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跂”该读上声还是去声?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跂”的读音问题,已经有实验区老师提出过,语文出版社张万彬老师已经就此做过详细解答,登在语文出版社网站上,现把他的意见摘录于下,请参考。
  ——编者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唐·杨倞注:“跂,举足也。”举足指举踵,既抬起脚跟(远望)。“跂”的这个意义(“跂”为多音多义字,这里只讨论“举踵”义的“跂”),《现代汉语词典》注qì,而语文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注qǐ。有教师质疑教材的注音,认为应当依据《现代汉语词典》改注去声。我们认为,还是以注上声为宜。
  
  
  
  
  
  
  
  
  
  
  
  
  
  
  
  
  “跂”的“举踵”义读qǐ还是读qì,现行字词典的处理并不一致。《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读qi,而多数字词典如《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均读qǐ。在此之前的字词典多上去两读并存,有的以上声为主,以去声为又读(如《康熙字典》和旧版《辞海》),有的以去声为主,以上声为又读(如旧版《辞源》)。
  “跂”的这种读音歧异可以追溯到《广韵》。《广韵》上声纸韵丘弭切:“跂:踶跂。《山海经》云有跂踵国,人行脚跟不著地,如人之跛足也。”又去声寘韵去智切:“跂:垂足坐。又举足望也。”丘弭切折合今音读qǐ,去智切折合今音读qì。也就是说,现代字词典qǐ、qǐ两个注音均于古有据。
  从总体情况看,旧时“跂”的“举踵”义以读去声为常。《诗经·卫风·河广》“谁谓宋远,跂予望之”,《经典释文》认为“跂”读“丘豉反”,“豉”在《广韵》属去声寘韵,“丘豉反”等于“去智切”。《广韵》上声丘弭切下虽收有“跂”字,但并未明列“举踵”义,其音读可以理解为“跂”在“踶跂”“跂踵国”两个特定词语中的特定读音,故后世韵书如《集韵》《洪武正韵》《音韵阐微》等对“跂”的“举踵”义,均只沿用《广韵》去声一读。《国音常用字汇》及其后的《国语辞典》,也只注去声。这可能是《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坚持读qǐ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辞源》《辞海》等多数现代字词典读为上声呢?我们认为,除上声音读也于古有据的理由外,更为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考虑到“跂”和“企”两个字之间的关系。
  “跂”所表示的“举踵”义,本应写作“企”。《说文解字》:“企,举踵也。”字从人从止.甲骨文在人形下加止形以示举踵义。而“跂”的本义为多出的脚趾。《说文解字》:“跂,足多指也。”《庄子·骈拇》:“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这个意义的“跂”《广韵》读巨支切,今音qǐ,与“举踵”义无关。“跂”在表示“举踵”义时,或被视为“企”的假借字,或被视为“企”的或体。如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跂,假借为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及《集韵》《洪武正韵》《音韵阐微》等韵书,则于“企”下注明“或作跂”。从《康熙字典》到旧版《辞源》《辞海》直至《汉语大字典》《辞海》等辞书,也都在“跂”的“举踵”义下注明“通‘企’”或“与‘企’同”。《广韵》中“跂、企”二字同见于上声纸韵和去声寘韵,同为丘弭切和去智切,而且两处“企”字的释义均为“望也”,说明二字不但同音,而且同义。朱熹《诗集传》于“跂予望之”之“跂”直接注为“音企”.也把二者视为同音字。
  “跂、企”读音的同一性,旧时字词典有的注意到了,有的注意不够。如旧《辞源》二字均以去声为主读,以上声为又读;《康熙字典》和旧《辞海》二字主读、又读则各自互相参差。解放前作为国音标准的《国语常用字汇》,对二字均只取去声一读,体现了二字的音义一致性。(《国语辞典》沿袭《国音常用字汇》,故至今我们仍可在电视节目中听到一些台湾人把“企业”说成qì业。) 把“跂、企”的读音一致起来,既符合音韵与训诂理据,又能减轻人们学习负担,这个原则应该坚持。由于现代汉语中“企”是常用字,而“跂”是生僻字,所以“跂”字的音读当以“企”字为依归。也就是说,“企望”之“企”于传统的上去两读中选取哪一读,“跂望”之“跂”也应随着选取哪一读。“企”的读音,《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已明确规定统读qǐ。既然如此,“跂”自然也宜跟着读qǐ。《辞源》《辞海》等辞书就是这样处理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企”字遵从《审音表》读上声,而“跂”字又沿袭《国音常用字汇》读去声,这样处理有割裂二字音义关系之嫌,不无可商之处。编辑同志:
  你们好!
  语文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四选编了《劝学》一文,文中有“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教材把“跂”解释为“提起脚后跟”。注音是“qǐ”。而有的教材和词典却认为这个“跋”读qì。请问这个“跂”到底该读什么呢?
  恭祝:编安!
  福建宁德 陈 阳
  2009年11月10日
其他文献
