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活动中幼儿艺术审美体验教师的导引策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y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纲要》提出:幼儿艺术教育也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启蒙教育,幼儿舞蹈教育是实现全面启蒙幼儿艺术素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之一。舞蹈是幼儿园艺术的教育内容之一,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以动作姿态来表现音乐形象的一种形式。舞蹈也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一听到优美动听的音乐时,会不由自主地蹦蹦扭扭,手舞足蹈,他们对舞蹈会有一种本能的反应。在幼儿园开展舞蹈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一种理想方式。那么我们应如何在舞蹈课程中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情感和艺术审美能力完成艺术审美体验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造宽松、自由的舞蹈教学氛围,促进幼儿艺术审美情感的发展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知觉分为情感知觉和理智知觉两种。当这两种知觉达到完全协调时,人的思维才最活跃、想象力才最丰富、记忆力才最旺盛。幼儿的特点往往是情感外露并支配理智,情绪容易波动。因此舞蹈教学应建立在轻松、自由的基础上,教师和幼儿都保持愉快心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教师首先要为幼儿积极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以幼儿为主体,主要是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兴趣,是一切活动顺利进行的引导线,特别是幼儿的舞蹈教学活动,更应该以兴趣为主。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仔细观察幼儿的兴趣点是什么,并及时捕捉住,加以引导,再把问题反馈给幼儿。其次,教师要积极关注幼儿,与幼儿进行有效的讨论。虽然合作双方的经验水平不对等,但教师不应因此去控制、限制幼儿的行为,或代替幼儿的研究探索,相反,教师应强调幼儿的主动探索和自由表达。舞蹈本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幼儿只有在良好的情感状态中學习舞蹈,才能充分地体验舞蹈美并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凭着一颗诚挚的心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建立彼此间亲切、和谐而良好的感情联系。课堂上耐心讲授,训练时热心辅导,用爱心去和他们沟通,用美去点燃他们求知的心灵之光, 这样才能使幼儿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提高幼儿参与舞蹈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促进幼儿艺术审美情感的发展。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用欣赏的目光促进幼儿艺术审美能力发展
  1、平等型关系。首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如:选择舞蹈教学内容、创设舞蹈教学的环境、制定舞蹈规划、舞蹈角色选择等方面不是教师对幼儿的单项制约,而是出自幼儿意愿的行为;其次,可采用集体讨论方式鼓励幼儿对活动环节提看法、提要求,倡导民主气氛、培养平等观念。再次,鼓励幼儿大胆向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意见和建议做出积极的反应,并对此行为给予鼓励和肯定,缩小师生间的距离,形成坦诚、宽容的师生关系。
  2、支持型关系。在舞蹈《小燕子》的教学中,因为每个动作都有它可创造的一面,我就没有硬性教给孩子小燕子飞、转圈、休息等动作,而是给幼儿创设好环境,提供了音乐、道具、图片、故事,让幼儿倾听、欣赏、表演。幼儿有了积极的参与意识,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孩子们创造出各种小燕子生动活泼的动作,他们愉快地表演着,也在愉快的环境下身心得以满足。但我们也会发现,孩子所用动作有时会不尽相同,总有一些独创之处,这时教师要擅于捕捉幼儿独特“创作”,并将它的“创作”在大家面前示范给予肯定,用亲切的、欣赏的目光鼓励孩子们用身体自由的表达,当孩子的“创作”被教师肯定表扬后,便提高了创作的兴致,孩子们会在这种支持的氛围下,获得极大的乐趣,激发出最原始的创造力。
  3、情感型关系。情感交流是一种心灵的交汇,人们只有在相互相信、尊重的基础上,才会把自己的想法对对方进行表达,进行相互的交流。因此,教师应在幼儿碰到困难时,给幼儿以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者一句鼓励的话语,让幼儿始终有一种动力:我一定能行!在幼儿体验到成功时,给幼儿以肯定,让幼儿品尝到成功的乐趣。情感的互动可以让幼儿在爱的滋润下养成自尊、自爱、不怕困难、乐于探索的良好品质。同时,教师要多观察了解幼儿的情绪反应,真诚让幼儿敢于舞蹈,敢于表现,从而进一步强化彼此的情感联系,更好地促进幼儿艺术审美能力的发展。
  三、采用多种幼儿舞蹈教学的具体方式,完成幼儿艺术审美体验
  1、要用语言讲解法。在幼儿舞蹈教学当中,教师对动作的语言讲解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比如,转手腕这一动作,教师告诉幼儿,现在你到果园里抓住了手上的一个大苹果,想把苹果摘下来必须转动手腕拧一下,那么幼儿就很容易在这美妙的语言讲解中掌握该动作。
  2、再用动作示范法。教师要用准确、形象、富有感染力的示范动作来表演舞蹈作品,促使幼儿对要学习的舞蹈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示范时还要伴随着语言讲解,面向幼儿做镜面示范。同时,示范动作要优美、准确。
  3、组合幼儿动作编排。在教幼儿舞蹈时,教师可先启发和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和配乐,自己动脑动手编排舞蹈动作,然后再对幼儿编排的舞蹈动作进行改善。这能大大提高幼儿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将自己所学到、看到的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并将之组合成为舞蹈。
  4、以游戏法表演。即运用游戏的形式和口吻进行舞蹈表演的一种方法。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让幼儿感到舞蹈学习活动是一种快乐的游戏活动。比如,在学习鸭走步时,教师可扮演鸭妈妈,让幼儿当鸭宝宝.请鸭宝宝跟着鸭妈妈去学本领。
  在幼儿教育中,加强舞蹈教育的实施,以艺术审美体验为教学切入点,不但在全局上能够提升幼儿园创新教育的质量,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整体水平的提高,对幼儿园艺术综合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使过去得以传播知识与技能为主的模式教育向创造性幼儿素质教育转轨。
  【作者单位:苏州吴江区盛泽镇中心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以突发性听力损失为首发症状病例的可能病因。方法 对16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期有病毒感染史者达36.9%,其中上感占31.3%。居首位;第二位为血血管性因素,占26.9%,8例与自身免疫性疾
自1998~2003年,我们在三种喉镜下治疗声带良性病变患者664例,疗效满意.现将三种喉镜选择应用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声带良性病变患者664例,男254例,女410例,年龄4个月~78岁,
将框筒结构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楼层变形划分为剪切变形和弯曲变形.用D值法对剪切变形及内力进行分析,考虑了翼缘框架的剪切刚度的影响,并对D值法进行了简化.用等效连续体法对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其最终目的是授予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自为摸索、自求解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中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贯穿于教学中。 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学习”,不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教学生学习方法,切实做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习趣,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中,让
从1990年以来,辽宁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整体呈现出长期扩大的趋势,城镇化率也一直呈增长的趋势。文章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自相关检验等计量方法,对辽宁省1990-2013年的城
<正> 信息社会中图书馆的作用十分重要.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的信息有70%是由图收馆提供的.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做好信息工作,推动经济建设迅速发展,是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一、当
期刊
2014-11-04,随着提升塔的开闸工作.位于山西太原新城国家粮食储备库的国内首批两座钢筋混凝土整体球形粮仓,正式装粮。
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提倡活跃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但是学生往往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教学也就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既精彩又高效,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索。  一、游戏激趣,寓教于乐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被激发了,学习就会积极主动,轻松而有成效。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深刻的理解,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大大提高。高效、自主的课堂城里大家追求的方向,而自主高效课堂的实效性就突显出来。要让课堂真正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真正高效,我通过这些年来的教学回顾,觉得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领他们步入科学殿堂  1、教师的引领不能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以至有学者断言:儿童向科學家一样。正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