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面之“美”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ne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84年8月,一艘来自纽约的木制帆船驶入广州黄埔港。这是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商船,在次年5月回到美国后,它此番远征获利30700美元。
  历史的书写者,于是将此前中美间的种种商业行为如哈里特号的航行等淡忘,并将“中国皇后”号到港作为中美商贸的开端。
  在随后的两百余年,这两个隔洋相望的巨人,上演了地球上情节最为跌宕起伏的对手戏。相互之间,从最浪漫的想象,到最恶意的揣度。
  太平洋那端,那位年轻的新贵,时而怀有救世主式悲悯,时而怀有文化的倾慕;时而成为最忠诚的战友,时而成为最不可琢磨的对手。
  同样,在太平洋此岸这位老者眼中,那位的彼岸年轻人则不时玩着变脸,有时是财富的恩主,有时是觊觎的恶徒,有时是公义的化身,有时是最理想的榜样,有时是最凶恶的敌人。
  美国到底是谁,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仍然是一个未明的疑题。
其他文献
2003年初,一种流行性病毒在广州、北京、香港等地蔓延开来,世界卫生组织把这种疾病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也就是“非典”。非典在全球各地广泛扩散,超过8000人染病,近800人死亡。如今,那段让人恐慌的日子已经过去十年。  2003年“非典时期”的北京天安门广场。  2003年5月16日,河南省孟津县,乡村婚礼仪式上的一对新人。由于当时正值预防非典的紧张时期,凡是聚众活动都必须减
期刊
米切尔·卡普尔:  PC软件业的第一个王者  1951年11月1日,卡普尔(Mitch Kapor)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出生。高中时候,他就开发了作为科学博览会展出项目的计算机。人们都认为,卡普尔是个前途无量的孩子。1967年,卡普尔进入耶鲁大学,他见到了更多的计算机,这既引起了他的兴趣,也使他感到若有所失。作为那个年代的年轻人,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文化已经深入他的内心。毕业后的他漂泊不定,漫无目标
期刊
独创性:台湾当代土象  台湾当代陶艺发展历程中,1981年的中日现代陶艺展可被视为一个转折点,不仅震撼了当代的陶艺界,更确立了陶瓷媒材的独立性和传达艺术观念的承载功能。影响所及,在展览结束后此起彼伏的陶艺展览与活动、学校正式陶艺课程的设置与民间提供自主性陶艺工作室的建构过程中,台湾逐渐酝酿出具有集体意识和创造性的艺术现象。  毕路蓝缕的过程中,除了重新检视中原文化在台湾扎根的合理性及价值外,亦快速
期刊
模仿  模仿是一件十分重要并且具有技术含量的事儿。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原始社会与文明社会的本质区别就是模仿方向的不同。文明社会人们模仿的对象是富有创造性的人物,社会得以不断变化与发展。少数人创造,多数人模仿,是文明起源和生长的条件之一。当那些富有创造力的少数人丧失了创造力,不能再对困难的挑战进行成功的应战的时候,多数人便相应地取消了模仿行为,于是,社会就失去了统一性,文明逐渐走向衰落和解体
期刊
阴渠,就是城市的良心,一切都在那儿集中,对质。在这个死灰色的地方,有着它的黑暗处,但秘密已不存在。  ——雨果  有些不能复活  1632年,中国江西省建昌府建昌县一名男子漂洋过海,来到日本长崎县。两年后,身为当地兴福寺默子禅师的他,在穿流整个长崎县城的中岛川河上,指导建造了一座眼镜形状的双孔石桥。  1647年6月,这座日本最古老的石造拱桥被大洪水冲坏,次年得以修复。1982年7月,历经三百多年
期刊
1928年初,杜月笙、张啸林等人还在大开赌场(法租界的几大赌场均由杜月笙保护),但到了1931年,他名下的企业已经非常之多。全盛时期,杜月笙担任董事长的企业、工厂、单位,就有56个,加上其余常务董事、董事、理事等,更为可观。初步统计,他叫得上号的本兼各职(当然是正副职务)一共达到一百三十余个!  他从黑转白的手段非常高明。他总是恰如其分地利用他的青帮势力,在经济界、产业界的各种冲突中以“中间人”、
期刊
大自然不会欺骗我们,  欺骗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卢梭  “我喜欢雨天。雨天,没有人。整个巴黎都是我的。这是五月的下雨天。我在左岸咖啡馆。”李碧华在她的博客中说,她很喜欢台湾这个获奖的咖啡馆电视广告片。  很多人会和她一样喜欢,因为很多人和她一样喜欢浪漫。  巴黎的露天咖啡座世界闻名,是法国浪漫文化的诗意象征。呼朋唤友或独自一人,在露天咖啡座来杯咖啡,吃些美食,可以说是巴黎人的生活常态。外
期刊
我是多么快乐地在山林间、在河流泉水间、在书籍和最伟大的人物的才华间,孤独自由地呼吸……  ——佩脱拉克  桃花不仅打动我的视觉,更多是启发我的另一番心境,成为我灵魂的自然表达。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的“归于内心”,都以春天为媒介,达成我与桃花的默契,合二为一……  ——黄勇
期刊
中国传说中的仙境胜地,都是雾气缭绕,所以我们的舞台,常常爱用干冰制造出梦幻烟雾。但我们常常忘了,中国传说中的地狱幽冥,也是黑雾深沉。直到我们亲手制造的雾霾幽灵出现,我们才恍然,仙境地狱都在鸿蒙迷雾间。  浪漫伦敦雾  1927年的一夜,多情的徐志摩在他钟情的林徽因耳边呢喃:“你知道康河最美的是什么?是这雾,这月光。它像母亲一样梳理你的发丝,擦你眼角的泪滴。有了这雾,这月光,你才不会感到无家可归”(
期刊
《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生于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生卒年不详。一般认为这位李夫子是公元1662年出生,公元1722年去世,换句话说,活了六十岁。但是,也有人说,他活了八十三岁。前后相差二十三年,这充分说明当时社会对他就没有什么明确的记载。如果是个大人物,史书上不仅会详细地记载着他的出生年月日,而且还有他的生辰八字。  虽然李夫子学位不高、学历不高,但是,有的时候好多科举不成功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