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为投资提供更多机会

来源 :文化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res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文化企业而言,资产证券化可增强文化资产的流动性和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对文化产业投资者而言,资产证券化是新型的金融投资方式,并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文化产业机会。
  资产证券化是现代金融学领域最重要的金融技术创新之一。目前,资产证券化已成为许多产业领域最主流的金融方式。文化产业具有高资本密集特性,资本融通的有效性已成为其发展的瓶颈,资产证券化可以成为文化产业又一条有效的融资路径。
  资产证券化发展概况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工具,是衍生证券技术和金融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中国资产证券化试点始于2005年,进行了约一年的试点之后暂停,进入总结阶段。直至2012年,资产证券化试点又重新启动。值得关注的是,本轮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较以前又有了新的重要突破。一个是内容上的突破,2005年的资产证券化试点仅限于公路、污水处理、水电等公用企业,而本次试点则明确,只要有稳定收益和现金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都可以资产证券化;二是放宽了对投资人的限制,前一次试点资产证券化的投资人一般仅限于有资质的基金,而本次试点则规定,公募基金、私募基金 、保险、社保等机构都可以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几乎包括了所有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历年发行规模合计不到1000亿元人民币,而美国2012年一年的发行规模就接近2万亿美元。
  文化产业资产证券化
  文化资产证券化,即将资产池定向为文化项目或知识产权,将其打包并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出售。文化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文化资产证券化可使金融资本与文化资本有效结合,在多国已成为文化产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之一。
  1997年,全球首例文化资产支持证券——鲍伊债券(Bowle Bonds)诞生。英国著名摇滚歌星大卫鲍伊(David Bowie),将其在1990年前录制的25张唱片的版权许可使用费证券化。这起交易由铂尔曼公司(Pullman)构架,百代集团(EM I)进行3000万美元信用保证,发行了5500万美元债券,债券全部为英国保诚保险公司(Prudenti al Insurance Company)所购买,固定利率为7.9%,限期10年。
  在中国,2012年底,上市公司华侨城与其控股子公司设立欢乐谷主题公园入园凭证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自该计划成立之次日起五年内特定期间,华侨城A及其两家子公司以其拥有的欢乐谷主题公园入园凭证为基础资产,合计募集资金18.5亿元,设优先级受益凭证和次级受益凭证两种受益凭证。募集资金中的17.5亿元由符合资格的机构投资者认购;剩余的次级受益凭证1亿元,由原始权益人之一的华侨城A全额认购。华侨城此次资产证券化开创了国内非公用型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先河,也体现了金融创新对文化旅游产业的高度扶持。
  相关建议
  国内外案例已充分证明,资产证券化模式可有效地使文化产业金融化。对文化企业而言,它可增强文化资产的流动性和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对文化产业投资者而言,它是新型的金融投资方式,并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文化产业机会。
  对于中国文化企业而言,能够在未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有很多,比如专利、商标、版权以及相应的各项权益,这些都可以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帮助企业实现融资。除资产证券化外,企业还可根据自身条件和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其他融资模式。对于规模大、效益好的大型文化企业,应积极申请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对于中小文化企业,可通过创业板或OTC市场融资;对于暂不具备上市条件的文化企业,可通过与上市公司的合作,采用收购、兼并、托管、资产置换等资本运作方式,达到“间接上市”的目的;对于符合发债条件的中小文化企业,可运用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等债务工具进行低成本融资。
  我国各级政府应更多在制度层面上为文化产业提供支持。应更多地制定减免税、融资担保等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积极参与文化产业投资。应侧重于进行引导性、示范性投资,进而带动各类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部门利益的存在及其相互竞争构成了地方政府在大文化管理职能改革过程中的重要阻碍与制约因素。  “大文化”概念下的文化管理体制  对于文化的含义,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界定。广义的“文化”范畴,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卫生、体育、文物、图书馆、博物馆等。这里所讨论的“大文化”,主要指由党委宣传部系统、文化文物系统、广播电视系统和新闻出版系统所管辖的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图
期刊
①5月17日到5月20日,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博会以“贸易扬帆,文化远航”为主线,着力推动文化贸易。本届总参观人数479.17万人次,比第八届文博会增长36.45%。  资料图片  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等参观了深圳文博会展馆,刘奇葆称赞深圳文博会“越办越好了”。  GFP/图  ③本届深圳文博会首设文化旅游馆,重点展示国
期刊
随着“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国家战略的实施,作为文化产业主体的文化企业,正在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为了更好地关注、指导和推进文化企业健康快速的成长,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以“文化企业经营和商业模式创新”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前沿论坛”暨《中国文化企业报告2013》发布会,于2013年5月26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  参与本届论坛的嘉宾有文化产业领域的研究专家、业界精英、文
期刊
7月中旬,湖北随州叶家山M111号墓葬发掘出比曾侯乙墓早约500年的5个编钟,“编钟之乡”随州成为焦点。目前随州亟待敲响“编钟经济”,该市现有文物复仿制企业5家,木漆雕刻厂1家。另外,随州拟投100亿建设中国编钟“音乐之都”,即集演出、颁奖、创作、体验于一体的编钟文化创意园区。
期刊
历史上,以传统技艺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要靠生产工艺环节来体现。过去,这些物态化的产品是上层社会和普通阶层的日用消费品,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这些非遗项目因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需求人群,逐渐陷入传承危机。如何让这些延续着中华文化血脉的传统技艺产品活跃在当今消费市场中,“生产性方式保护”给了我们一些启发。  何谓“生产性方式保护”  非物
期刊
经济转型需要傻一点的政府。政府太聪明后,天天算计企业。企业被搞得痛不欲生。凡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政府都是比较傻的,政府比较聪明的地方,经济发展不起来。  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一点疑问都没有。中国企业家资源是最丰富的,世界上罕见的。  在广州、广东可以找到粤商,福建可以找到闽商,山西可以找到晋商,往上有浙商、苏商、徽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证明,只要我们放手,让企业家创造,他们可以适应市场上任何严峻的
期刊
只有实现对“认知上的误区”和“政策上的瓶颈”两个困境的突破,文化产业方能得到长足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真正的国家战略了。从15年前中央文献中首次使用“文化产业”概念,到2009年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再到2010年中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再到十八大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十多年间,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自发到自觉、从局部到全局,已经发展成为
期刊
我们要把营造文化创意企业家成长壮大的环境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建立文化创意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发展文化企业人才市场、培育文化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1998年,国家文化部成立文化产业司,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从自发到自觉”的新的历史阶段。15年后的今天,中国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从产业的本质要求看,文化产业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培育具有竞争能力的文化
期刊
文化产业已成为人类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导方式和存在形态,作为支柱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文化生产和传播的载体,不仅一般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结构,还深刻地改变了人的精神存在方式,改变了整个现代社会精神世界的空间结构,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无形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改变了国家间文化和精神空间的原有格局,影响着人、社会与国家发展的走向与秩序。  我国
期刊
品牌城市的品牌魅力在于城市广泛的影响力,普遍的美誉度,巨大辐射力,强烈的吸引力,还有城市居民和外来人群高度的认同感,这一切构成一个主体,这个主体就是城市竞争力。  今天,对全球创意城市的经营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创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越来越强烈地成为我国各个城市都在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就有将近200个城市提出文化强市,文化立市的主张,要建创意之都,文化之都,甚至也提出要做世界城市、国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