13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办,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承办。大会将采用特邀报告、大会发言和分会交流的形式,同时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就血栓与止血的最新进展进行广泛交流。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