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创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注入“一眼活泉”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l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无论从年龄、心理等各方面正处于好奇、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极度感兴趣的阶段。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学生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通过绘本创作,激发学生们的奇思妙想,并能通过简单的图画、色彩和少量的文字,把学生心中的故事、想法绘于纸上。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创作能力、写作能力,同时点燃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火花,为低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注入“一眼活泉”。
  【关键词】绘本;创作;兴趣;想象;思维;情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
  绘本,外来语,即图画书,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绘本是国际公认的最适合幼儿、少儿阅读的图书。“问渠那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绘本恰好能为低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注入一眼活泉。
  一、绘本创作,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可见,兴趣是人们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学生只有对语文产生惊异和求知的欲望,才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从内心深处喜爱语文、喜爱学语文。
  每篇文章总留给我们一些空白,让我们去填补,低年级的学生如何去填补这份空白,使形象更丰满,文章更有吸引力呢?这时绘本创作便可以发挥综合性学习的作用了。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一文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自读故事,再播放动画课件,利用动画的视觉效应加以讲述,在学习过程中,笔者适时利用课件出现青蛙卖泥塘的过程中,有哪些小动物来买泥塘,每次卖不出去的原因。青蛙在每次听取小动物的建议后,不断改造泥塘。学生们在泥塘改造前后的强烈的对比中,明白青蛙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这里种草、引水、栽树、种花、修路、盖房子,让以前的烂泥塘,成了现在的好地方,青蛙通过劳动让自己的生活环境变好了。那么,除了文中出现的动物,你还认为还会有哪些动物路过,青蛙卖泥塘,却还需要改进些什么的呢?请你用绘本的形式把这个故事续写下去吧!
  五彩的画笔、简洁的文字,本就是学生喜爱的一种学习形式,学生在学习了课文的基础上,在兴趣的驱使下,自然而然地跟老师走进这个童话的世界,不但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也通过手中的画笔及简洁的文字,知道青蛙改造泥塘的过程,同时也懂得了劳动能使自己的生活变等更美好,教学的重难点也就轻松解决了。
  二、绘本创作,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
  语文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他能表达意思,更重要的他是表达情感的工具,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当今许多教育名家提出了“诗意语文”这种教学手段,而绘本也可以通过图案、色彩等让文字插上感情的翅膀,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利用创作绘本,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画笔结合文字,而想象就如那活水泉眼,源源不断地滋润着孩子手绘的图画,丰富画面简短文字的内涵。例如,在二年级下册《找春天》一文教学,我们身处广东,因地理位置的原因,季节变化不明显,很多时候让人感觉从冬天一下子就进入到夏天了,根本感受不到春意已经是炎夏了。要让学生感受春天特有的气息就显得特别困难了。因此,要让学生理解体味春天、寻找春天,只有利用文字为载体,借助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春天的味道。请看以下教学片段:
  师:歌曲视频演示:《春天在哪里》
  问:春天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生1: 山林、田野、公园都处都是翠绿的。
  生2: 很溫暖,百花齐放。
  生3: 冰雪融化,溪水淙淙地流着。
  生4: 小动物出来活动,小鸟们开始歌唱。
  师:对呀,春天是个生机勃勃的季节,让我们一起去找找春天吧!
  课件演示小草钻出地面、花儿开放、树木发芽、小溪解冻、燕子南飞等春天的画面。
  师:课文又是怎么写的呢?课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又是怎么样的?我们一起去读读吧!
  生1: 春天来了,孩子们可以脱下厚厚的衣服,冲出家门找春天。
  生2: 春天就像害羞的小姑娘。
  生3: 小草探出头,像小姑娘的眉毛。
  ……
  师:文中的孩子们寻找到春天,发现了春天,感受到春天。那你们呢?
  春天除了文中所写的画面,还有哪些景象呢?
  师:请大家迅速把你脑海里春天的各个画面,用油画棒把它画下来,记得配上简洁的文字,让大家都看得懂哦!
  这样,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一些春天的知识,学生课文内容,了解春天。再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丰富春天生机勃勃,万紫千红的景象,打开学生想象之门,进行绘本创作的综合性训练,延伸文本,以此突破文章的重难点。
  三、绘本创作,放飞学生思维的翅膀
  联系生活实际加入奇思妙想是绘本创作的重要特征,在语文综合性教学中,只要我们能适时巧妙地借助绘本作为辅助教学,利用学生的奇思妙想,创设情景,便能有效地放飞学生思维的翅膀,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爱德华·波诺告诉人们:“毫无疑问,创造力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没有创造力,就没有进步,我们就会永远重复同样的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极其重要的。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奇妙的想象》的习作教学,笔者充分利用了绘本创作的优势,让学生通过自己创作的绘本,把想象的故事展示给大家,再利用自己创作的绘本,把故事完成地写下来。请看以下教学片段:
  师: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请你看看下面的这些题目,你会想象到什么呢?请选一个来编写一个故事。 (最好玩的国王、一本有魔法的书、小树的心思、躲在草丛里的星星、手罢工啦……)
  学生看题目,选故事。
  师:选了题目你认为怎样才能把故事写好呢?
