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l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是台湾作家九把刀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是个关于青春与初恋的故事,简单到近乎平淡,但翻拍成电影后在台湾创造了四亿台币的票房,在香港也进入了最卖座的20部电影的榜单,似乎只要提及片名,每个青春已逝的人都能遥望到自己曾经年少的内心,不仅仅有初恋女友,还有那些年倾注过同样激情的无关风月的记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为这种“集体怀旧”提供了一个载体,“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成为一个能产的语模,成为很多人缅怀过去的标志性噱头,有些人亲切地称之为“那些年体”。如:
  (1)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时尚。(《周口日报》2012年1月9日)
  (2)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楼盘。(《钱江晚报》2012年1月19日)
  (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动漫片。(《西安日报》2012年2月19日)
  (4)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怀旧剧。(《钱江晚报》2012年2月29日)
  更进一步,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回忆一起追逐过的事物,还有其他一起经历过的引起共鸣的过往,于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过的××”语模应运而生,如:
  (5)那些年,我们一起看过的热闹。(《南方时报》2011年12月30日)
  (6)那些年,我们一起度过的大学时光。(《镇江日报》2012年1月20日)
  (7)那些年,我们一起亏过的理财。(《人民日报》2012年1月30日)
  (8)那些年,我们一起度过的难忘春晚。(《嘉兴日报》2012年12月30日)
  (9)那些年,我们一起剪过的发型。(《沈阳晚报》2012年2月24日)
  电影热播让“那些年,我们一起×过的××”以五花八门的形式高频率地出现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丰富着我们的双眼,渲染着我们的记忆,勾勒出一幅幅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过的画面,一时间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后续效应就是——“怀旧”蔚然成风。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首先,“那些年,我们一起×过的××”语模形式本身的构成特质决定了它就是为了怀旧而生的语模。标志性词语“那些年”和具有补语性质表示完成的体助词“过”,都在彰显着这个语模承载的是过去的经历。
  其次,在这个创意无限的年代,人们标新立异、跟风的心理使得很多人喜欢用当前最流行的、大家耳熟能详的语汇来标注自己的想法,而网络、报纸等媒体也乐于将这股风潮推波助澜以达到聚焦吸睛的目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自上映以来风头很劲,剧中的故事情节让很多人有了记忆中的共鸣,推而广之,只要涉及过去共同经历的事物或事情,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使用相似的结构来表达。
  再次,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怀旧心理。一方面,当今社会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在辛苦工作的同时就更怀念过去的“轻松”:另一方面,虽然常听到“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说法,可当新鲜的事物存在于当下的时候,陈年旧事仍然有着让人难以忘怀的魅力,有如鸟恋旧林,鱼思故渊,任何人都会对自己成长的足迹有重温和缅怀的心理。
  最后,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语模的种种表现形式属于“集体记忆”之“被收集的记忆”和“传递性记忆”,就是说,这些记忆中分散的事物或事件是需要进行收集和整合的,而后通过媒体分享一种共有性的意识,从而让每个人都有情感上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大多数是正面的,但也有负面的(如例(7))。即便如此,也如有人说的,一个人的记忆是私密的乐趣,一群人共享的记忆便成就了怀旧的文化。所以,过去的一切,无论好还是不好,都是成长的过程,人们都乐于谈起。更何况,这种记忆是大家在热播电影的“点拨”下为生活添加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其他文献
