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视角下《西厢记》英译策略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ju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典戏剧的经典作品《西厢记》许渊冲先生的英译本的研究者众多,本文尝试从词汇、句式、文体等方面来分析这部译本的翻译策略,并且从文化翻译的视角来分析这些策略的成功之处,以及总结得到的文学翻译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古典戏剧;《西厢记》;许渊冲;文化翻译
  【作者简介】顾仕轩(1985.08-),女,汉族,山东济宁人,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研究。
  一、引语
  中国古典戏剧也称为“戏曲”,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悲喜剧、古印度梵剧并称世界三大戏剧。中国的戏剧艺术在宋代逐渐形成,在元代获得了极繁荣的发展,形成了历史上古典戏剧的高峰。宋代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与清代近现代戏曲共同组成了中国古典戏剧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中国古典戏剧的经典作品灿若繁星,其中最耀眼的一颗就是元代杂剧家王实甫所著的《西厢记》。《西厢记》描写了张生与崔莺莺突破封建制度枷锁,在聪明机智的丫鬟红娘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动人故事。《西厢记》被称为元杂剧中的“花间美人”,尤其是它所取得的语言艺术上的成就历来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戏剧中最高的。剧中的语言继承了唐诗宋词的精华,文采斐然,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使得元代的白话口语与文学语言在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统一。
  二、文献综述
  众所周知,由于中西文化和语言方面的巨大差异,中国古典戏剧的英译和传播实非易事而《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成就使得它的英译更加困难。即使如此,百年来仍有数位翻译家尝试将《西厢记》翻译成外语传播到西方世界,扩大了我国古典戏剧在西方的影响力。
  《西厢记》最早的英译本是由熊式一于1935年翻译,题目为The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其后又有五個英译本。最新的两个是1991年美国汉学家奚如谷(Stephen H.West)和荷兰汉学家伊维德(Wilt L.Idema)合作翻译的The Moon and the Zither:The Story of the Western Wing.第六个译本是许渊冲翻译的Romance of the Western Bower, 2003年被列入汉英对照《大中华文库》。
  2008年之前研究《西厢记》英译的论文和专著数量极少。近十年来,研究《西厢记》英译的论文数量逐渐上升,尤其是关于许渊冲先生的译本的研究成为集中的热点。研究集中在《西厢记》中语言的翻译,有的是从修辞格翻译的角度,有的是从词汇翻译的角度,有的是探讨翻译中体现的“三美论”,还有的从翻译语言风格的角度,研究者们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尝试分析许渊冲先生的译本给文学翻译实践带来的启示。纵观对于许渊冲《西厢记》译本的研究,从文化翻译视角来研究的比较少。本文尝试从文化翻译理论的角度研究译本翻译策略。
  三、文化翻译理论
  一直以来,翻译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其中最关键的是对思想文化的冲击和改造。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实现了文化转向,这与整个人文社科的发展趋势相吻合,同时,翻译研究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翻译的挑战在于,在跨文化传播的层面上,提出了文化的传统性、当代性等问题,而文化翻译和文化传播又担负着文化启蒙和政治启蒙的双重任务,其中涉及文化政治的复杂性和不平等的话语权力。”(孙艺风:42)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化翻译”的概念被提了出来,对这一概念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理解,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关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变迁和对相关文化现象进行比较,构成了文化翻译的主要特征,……无论是罔顾及淡化文化色彩和对源语文化形态的‘忠实’复制都不是文化翻译。”(孙艺风:44-45)
  为了在全球化的今天促进多元文化互补、互动和相互的参与共建,克服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文化翻译必须更加直面文化差异,译者也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解决文本中文化的冲突与促进文化的融合上。因此,文化翻译并不仅仅是指传统上的以目标语为导向的归化翻译,更是指以文化语境的变化和移植为目的并且体现译者的主体性的文化阐释和文化形式的翻译。原文和译文是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条件下产生的,译者必须思考在复杂的文化语境下应怎样处理原文的意义。译者需要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将原文作者的意图表达出来,而不仅仅是翻译原文的字面意思,同时译者也必须考虑到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译文产生的效果是否可以使译文读者重新塑造出于原文的文化内涵。译者可能需要改变原文的形式,对原文进行取舍,因此采用了增译、省译等策略,译文呈现了不同的文化形式,输入到了另一文化语境。