一、命题理念突显三个特点    1.突显考试主体(语文课程)的开放性  一是考试材料更趋开放。200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大多遵循“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的原则,在选材上突出以下特点:第一,来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名家名篇,也有精短时文;既有文学作品,也有纪实佳作;既有全文引用,也有片段摘录;既注重文体兼顾,也注意突出重点。比如武汉卷《元青花之谜》是根据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彰显。面对题目,是准确理解还是偏颇无绪,是思路清晰还是紊乱不堪,是思考深刻还是肤浅低幼,这些都能在文章中体现出来。同时,品位、情怀与气度也决定了作文的高低深浅。是胸怀大志还是目光短浅,是悲天悯人还是冷漠麻木,是无私坦荡还是小肚鸡肠,是勇敢担当还是逃避畏缩,对自然有没有敬重,对生命有没有关爱,对社会有没有感恩,这些情怀都在文章的一字一句中流露出来。临近高考,如何步步为营,引领
谈鬼,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世界各民族都有许多关于鬼的故事,因此,谈鬼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在我国,不但民间社会的聊天中老百姓喜欢谈鬼,文人的清谈里,“鬼”也是一个最有吸引力的话题,以至于鬼字已经渗透到我们民族的语言中了。在朱自清先生的《话中有鬼》中,谈到了许多有关鬼的语言现象:“鬼”通常不是好词儿,说“这个鬼”是在骂人,说“死鬼”也是的,还有“烟鬼”“酒鬼”“谗鬼”等,都不是好话。但骂人有怒骂,
在上郑振铎《海燕》一课时,一位学生提出了疑问:“作者是在去欧洲的船上见到海燕,才想起家乡小燕子的,为什么却先写家乡的小燕子后写海燕呢?”问题一提出,整个课堂都陷入了沉寂中,没有了往日那种踊跃发言的课堂氛围了,同学们都在沉思中。我也感到一时难以回答,就问:“假如你是郑振铎,你怎样写呢?”“我会先写海燕,再回忆故乡的小燕子,最后点明乡愁。”大部分同学都纷纷表示赞同。“可是作者为什么要倒过来写呢?”面对
读、讲卢森堡《狱中书简》。关键是要体会和把握作者的写作环境、语境,以及由此决定的文章的特点和性质。标题“狱中书简”告诉我们,文章是在“狱中”所写,作者是处在被监禁、人身不自由的状况下。在另一封书信里,她说到在单独囚禁中,“很少想讲话。甚至几个星期听不见我自己的声音”;写作“书简”是她和外界联系的唯一方式,但书简的传递,却又是受到严密检查的:这是一个不自由的写作。在这样的“非常状态”下。依然要表达自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传世之作,也是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高中语文教材选了这部戏的第三折,即全剧的高潮部分。可是,在读完选文之后,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即在《滚绣球》里,窦娥斥天骂地,指责它不公平,使善良之人多灾多难。可后来她又指天发誓,要老天彰显自己的冤屈,并说“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这岂不前后矛盾?的确,若单从这些话语来看,窦
北京市西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名校云集,有多所示范校、优质校、百年老校,也有北京四中、八中、实验二小、北京小学等知名教育品牌。近年来,西城区立足首都城市发展新战略和区域功能新定位,着眼重大民生工程,深化教育改革,先后推出建立教育集团和实施学区制等重大改革举措,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规模,优化教育结构布局,均衡配置优质资源,有效解决了“择校”等社会焦点问题,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一、教育
教学內容的有机整合是创造有效课堂的首要因素,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设计教学时只考虑到知识,将一个个能够引起知识呈现的问题像摆山药蛋似的堆叠出来,而不考虑将它们进行有机的统整,看似将该教的內容都照顾到了,实际却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支离破碎,教学反而低效。  如何对一篇课文的教学內容进行有机整合,我们看看余映潮、黄玉峰和程翔三位名师是怎样教学《老王》的。  一、聚焦鉴赏能力的培养  余映潮老师教授的对象是高中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进入文本世界,探索文本内涵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美丑善恶的分辨能力,涵养其追求人性之美的情感和人道主义的情怀。    教材分析     课文《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自雨果《巴黎圣母院》第六卷。在这部气势恢弘的巨著中,教材选文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章节,《巴黎圣母院》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对真善美的热烈褒美,对假丑恶的无情鞭笞,都聚焦在对伽西莫多行刑的看台上。雨果在《(克伦威
《选读》(语文出版社2005年版)怎么教,一直是困扰高中语文教师的一个问题,如果把它当做普通的文言文教,注重文言字、词、句、义的落实,那么,一本《选读》教下来师生都会感到单调枯燥;如果把它当做一般的政论文来教,那么,教学中可能会缺少语文味;更令人担心的是,如果没有把握准《选读》的特点,我们的教学可能会失去价值和意义。在《选读》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  1 《论语》是一种语录体,它主要是一个个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