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美”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0745c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是一门传播美的学科。“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叶澜老师的这句话正说到了我国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缺陷。时至今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还普遍存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尚未得到落实,目标意识和训练意识还不明确。课堂上,学生累,教师也累。原因何在?受传统课堂教学观的负面影响,语文不“美”。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美”,激发语文课堂的活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创设美好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悟美、品味美、理解美,进而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如果离开美,语文课堂教学就将显得苍白无力。
  一、语文教学的情境美
  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就更加突出。语文课堂特别需要感情的投入,需要氛围的渲染,需要情境的体验,需要心灵的沟通,以便创造出一种高雅的艺术境界,这对于课堂教学的成败和效果的好坏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就会很重视营造上课的氛围,创设“美”的情境,在上课伊始就以种种奇妙的艺术方式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上课的环境氛围,对上课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在上公开课《垂钓》时,为了创造良好的上课环境,就有意识地在多媒体的背景上设置了极轻极柔的海浪声和轻音乐,在讲台上摆了一两个礁石的造型,在不经意间,让师生的紧绷的神经都松弛了下来,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氛围。
  其实,有别于其他科目,语文课文本身就常常是具有意境的。语文教师只要有心,就往往能把课文本身“美”的意境展现出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变枯燥为生动,变沉闷为活跃。展现美的意境,还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积极思维,变被动的知识接受为主动的“我要学”,真正还学习以本来的面目,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这几句虚中有实、虚景实写,更因为以景“染”情、融情入景,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就创造出了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这就是一种“有我之境”的美。这样的文章,本身就很适合教师营造美的氛围。在上这篇课文时,笔者先用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了那个凄清冷落的深秋。然后播放VCR,又创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氛围。学生渐渐地进入了角色,就沉浸在语言、乐曲、歌唱的情境中,体验、领悟作者的心境。这就是语文课堂“美”的情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就容易受到美的熏陶。
  语文意境美的把握,还要注意朗诵的渲染。朗诵有一种渲染情境的魅力,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其他手段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朗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教师朗诵,也可以学生朗诵;可以单独朗诵,也可以集体朗诵,还可分角色朗读;可以放录音,也可以配乐朗诵。有时,好的朗诵,就能很好地体现语文的意境美。
  二、语文教学的诱导美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于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这就是说,教师上课须做到“相机诱导”,用“美”的诱导方式,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教学实践来看,要真正发挥诱导的作用,在教学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如何选准导读的切入点,怎样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又怎样把握情感的渗透点。这些都是阅读活动中学生认知和情感的矛盾焦点,必须认真研究。
  “美”的诱导方式有很多种,需根据相关情境,在学生有疑问之处引发疏导,在学生理解不深之处启发诱导,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做到因势利“导”。高一有篇课文叫《拿来主义》,里面最难的教学要点就是比喻论证。因为初中教师讲解论证方法时往往只讲到“摆事实、讲道理”。笔者知道学生学过比喻的修辞方法,就相机诱导。笔者这样启发学生:比喻重的是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具体,那如果在论证中所用材料不是真实的,也只是利用了相似性,那应该是什么?这样一引导,学生就容易理解比喻论证了。
  “美”的诱导,还要找准时机。如在《我与地坛》的教学中,上课之初,笔者就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史铁生自己所说的“我的职业是生病,写作是业余爱好”进行了提纲挈领的叙述,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背后的辛酸意味。这样做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提示了课文内容,还能引发学生思考。而在史铁生去世之后,笔者又马上组织学生以“最后的聚会”为话题,探讨如何看待史老师所讲的“死是一个长长的假期”问题。从效果上看,这次诱导的时机相当成功,学生的反应十分积极。很多学生都写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还有学生写了对史铁生的纪念稿。这样的诱导,相信会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所帮助。