  文化翻译要做的就是在不丧失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寻找文化间的通约性,通过各种翻译策略或者改造的手段,化解文化间的冲突,挑战文化的不可译性,促进文化的改造和更新。
  四、《西厢记》英译策略及分析
  中国古典戏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十分丰富,因此英译的时候在跨越文化语境的过程中译者所要克服的困难就更多。中国古典戏剧的语言有自己的特点,既有抒情性又有描绘性,同时还具有通俗性、个性化的口语特色,以唱词为主,兼以宾白。唱词是具有戏剧特点的诗歌,宾白是具有戏剧特点的散文或对子、四六骈语等。根据汪榕培、王宏(2009)的归纳,中国古典戏曲有五大语言特点:1.贵浅显,指语言通俗易懂;2.重机趣,指戏剧语言意深味浓,生动形象,活泼有趣;3.贵洁净,指用尽量少的语言表现尽量多的意思,即精炼;4.个性化,指的是语言充满动作性,刻画人物的个性;5.富有音乐性,指的是语言讲究音乐美,因为舞台上的人物形象是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完美融合。
  《西厢记》作为一部评价极高的古典戏剧作品,它的语言更是为世人所称道。金圣叹称它为“第六才子书”。因此这部作品的语言的翻译的难度也极高。许渊冲先生将这部作品的进行英译时采取了众多的翻译手段和翻译策略,目的就是使《西厢记》能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之下展现出它的语言魅力。   1.拆改句式。在跨越文化语境的时候,文学语言不可避免地会遭遇不可译的情况。译者必须在对原文产生的历史社会文化环境加以细致了解,然后才能决定采取何种策略将原文的意义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再现。
  例1:
  【幺篇】恰便似呖呖莺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
  许渊冲译:Master Zhang sings to the tune of Petty Song:
  Like an oriole warbling ‘mid the flowers.Every pace
  She takes awakens love.
  When she is seen to move,
  Her supple waist is full of grace
  Like that of a dancer or drooping willow trees
  Waving in evening breeze.
  What a captivating sight!
  What an intoxicating delight!
  这段唱词是描述里是张生在普救寺内偶遇崔莺莺时,他眼中莺莺惊为天人的美貌和曼妙的身姿。作者使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并且使用了一些抽象的形容词,读者必须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力来想象出莺莺的美丽和温柔。译者并没有翻译字面的意思,而是重新组织语句,特别是把“千般袅娜,万般旖旎”这一只有中国文化语境能够理解和想象的形容转变为两句英文的感叹句,从而调动了英文读者的想象,实现了莺莺这一美丽女子形象的跨文化翻译。
  2.文化词的归化译法。戏剧原文中出现了很多中国特有的文化词,这些词的翻译许渊冲先生主要采取了使用目标语文化中意义相近的文化词来替换,也就是归化的翻译方法。归化法在跨越文化语境时是原语文化的一种妥协方式,这在文化翻译中是常见的处理方法。
  例2: 【上马娇】这的是兜率宫,休猜做了离恨天。呀,谁想着寺里遇神仙。
  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
  (Tune.Charming on Horse)
  Is this a paradise or a sorrowless sphere?
  Who would have thought I’d meet an angel here!
  Pleased or displeased,she’s always a vernal vision fair.
  Her profile most become the ornaments on her hair.
  这一段仍是普救寺相见时张生歌唱莺莺的美貌。莺莺好比是天上的神仙,她的表情无论是高兴还是生气都是那么好看,她是那么的青春洋溢,如同春风拂面。当她侧过脸来,她发上的翠花金饰也是那么地好看。原文中兜率宫指的是天宫,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存在这个词,而许渊冲先生将“兜率宫”译作a paradise。其中paradise是英语中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其给译文读者带来的联想与兜率宫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也有一定的差异。原文中作者想表达的是莺莺好比天上的仙女,这样好看的女子一定只有天上有,所以他在看到莺莺的瞬间会以为自己到了天上。而paradise中未必会看到仙女。许先生使用替换文化用词的方法,将原文的意义一定程度地传达给了译文读者。寺里遇神仙译为meet an angel here,许先生仍然用归化的译法将神仙译为angel,而angel 在西方文化中代表圣洁、良善、正直,这一概念与中国的神仙有相似的地方。而原文中张生眼中的莺莺不仅外貌美丽而且内心善良美好,因此用angel 来译神仙是比较合适的。在上文分析的这两处中国文化概念的英译中,许先生都是用了归化的译法来传达中国文化的内涵。
  3. 诗体翻译。王国维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写景则在人耳目,写情则沁人心脾,叙事则如其口出。”其中最为重要的叙事写情都是指语言的性格化,写景也是为性格化服务的。
  例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With clouds the sky turns grey
  O’er yellow-bloom-paved way.
