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文创企业群的崛起

来源 :文化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要把营造文化创意企业家成长壮大的环境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建立文化创意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发展文化企业人才市场、培育文化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1998年,国家文化部成立文化产业司,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从自发到自觉”的新的历史阶段。15年后的今天,中国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从产业的本质要求看,文化产业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培育具有竞争能力的文化创意企业,这样的企业拥有一流的文化创意企业家,具有国际或国内知名的文化品牌,形成了成熟的文化商业化模式,拥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只有出现了这样一批文化创意企业,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才算真正发展起来。所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是看投了多少钱、不是看出台了多少政策,也不是看建成了多少园区,最终要看企业的成长与崛起。没有后者,前者都没有意义。
  要想真正培育起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根本前提是搞清楚文化产业的本质。一提到文化产业,人们总认为文化是阳春白雪,岂能商业化?这种观念必须打破。文化分为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公共文化属于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范畴,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容易出现市场失灵,因此,主要应由政府来提供与承担,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而文化产业则是要在不违背法律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以,文化产业说白了就是靠文化赚钱的行业。
  去年有个很不错的电视剧,范伟主演的《老大的幸福》,里面有段台词我印象很深,做演员的老三排戏时受了委屈,于是抱怨:我一直以为我在玩艺术,结果发现我是被艺术玩,电影就不是什么艺术,它就是工业,就是商业,就是制造。在一定意义上,他说的没有错,文化产业就是文化商业。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经常担心商人胡作非为,侵犯了社会效益和主流意识形态。其实,不要过于担心,像深层次的意识形态、核心价值理念的东西是很难产业化的,浅层次文化、大众消费文化才容易做成文化产业。
  实际上,大众文化消费的增长,休闲时间的增加,休闲内容的丰富是生活品质和社会发展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文化产业就是休闲娱乐产业,就是玩的经济。因此,要明白文化产业的特殊运行规律,就要研究人们吃喝玩乐的心理和特点。我们说迪斯尼,它就是玩的产业,这种玩带来的却是丰厚的盈利。为什么?因为它抓住了人们玩乐的独特需求,背后遵循的是文化创意的商业法则。
  文化企业的崛起还需要一个重要因素:文化创意企业家的崛起。文化创意企业家是发展文化产业最稀缺的资源。为什么美国会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是因为美国有微软、沃尔玛、苹果、谷歌等世界级企业,而这又是因为美国企业家群体的强大。为什么美国是第一文化产业强国?是因为美国有新闻集团、迪斯尼、好莱坞等文化企业巨头,而这背后同样是文化创意企业家,包括默多克、华特迪斯尼等。在美国,企业家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所以,我们要把营造文化创意企业家成长壮大的环境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建立文化创意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发展文化企业人才市场、培育文化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文化创意企业家有两种,有的一开始就做文化产业,对文化与商业都熟悉,但除了这种,很多可以从其他行业转移过来。文化创意企业家最关键的是懂投资、懂市场。成功的文化企业家大多不是文学家、艺术家。比如,王健林原来主要做房地产,现在进军文化产业,很成功。再比如,中国禅茶堂集团,老总不是僧人,也不是宗教专家,但他利用各地的禅寺,实现了每天30万元的盈利。所以,文化和文化产业是两个系统、遵循的是两套运行规则。
  为了中国文化产业的美好明天,我们热切呼唤中国文化创意企业群的崛起,热切呼唤中国文化创意企业家群体的崛起!
其他文献
7月下旬,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在河南郑州成立。据悉,央视纪录频道为主的收视份额连续两年以55%的速度增长。此外,纪录片社会化生产平台初步形成,去年仅央视纪录频道就有超过400小时的纪录片来自社会创作团队和制作公司。
期刊
7月12日,敦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旭东甘肃敦煌向200余位海内外专家学者透露,截至目前,敦煌研究院已对敦煌石窟中52个洞窟、10800平方米的壁画完成数字化工作。当日,2013年中文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国际研讨会在甘肃敦煌举行。
期刊
7月中旬,国家版权局正式批复同意设立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该中心定位于高端现代服务业和国际化创意产业标准,可提供以版权为核心的各类产品一条龙服务,其服务区域主要是华东和环渤海经济圈,并辐射日、韩及我国华北和“黄蓝”国家级战略经济区。
期刊
部门利益的存在及其相互竞争构成了地方政府在大文化管理职能改革过程中的重要阻碍与制约因素。  “大文化”概念下的文化管理体制  对于文化的含义,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界定。广义的“文化”范畴,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卫生、体育、文物、图书馆、博物馆等。这里所讨论的“大文化”,主要指由党委宣传部系统、文化文物系统、广播电视系统和新闻出版系统所管辖的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图
期刊
①5月17日到5月20日,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博会以“贸易扬帆,文化远航”为主线,着力推动文化贸易。本届总参观人数479.17万人次,比第八届文博会增长36.45%。  资料图片  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等参观了深圳文博会展馆,刘奇葆称赞深圳文博会“越办越好了”。  GFP/图  ③本届深圳文博会首设文化旅游馆,重点展示国
期刊
随着“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国家战略的实施,作为文化产业主体的文化企业,正在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为了更好地关注、指导和推进文化企业健康快速的成长,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以“文化企业经营和商业模式创新”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前沿论坛”暨《中国文化企业报告2013》发布会,于2013年5月26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  参与本届论坛的嘉宾有文化产业领域的研究专家、业界精英、文
期刊
7月中旬,湖北随州叶家山M111号墓葬发掘出比曾侯乙墓早约500年的5个编钟,“编钟之乡”随州成为焦点。目前随州亟待敲响“编钟经济”,该市现有文物复仿制企业5家,木漆雕刻厂1家。另外,随州拟投100亿建设中国编钟“音乐之都”,即集演出、颁奖、创作、体验于一体的编钟文化创意园区。
期刊
历史上,以传统技艺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要靠生产工艺环节来体现。过去,这些物态化的产品是上层社会和普通阶层的日用消费品,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这些非遗项目因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需求人群,逐渐陷入传承危机。如何让这些延续着中华文化血脉的传统技艺产品活跃在当今消费市场中,“生产性方式保护”给了我们一些启发。  何谓“生产性方式保护”  非物
期刊
经济转型需要傻一点的政府。政府太聪明后,天天算计企业。企业被搞得痛不欲生。凡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政府都是比较傻的,政府比较聪明的地方,经济发展不起来。  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一点疑问都没有。中国企业家资源是最丰富的,世界上罕见的。  在广州、广东可以找到粤商,福建可以找到闽商,山西可以找到晋商,往上有浙商、苏商、徽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证明,只要我们放手,让企业家创造,他们可以适应市场上任何严峻的
期刊
只有实现对“认知上的误区”和“政策上的瓶颈”两个困境的突破,文化产业方能得到长足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真正的国家战略了。从15年前中央文献中首次使用“文化产业”概念,到2009年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再到2010年中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再到十八大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十多年间,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自发到自觉、从局部到全局,已经发展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