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hy65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把学生定格在书本里,禁锢在课堂中。新课改以来,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观念变了,教学方法变了,学习方式变了。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多媒体的应用,无疑是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标志。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能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浓郁的教学氛围,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起到了巨大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可以促进师生角色转换。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集教学内容的传授者、教学策略的设计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等多种角色于一体。教师是中心,学生处于教师的严格管理和制约中,师生角色差异容易使师生关系对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新手潜能的发挥,学生容易出现被动学的情况。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则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用声、形、色俱全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可以在展现的同时对学生加以指引,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助学者。在此过程中,师生间的交互加强,从而由被动受教育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构造者。教师的这种转变使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地位,消减了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从而使学生敢于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二、运用多媒体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可以突出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学生通过观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教《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时,其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懂得不要静止看待事物,否则会坏事的道理。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船动、剑不动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先观察然后问学生:“古人到了岸边会找到剑吗?”由于观察了直观、动画的图片,大大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不需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这一道理,教学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可以创设教学情境。
  通过多媒体,创设与课文有关的情境,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情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抓住“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一句的中心词“可爱”、“易破碎”进行教学。多媒体演示:音乐声中,桂林山水的美、黄山的奇……一一出现在学生面前。再用多媒体演示:工业污染使环境受到破坏:河水浑浊,小鱼死亡;树林被乱砍滥伐,山上一片荒芜。我们要保护地球,因为地球太容易破碎。
  四、运用多媒体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可以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课本中有不少课文离学生现实生活太遥远,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感情,非常困难。为让学生理解,常采用让学生反复朗读的方法,再加上教师的讲解,然而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若用上一幅展现情景的图片,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或是一组恰如其分的镜头,再配以课文的重点内容或字词,则往往能引发学生共鸣,引起他们的思想认同。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必须通过朗读传达出来。所以,应首先让学生边看录像边听课文的配乐朗诵,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充分调动学生感官,使其感悟到文章中形象的美和意境的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读”贯穿全课始终,采用个别读、齐读、默读、音乐配画面读、互相听读、自由读等多种方式,把学生带进文章意境中,让学生在读文中体味、感受、琢磨,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情色彩。在加深学生对课文领悟理解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在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的氛围中学习和体会,更加深对西沙群岛的印象,也更增加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篇课文,无论是从图画上,还是从语言文字中,都能让学生感受“东方之珠”的辉煌、亮丽。因此,教学本课,我既注意到课型特点,更注意到教材特点,把较多精力放在带领学生借助图画和相应的语言文字,通过读感受“东方之珠”的迷人和繁华,通过读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爱“东方之珠”——香港及爱祖国的教育。
  五、运用多媒体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可以培养儿童的智能素质。
  小学阶段,智能素质包括具有相应的文化基础智能和基本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个基本能力可以理解为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是提高儿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最佳手段。
  如教学《赵州桥》第三段时,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这段主要是写赵州桥的美观,那么,美在哪里呢?我依次展示“两条飞龙,前抓互相抵着,各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两条相互缠绕的龙”三张投影片,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再出示“相互抵着”、“相互缠绕”、“回着遥望”、“戏珠”等词语,让几位学生来到投影前指着图解释,全班同学对照画面很快理解了这几个词语。然后,我横向匀速抽动这三张投影片,让学生感受到了“所有龙似乎都在游动,真相活的一样”,使他们将抽象的语言内化为形象的内心图像。至此,全体同学不但深切感受到赵州桥美观的特点,而且体会到作者的用词是多么准确。学生对文中语言的理解已不再是表层理解,这时再让他们对照画面复述课文,复述中,他们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和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取得了极佳效果。由此可见,巧妙运用电教手段能有效地提高儿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从而培养儿童的智能素质。
  总之,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和发展新的理念、新的思想,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和推广,必将有效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其他文献
苏联拥有一些世界上最大和最富的矿床,除少数矿产品外是自给自足的,是世界上铝、石棉、铬矿石、煤、铜、金刚石、金、铁矿石、铅、锰、天然气、镍、石油、磷矿石、铂族金属
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始终是课堂。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因此,如何做好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最好,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我不理解这样的“概不退稿”杨润近些年,全国大多数报刊实行了“概不退稿”的“政策”。我是个爱耍点小聪明的人,总以为天下没有感动不了的上帝,就在寄长一些的稿子时附上足够的
目的:在新生儿救治中高浓度氧非常重要,但因高氧长时间进入肺部后,产生大量活性氧,急性期引起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并导致慢性肺损伤而致另一并发症支气管肺发
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何等重要。实践证明,当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随之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变得愿学、爱学、乐学语文。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师生和谐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心灵的和谐,能够与
在当今时代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影视文化对人们全面发展的影响,已经是学校无法回避的教育问题。它集自然与社会、文化与历史、科学与艺术、宗教与道德、理想与现实于一身,融语言、音乐、美术等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加之题材的多样性,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可以说是生活的浓缩,人生的艺术再现。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电影作为一种对人类精神幼年时期的教育方法,是无与伦比的。”让学生在娱乐中接受教育,比教师的空洞说教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浅见。  一、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  小学生由于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处于相对不成熟期,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往往是高大的。在有意无意中,教师的言行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这
夏玉米高产抓“七度”一、品种紧凑度。紧凑型玉米品种叶片上冲,茎杆坚韧、适于密植,一般比平展型玉米品种增产14.9-25.7%。目前适于我省种植的紧凑型玉米品种主要是掖单号系列品种。二、
第一部分: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在小鼠着床点子宫内膜的表达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在小鼠着床点子宫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