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时代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策略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ww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e时代下,各行各业的经营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模式。教学领域也受到了e时代的冲击,在教学理念、思想、方式上都做出了一定的改革。初中数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同时也是学习难度比较大的学科之一,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根据e时代的特点对教学进行创新,进而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关键词:e时代;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4-00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4.021
  新课程的改革以及e时代的到来,教育与信息化的结合成为必然,利用e时代的技术来打造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对高效课堂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部分教师认为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上争分夺秒,利用有效的时间为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这也使得很多教学软件打着教学的名义涌入课堂中,虽然为学生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料,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也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将目光集中到这些花哨的东西上,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e时代下的高效课堂不仅要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同时还需要保证学生学得扎实。基于此,本文主要对e时代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策略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利用兴趣导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
  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中,一直采用的都是被动的灌输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高,而且使很多个性比较强的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所以教师要想提升课堂的效率就需要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e时代下的先进教学辅助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比如教学“多姿多彩的图形”这部分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展示出图形的多姿多彩性,教师可以利用EDIUS软件为学生制作精美的短片视频,在视频的画面中为学生展示绚丽多彩的原野、层次多变的城市环境、人声鼎沸的市场、延绵起伏的山脉、浩瀚无垠的大海、五光十色的商场等,同时为这些视频配上背景音乐,并随着视频内容的改变而转换背景音乐,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另外一个缤彩纷呈的世界中。在视频播放完成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入到课程中:“同学们,从这个视频中我们有没有看到很多的图形呢?”这样,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回答:“我看到了原野里有长方形的田地”“我看见城市里有圆形的建筑、长方形的建筑、正方形的建筑还有三角形的建筑……”“我看见市场中有圆的盆、梯形的梯子……”“我看到了大海里面有星形的海星……”“我看见商场上飘扬的五星红旗上也有星形……”学生争前恐后的发言,带动了课堂的气氛,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高涨,从而更好地投入到了课堂学习中,与老师一起感受多彩多姿的图形世界。
  二、以探究为主,提升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传统教学中,学生主要是靠死记硬背,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很容易将知识忘记。主动学习则是学生自觉参与到对知识的探索中,对知识是理解式记忆,不容易被忘记。因此,在初中高效课堂的打造中也需要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获取知识。比如学习“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为学生讲授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点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品,要求学生找出轴对称图形。这样教学,学生就会根据定义和特点,并且与这些图形进行对比,进而选出黑板、窗子、地板、桌子……但是有的学生在看到五星红旗时会出现疑惑,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适当引导“同学们,对于五星红旗是轴对称图形,你们怎么看”。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最终形成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是轴对称图形,因为五星红旗是长方形的,长方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另一种认为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五星红旗中只有一个角上是有五颗星的图案的,与其对应的部位却没有,所以不能算是轴对称图形。最后,教师为学生进行总结,如果说仅从形状上来看,五星红旗是轴对称的,但是如果从五星红旗的整体结构来看它并不是轴对称的。这样,通过自主讨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在以后判断轴对称图形时也会更加准确。
  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得再扎实,如果没有实践练习,那也终将是纸上谈兵,所以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样以“轴对称”的学习为例,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然后要学生找出对称轴。一些教师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会把画面做得过于花哨,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利用了e时代技术,但是最终还是以灌输为主,所以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实践和动手的机会。教师可以利用PPT为学生展示几个图形,然后要求学生对图案进行补全,使补全后的图形成为轴对称图案。学生通过自主的实践和演练,先找到对称轴,然后找到图形的对称点,将图案进行补全,从而更好地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提升了对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对称点的寻找能力,同时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四、结语
  初中数学的重要性和难度大的性质是教师和学生公认的,为了能够使数学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灵活化,教师充分利用e时代下的技术优势,使初中数学教学更加灵活化、生动化。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同时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当然仅凭这些技术手段和教学策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地应用科学技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王相子.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2016(11):174.
  [2] 李亮.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6):121.
  [责任编辑 房晓伟]
其他文献
目前,阅读教学仍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许多教师穷思竭虑、条分缕析,其结果仍有不少学生不得其法,望题生畏,举笔蹙眉。这对矛盾长期困扰着阅读教学,严重影响学生阅读能能力的提高。其中,学生的概括能力之差应是主要病因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可以说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  阅读中的概括能力是贯穿于整个阅读之中。广义上讲:将阅读中的理解形之于文字,均是概括能力的体现;狭义上讲:主要指阅读中的
“以小见大”就是用小题材表现大主题。从小事、细节、小物件、小人物着笔,在写作中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这种艺术处理手法,给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运用得当,往往能收到“窥一斑而见全豹”、“一叶落而知秋”的艺术效果。  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我们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语文教育的确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儿。对于麻烦或复杂的问题,我们的应对策略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要干好语文教育这件事,就是要把握好“課堂——思考——学习”三个环节。今天我们听了陈秋老师上的《奇妙的对联》,大家在一起讨论和反思,主要关注的是前两个问题,我在这里侧重谈一谈读书学习。  总的想法是:语文教师要做一粒阅读的种子。  暑假去欧洲,在阿姆斯特丹转机的间隙,目睹了外国人读书的现场,去英国曼彻斯特候机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居各种死因首位,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而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为特征,严重危害生命健康 。在高血压的防治中,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变化中,护理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根据整体护理理论体系,在具体的护理实践中是以护理程序为思考和思想方法为工作框架,也就要求我们将护理工作贯穿与疾病和健康的全过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