  生1: 做一个思维导图,把故事的情节先记录下来,再动笔写。
  生2: 列好故事提纲,再写下来。
  生3: 我喜欢画画,把故事画下来。
  生4: 我们可以小组合作想象故事。
  师:大家的方法都不错,综合大家的说法,老师建议先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精彩的想象大家一起参考,再结合自己的想法,列简单的思维导图,然后根据思维导图,把你想象的故事创作成绘本,看谁创作的最奇特最合理,画的画最美,配的文字最有趣。
  学生在完成绘本的基础上,笔者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绘本,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讲给同学听,讲给老师听,学生也在一次次的绘本讲述中把故事补充得更合理更完美,最后把自己创作的绘本写成一个故事。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但在这绘本创作的辅助下,不但培養了学生动手、动口能力,还在一次次的表达中不断改进不断深化,最后的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绘本创作,让情感注入学生的心田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但要教知识,而且要催化学生的情感,促使其入情入境,浇灌其情感的心田,以达成其独特的情感体悟。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在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细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语言表达的微妙之处。如,在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一文的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辅以配乐朗诵,将学生带到诗人的世界中,诱导学生自主体验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产生情感共鸣,达到内化,升华的目的。请看以下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学习了古诗,你认为这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1: 《元日》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春节热闹欢乐,万丈更新。
  生2: 《清明》表达了诗人凄凉愁苦,怀念故人的感情。
  生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现了诗人一个人很孤独,很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
  师:如果你就是其中一个诗人,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请拿起你手中的画笔,选一首古诗,把当时的情景以绘本的形式记录下来。
  这样,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不单单从文字的表面理解了古诗的内容,并且领悟了作者的意图。再用绘本的形式把当时的情景加上自己的想象记录下来,图文结合,把诗中的感情转移到自己的身上,从而懂得了短短28个字中的感情和内涵。
  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取得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 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绘本创作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是当今教育教学十分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当今小学生无论从年龄、心理等各方面正处于好奇、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极度感兴趣的阶段,对各种带有声、光、色等灵动神奇的事物尤其喜欢。因此,通过绘本创作,激发学生们的奇思妙想,通过简单的图画、色彩和少量的文字,把学生心中的故事、想法绘于纸上,并附上少量的文字。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创作能力、写作能力,同时点燃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火花,必能事半功倍地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林美琴.绘本有什么了不起[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教育部.小学统编教师用书[S].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本课针对学生写作选材比较局限,立意比较平淡,写作兴趣有待提高的现状,以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核心素养、培养提升学生审美情趣为方向;聚焦于解决如何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高创作兴趣,使写作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的问题。本课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联想与想象力,实现了小说的写作、品鉴、交流,增強了学生艺术表达和创新的意识,鼓励学生在写作中主动运用联想与想象。  【关键词】联想与想象;活动写
【摘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组建健全的班集体,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和学风,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在学生品德形成和心理健康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班级文化;品德教育;和谐氛围;体验快乐   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并且这种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影响学生的行为。如何把学生团结在班主任的旗下,共同建设一个充满“爱”的班级呢?这需要
【摘要】转变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的课堂模式是当前课堂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生物学科作为义务教育阶段非常基础的一门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其比较抽象,加上老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兴趣的激发,导致课堂往往是沉闷的。学生想学生物的兴趣不够,学习效果也不够理想。那么,在新课改下,我们的初中生物课应该如何来上,才能上得有趣味,才能受到学生的喜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这一议题进行了论述
新课程要求教师能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丰富和充实课堂教学,使教学更具魅力,使课堂更显人文性、丰富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促使学生在多彩中和谐和卓越地发展,掌握英语。  教学资源之一——教学案例  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发现和积累的典型教育事例,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的优秀教学案例,教师都会有所感悟,从而可以借鉴、开发和利用,能有效地引导自己的教学活动。  记得有一次,笔者要承担一节大型的示范课,并且是
【摘要】关注小学语文教育问题,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拓展教学。笔者有多年的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经验,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从课堂教学拓展的定义、误区、策略等方面来探讨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语文教学中合理有效的拓展延伸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有助于对文本的认知表达,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刻感悟,若把教学课堂比喻为正在行走的船,那么,有效的语文拓展延伸无疑是那股提速的东风。  【关键词】
【摘要】《烛之武退秦师》是文言文教学中很受学生欢迎的一篇文章,短小精悍的篇幅、精准凝练的用字、逻辑严密的言辞、跌宕起伏的故事,充分展现了《左传》的语言魅力。  【关键词】语言;炼字;逻辑  《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战国的苏秦、张仪口若悬河,舌如利刃;渑池之会,蔺相如一辩退虎狼之师;三国诸葛亮,以一当十,舌战群儒……那些因辩才青史留名的故事一
【摘要】随着全国教育系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迈进常态化阶段,对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来说,不仅“如箭在弦”,更是机不可失。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其要求相吻合,这样的智慧课堂是一场观念和技术的革命,它将教育实践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这不是“偶然的邂逅” ,而是代表了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即摆在每一位教育实践者面前的挑战与机遇。面对这一革新,初中英语课堂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如何
诗歌语言优美、思维活跃、情感强烈,对人的思想品质、文学修养影响很大。儿童诗因其篇幅短小、语言优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富有儿童情趣等特点而深受儿童喜爱,更贴近儿童的心灵,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如何借助儿童诗歌教学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课题。对此,笔者做了一些初步探索。 
【摘要】教材依据课程标准而编制,能系统反映学科内容。它是课程内容的载体,也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承载着课程设计者的课程理念,但无论教材编写得如何尽善尽美,其内容和结构都蕴含着整齐划一的教育需求,无法满足实际教学中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整合与拓展。通过有效的整合和拓
【摘要】“片段作文训练”是从局部着眼,从小处着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书写学习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和所思,从句、节逐步过渡到段、篇,循序渐进,集腋成裘,积水成渊,将作文化整为零,进行局部作文训练。“片段作文训练”是夯实学生写作基本功,进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本文将结合笔者日常的教学实际与学生习作,谈谈教师如何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片段作文的训练。  【关键词】片段作文;训练;观察;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