教学內容的有机整合是创造有效课堂的首要因素,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设计教学时只考虑到知识,将一个个能够引起知识呈现的问题像摆山药蛋似的堆叠出来,而不考虑将它们进行有机的统整,看似将该教的內容都照顾到了,实际却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支离破碎,教学反而低效。  如何对一篇课文的教学內容进行有机整合,我们看看余映潮、黄玉峰和程翔三位名师是怎样教学《老王》的。  一、聚焦鉴赏能力的培养  余映潮老师教授的对象是高中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进入文本世界,探索文本内涵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美丑善恶的分辨能力,涵养其追求人性之美的情感和人道主义的情怀。    教材分析     课文《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自雨果《巴黎圣母院》第六卷。在这部气势恢弘的巨著中,教材选文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章节,《巴黎圣母院》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对真善美的热烈褒美,对假丑恶的无情鞭笞,都聚焦在对伽西莫多行刑的看台上。雨果在《(克伦威
《选读》(语文出版社2005年版)怎么教,一直是困扰高中语文教师的一个问题,如果把它当做普通的文言文教,注重文言字、词、句、义的落实,那么,一本《选读》教下来师生都会感到单调枯燥;如果把它当做一般的政论文来教,那么,教学中可能会缺少语文味;更令人担心的是,如果没有把握准《选读》的特点,我们的教学可能会失去价值和意义。在《选读》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  1 《论语》是一种语录体,它主要是一个个语录
关于“跂”的读音问题,已经有实验区老师提出过,语文出版社张万彬老师已经就此做过详细解答,登在语文出版社网站上,现把他的意见摘录于下,请参考。  ——编者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唐·杨倞注:“跂,举足也。”举足指举踵,既抬起脚跟(远望)。“跂”的这个意义(“跂”为多音多义字,这里只讨论“举踵”义的“跂”),《现代汉语词典》注qì,而语文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注qǐ。有教师质
一、设计缘起    我们知道,《论语》是一部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语录体儒家经典。通行本《论语》共20篇,编辑体例相对杂乱。除少数篇章有相对集中的主题外,多数均无主题。它既不按内容类别编排,也不按语录的时间先后辑录。即便是篇章标题也都是取自该篇首句的两字或一词,如《学而》《子罕》《阳货》等,这些篇题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也不能表示各篇之间的联系,每篇之中、各章之间的内容也没有联系。  但语
山西省平遥中学是一所具有革命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学校,原校区坐落在平遥古城东南,与城墙上的魁星楼相对,文庙是学校的主体建筑,里面供奉着先贤孔子。2003年,学校搬迁到古城东侧,成为规模宏大、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学校。学校通过专题教育、主题活动、典型引路、制度约束等途径,培养了一批“爱生、敬业、乐教”的教师队伍。语文学科组现有特级教师三名,团结带领成员,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大力实践具有平遥中学特色
《不拘一格教语文》是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语文教师史金霞的大作,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开放、多维且注重文化传承的大语文教学。全书共五个单元,作者结合大量的教学实录,介绍了自己是如何教阅读、写作、诗歌的,如何开展实践活动及如何上电影课的。史老师被学生称为“优秀的文化传播者”,其教学方法具体、可操作,教学理念极具个性,值得语文老师学习借鉴。  第一,阅读教学与文化传承。  史老师提出阅读教学三原
有人问过我,如果你生在二百年前,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我毫不迟疑地回答:“当然是中进士、点翰林。”  历史若真的前溯一个多世纪,不仅是我,恐怕绝大多数读书人都有这个梦想。因为在那时候,寒窗苦读,金榜题名,进而释褐为官,是一条最为理想的成功路径,也是中国男人获得荣耀、实现自我价值最为和平、常态的路径。尽管这条荣耀之路艰难而狭窄,“一入龙门,身价百倍”的“鲤鱼”是极少数,多数鱼儿在半途中被无情的大浪所淘汰
《孔乙己》以极其精练的文字,把深广的社会现实浓缩在不到三千字的篇幅里。对于孔乙己在酒店欠下的十九文钱,在小说中曾被老板三次提起,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一篇极短的小说,多次写到的一个细节,应该引起阅读者的重视。可对这一账单的理解,历来都是认为“揭示了掌柜的自私冷酷”,“在他的眼里,孔乙己的尊严甚至生命远不如十九个钱重要”,“人心之冷酷,世态之炎凉让人不寒而栗”。可是,对于这个账单的数目:十九文,却没
如今,“校长最有可能成为教育家”“当代校长如何走向教育家”的话题很是热闹。那么,今天的校长能成为教育家吗?我觉得难。  首先,我们要知道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第一个渠道就是他的经验和实践。这种从经验和实践中获得的思想,相当的稳固和稳定,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很顽固,不太可能一下子改变,民间的经验主义者常有这样的说法:“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这说明你要他改变还真不容易!而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