  “美”的诱导方式,并不需要多复杂,有时候很简单的方法就能奏效。笔者曾听过一堂课,教师分析《诲人不倦》。一开始,学生由于习惯了老师的满堂灌,没人发言。但教师并不着急,而是引导学生去诵读题目,就读“诲人不倦”四个字,不断提示学生要放开声音,引导学生感受这四个字的重音所在,最后学生就发现了文章的重点所在——“诲”,即教诲人很重要。然后,教师让学生找文章中哪几个词、哪几个句子在说“教诲人很重要”。通过这样的诵读诱导,沉闷的局面就完全被打破,整个课堂都活跃起来了。
  三、语文教学的语言美
  教师是课堂上的导演,教师的语言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是十分关键的。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还存在着多种问题。一是语言浪费。许多教师喜欢问“对吗”“是吧”“对不对”,甚至成了口头禅,造成了语言的浪费。很多高三教师,为了注重知识的落实,在每个题目解完之后,都喜欢问学生一句:“懂了没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其实,这在不知不觉间,就浪费了时间。二是语言折磨。有的教师会提一些让学生根本难以回答的问题,造成课堂的紧张和沉闷气氛。笔者听过一堂公开课《垂钓》,教师问了一个问题:“胖瘦老人坐在海边钓鱼,他们只是钓鱼吗?还钓什么?”这种问题过于抽象,让学生极难回答,这对师生双方都是一种折磨。
  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缺少换位思考的意识。教师自己是题目的设计者,自然会了解自己的想法,会有符合自己想法的答案。但人与人的想法是不同的,教师思考问题的角度,未必就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在不同的情境下,教师认为理所当然的有些问题,在学生那里就变得十分抽象,难以回答。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表达的简洁优于复杂,直观优于抽象。
  要做到语言“美”,教师就必须尊重学生客观的认知规律,回归人性,回归文本本身。作者的主观意图我们很难得知,但文本却是实实在在的。如果我们脱离文本而加入客观材料的堆砌,不仅无助于学生理解文章,汲取文章的营养,反而可能误导学生脱离学习的主体——文本。所以,把教学材料简化,凸显文本本身的价值,让学生在文本本身中寻找感悟,才是语文教学应有之道。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文学之“美”。
  比如《荷塘月色》,很多教师教学的时候偏重于介绍1927年的所谓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残酷镇压革命,把政治符号极度强化,然后让学生去研读课文。这对学生理解课文其实是一种误导。朱自清本人是否倾向于革命、是否热衷于政治,这些本身就没有明确的答案。如果硬是强加这种背景,只会削弱文章本身之美。所以,正确的方法,莫过于淡化背景,简化教学内容,只让学生从文章本身来体会意境之美。《荷塘月色》中作者渴望超脱现实而不得的情感在文本本身内就是有体现的。把它简化,反而体现出了文章本身的“美”。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成功地引入“美”的因素,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运用“美”的语言,让语文课堂变得更“美”,对于加强语文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十分重要的。
其他文献
皮纹学是研究皮肤纹理结构、发育、遗传和群体分布及其应用的科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现先天愚型的皮纹异常和染色体畸变(21三体)有联系,引起了国内外遗传学家和医学家的极
日前,人类已发现的遗传缺陷和变异4000种,人群中受累的人数约占10%,根据对一亿普通人群进行的遗传病流行病学的抽样调查推算,全国有各种发育畸形1441.3万人.此外每年还有35万缺陷儿
历史上并不注重外语学习、翻译活动长期依靠外来译者的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之后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产生了对本土译者的迫切需求,外语教学在各式新学堂中得到重视,并逐渐被纳入官方学制。外语教学的逐步开展为培养具有双语能力的本土译者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翻译模式从传统的西译中述向中译中述过度,并最终转型为本土译者独立翻译的现代模式。
高泌乳素血症是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而男性高泌乳素血症的发病机理以及与不育的关系至今不明,我科1987年6月~1992年8月诊治的2158例男性不育症中,男性高泌乳素血症32例(占1.6%).我
“有效的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让教材本身所承载着的数学意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情感等功能释放出来,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各种资源提高数学课
患者符××,女性,23岁,诊断:宫内孕足月初产头位,于82年9月22日入院。末次月经81年12月22日,预产期82年9月29日。入院后于82年9月23日1时25分ROA自然分娩一男婴。发
分娩与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简称SOD)关系的研究,目前国内尚未见报导。本文设想在分娩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分娩方式、产程长短、胎儿性别、体重高低等因素,分析各
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27名1日内正常足月新生儿心率对加速度时间(ACT),射血前期(PEP)和ACT/ET(射血时间)的影响。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肺动脉中问,调整角度至最大流速出现
时下,集体备课成为许多教研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提高整个教研组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笔者在具体的教学中发现,教师们即使统一进度,采用同一教案和同样的教学方法,不
特色学校建设,不仅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如果我们把素质教育比做肥沃的土壤的话,那么特色学校就应该是这块沃土上开出的艳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