  How bitter blows the western breeze!
  From north to south fly the wild geese.
  Why like wine-flushed face is frosted forest red?
  It’s dyed in tears the parting lovers shed.
  原文是剧中经典段落,描述张生与莺莺二人离别时的场景。二人心情低落痛苦,连眼中秋天的景色都悲怆凄惨。译者使用英诗的格式,两行一韵,将原文的中国诗词的节奏感转换成英语读者所熟悉的节奏,成功的将剧中人物的情感传达了出来。
  五、结语
  在文化翻译的视角下,译者在翻译作品时不仅仅是翻译原文的字面意思,更要把原文的文化语境研究透彻,继而将原文的文化涵义跨越文化障碍在目标语文化环境中再生。许渊冲先生在英译《西厢记》中的实践印证了这一理论,并对文学翻譯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实甫著.许渊冲译.西厢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孙艺风.文化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其他文献
【摘要】课题组运用认知语言学、教育心理学、二语习得等理论,从教师、学校、家长、社会等层面,对河北省普通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对策研究,以提升高中生的认知能力与情感素养。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张文艳(1979-),女,河北唐山人,河北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王智莉(1982-),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上教学成了一种常用的教学模式。SPOC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形式,并且以丰富的教学模式、更高的教学质量等优点,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目前随着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高校英语教学在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等方面都已明显改善,为全面推进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我们有必要将SPOC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中,通过SPOC优势作用的发挥,来切实改善英语教学模式,使我们的英语教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成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一直是最为困难的环节,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英语语法通常都是以老师板书的方式进行,课堂的节奏完全由教师掌握,学生失去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只有让学生回归课堂主体,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的模式,才能让学生以最高的效率掌握必要英语语法,从而在英语的学习中事半功倍。同时,创设情境主线和情境链的英语
【摘要】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是我国学习西方文化的重要途径。在英语文化翻译的过程中,除了要运用正确的翻译方法,在英语文学中的文化差异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从文化差异来看,中西方语言存在较大差异,在使用习惯和语言顺序上都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英语文学翻译过程中,我们要重视这种差异,并能够正确处理文化差异。本文立足于阐述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为出发点,探讨出解决这种文化差异的对策。  【
【摘要】根据《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让学生深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只有整合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才能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该能力直接通过学生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反映。上述能力需要通过英语学习四个基本要素听、说、读、写来进行积累形成。
【摘要】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国际地位,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生产结构让我国出产的中国制造在国外收到了广泛好评,然而,传统的跨境销售不仅环节较多、成本较高,其商业成本也限制了我国跨境商家的发展,跨境电商有效的改善了这一现状,跨境电商平台不仅省时省力、节约成本,其操作的便捷性也收到了国内外商家的喜爱,但是由于跨境电商平台的外语语言使用缺乏规范性,这也就导致了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教学制度也在不断完善,而在高校英语教学当中,也逐渐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应对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堪忧、就业压力巨大的现状。基于此,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得以探索并试行。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通过对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当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提出有利于促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校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初中英语新课标提出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就是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需要掌握听、说、读、写、译这些语言技能,其中写作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初中生英语写作现状分析、二次写作理论依据、二次写作实施保障、二次写作实施策略等方面阐述了二次写作是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二次写作;语言能力;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于玲玲,
【摘要】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翻转课堂应运而生,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课堂。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一线教师传统的角色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挑战,如何发挥教师领导力角色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成为关键。本文旨在探讨翻转课堂背景下高校教师如何认识并发挥自身领导力,实现角色的转变,以适应新时代教育方式,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师领
【摘要】根据当今时代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成为教育培养的主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在国际交流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随着各国之间交流日益密切,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学生培养能力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 能力培养  一、高中教育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教育普遍采用应试教育模式,迫于高考的压力,很多学校对于高中学生只抓成绩,以成绩来评判学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