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居家微空间蔬菜花园设计

来源 :蔬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sha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而城市居家微空间蔬菜花园满足了城市部分居民的需求,形成了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为了更好地设计未来城市居家微空间蔬菜花园,以南京城市蔬菜花园设计为例,调查了南京地区典型的蔬菜花园设计案例,总结了南京城市居家微空间蔬菜花园的不同模式及其设施结构、植物种类等,其中模式主要有3种,即屋顶蔬菜花园、别墅私家庭院蔬菜花园和住宅小区蔬菜花园.
其他文献
为选育出适于宁夏自治区秋冬茬日光温室种植的番茄新品种,在日光温室对57份大果番茄新组合进行了品种比较,通过调查植株性状、果实性状、番茄花叶病毒病病情指数和产量,并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DTOPSIS法)对番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花叶病毒病病情指数和产量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应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排名前8的组合有53号、59号、58号、61号、46号、9号、60号、15号,说明这8个组合表现优良.抗花叶病毒病的病情指数、产量比较与综合评价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而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为了改善耕地质量、减量施用化学肥料,开展了腐植酸应用田间试验.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T1常规施肥、T2常规施肥+600 k g/h m2腐植酸、T3常规施肥+1200 k g/h m2腐植酸、T4常规施肥+1800 k g/h m2腐植酸,研究了不同用量腐植酸对河西走廊灌漠土理化性状、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洋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漠土耕层中施入腐植酸后,与常规施肥相比,土壤p H值降低0.27%~0.69%,容重降低3.5%~6.9%,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提高3.3%~4.7%、8.6%~
花椰菜是辽西地区主要蔬菜之一,露地栽培面积较大,但农民在栽培管理上尤其在施肥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针对施肥问题,从育苗、整地、栽植、生长期等不同方面阐述了合理的施肥方法.即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花椰菜需肥规律,提出不同生长时期的施肥方法,包括培育壮苗肥、施足基肥、少施栽苗肥、不同生长期追肥及叶面喷肥等.通过合理施肥,每667 m2花椰菜产量可增加686.8 k g,产值增加1098.88元,纯收益提高988.88元,且达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均衡土壤养分、避免单一应用化肥和过量施用氮肥的目的,可解决农民施
为了充分利用玉林市地处桂东南地区、早春气候温和,春黄瓜地膜覆盖便于提早栽培的区域优势,2015年起,菁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玉林市农科院蔬菜专家的指导下,采取春黄瓜棚内育苗、提早定植移栽、地膜覆盖栽培获得成功;同时利用已有的地膜、篱架等设施,在黄瓜收获后及时抢种夏豆角,既高效利用了材料、土地,又大大节省了人工、农资及时间成本,创新性地探索出了春黄瓜—夏豆角配套三免栽培技术,即:免揭除地膜、免翻耕土壤、免拆搭立架,直接播种豆角,全程实现早种早收,节支、增收效果极为显著,每667 m2较传统栽培方式增加4500
针对内蒙古地区设施甜瓜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病虫害发生严重、植株死亡率高、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问题,本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战略,以改善土壤环境、缓解设施土壤连作障碍发生为目的,集成设施甜瓜抗连作障碍技术:设施内空气和土壤消毒处理技术;设施土壤深耕技术;嫁接育苗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改良设施土壤技术;设施土壤科学施肥管理技术;设施生产绿色防控技术;作物填闲改良技术;伴生栽培改良技术.该项技术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尤为显著,促进了内蒙古地区设施甜瓜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升了设施甜瓜的整体种植水平,充分发挥了
为解决辽西地区西兰花春季冷棚生产仍然采用传统的栽培方式,存在栽培技术落后、用工较多、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轻简化栽培技术,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起垄定植、肥水管理等关键技术实现轻简化,使西兰花产量达到32.25 t/hm2,较传统栽培提高了22.86%,节省劳动力30%以上,减少农药使用量15%左右,节约成本25%以上,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探究类球红细菌对草莓的抗病、促生作用效果,分别在草莓苗期、初花期、果实膨大期施用助友宝S O D微生物菌剂100倍液,研究其对草莓株高等生长指标、果实产量的影响及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助友宝S O D微生物菌剂可使株高提高2.3%,茎粗提高9%,展开叶片数提高20.7%,开花数量增加19%,草莓单果质量增加18.2%,说明其对草莓有促生作用,且能促进草莓开花;通过田间调查发现,助友宝SOD微生物菌剂对草莓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初期防效达45%.
为了减轻外来蔬菜对宜黄县产业带来的冲击,避免农户丰产不丰收,提升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在充分了解当地居民消费习惯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品种和茬口、充分利用基地现有设施设备、综合运用蔬菜种植新技术,探索形成了“莴笋—辣椒—上海青—黄瓜—川松”高效栽培模式,强调将育苗区与种植区严格分开管理、合理安排茬口、充分利用栽培设施、严格实行轮作换茬和转变技术模式等技术要点.1年可种植5茬蔬菜(比通常增加了1~2茬),从而达到“三超”高产收益(产量超10 t、产值超4万元、纯收入超2万元),为当地大棚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高效栽
东营市蔬菜产业已具有一定的专业化水平,表现为蔬菜种植面积趋于稳定、经济效益逐步提升、区域化布局形成、产品地域特色明显,但东营市蔬菜产业仍存在生产规模小,育苗、加工、流通环节滞后,生产设施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最后,结合实际提出加大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蔬菜全产业链发展、加快蔬菜生产新技术应用和推广、提升蔬菜生产设施装备水平、扩大优质特色蔬菜生产规模等对策,以促进东营市蔬菜产业发展.
为充分利用生态林地和树枝、秸秆等资源,在房山区生态林下进行了大球盖菇栽培基质和模式试验.以玉米芯和木屑为主要原料,设计3个配方,在露天(M1)和遮阳网(M2)2种模式下进行出菇试验,对比分析了菌丝长势、生物学效率、商品菇率、投入与产出等指标.结果表明:配方F3(杂木屑64%,玉米芯30%,麦麸4%,石灰2%)菌丝健壮,生物学效率最高,达到47.23%,商品菇率最高,为79.37%,商品菇成本最低,为4.34元/k g;M1模式下,3个配方生物学效率分别比M2模式提高18.64%、21.44%和2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