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三个基本点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d1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近原文
  每一学科都有其特有的教学思维。如果不具备该学科的思维,也许基本过关没问题,但要升堂入室,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恐怕绝非易事。同样,我们教语文,如果不满足于才禀中平,而要给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那么无疑需要具备很好的语文教学思维。
  语文教学思维跟语言关系最为密切。我们知道,在非语文学科中,语言和人文内容(原意)的运动是单向的,是简单地由语言移动到人文内容(原意);而在语文学科中,语言和人文内容(原意)的运动是双向的。语言和人文内容(原意)之间“双向”运动的特点,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它决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这样的性质,实际上就是“语文性”。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时时刻刻都牢记语文学科的性质,努力体现“语文性”,那么就可以说,我们的语文教学思维便形成了。简而言之,“语文性”决定着我们的语文教学思维。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能够兼顾到语言与人文内容(原意),使语言与人文内容(原意)的“双向”运动真正成为可能呢?我们觉得,在文本研习时,要牢牢抓住文本本身,更准确地说是原文。如果我们抓住了原文,就不仅抓住了人文内容(原意),同时也抓住了语言,从而凸显了“语文性”。于是我们也可以简单地说,语文教学思维就是“原文”思维。这种思维,是阅读教学过程所独有的。而对于其他非语文学科来说,往往是得“原意”而忘“原文”,只要逻辑框架顺利地映射到头脑里就行了。如果运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思维来教语文,如果仅仅满足于“原意”或逻辑框架的获得,那么我们就会误入歧途,就会丢失“语文性”。
  没有形成语文教学思维的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最喜欢丢开原文,而把文本转化为课件,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动画、丰富多彩的图片和悦耳动听的配乐,常常忘记了回归原文的路,到头来教出来的学生自然不会阅读,自然不会热爱文本的语言。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曾针砭这种现象说:“看影视多了,读课本少了;听录音多了,教师朗读少了;其他活动多了,语言活动少了……什么PPT,什么链接,什么网络阅读……似乎大家都有一手。”(《语文的原点》,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相应地,一个教师如果不善于利用语文教学思维积极地影响自己的学生,那么教出来的学生则会缺乏语文学习思维。这样的学生最没有耐心接触原文,而认为看一遍《阿Q正传》的电影就等于同名课文的学习就过关了,认为听一遍名家对《春江花月夜》的解读就相当于同名课文的学习完成了,结果学生的语文水平难以提高。
  常听一些家长反映,他的孩子几乎天天坚持在电视机前观看叙事性强的故事片,并且能够津津有味地讲出一个个复杂离奇的故事情节,但不知为什么,孩子竟然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记叙文。其实原因很简单,孩子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看重的是“原意”而不是“原文”,没有运用语文学习思维来学习语文。如果孩子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经常做到手不释卷,喜爱在字里行间圈圈点点、画画杠杠,喜爱对着重要的句子读读背背,能够不断亲近“原文”,沐浴“语文性”的春风,那么孩子是断然不至于不会写文章的。
  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应该高度认识到“原文”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不断强化“原文”意识。具体地说,就是要慎用课件,克服讲风太盛的毛病,多范读原文,并且要对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和适时的指点,让学生多亲近原文,不厌其烦地读原文,读出原汁原味原意,读出原文中的好词好句,甚至背出原文中的精华之处。
  除了朗读,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反复地默看课文。总之,我们要让学生对“原意”有豁然开朗之感,不要轻易丢弃“原文”,尤其不要丢弃精彩的“原文”,而要学会背诵一定数量的“原文”(语段或语篇)。总之,如果通过各种方法亲近“原文”,使语言与人文内容(原意)的“双向”运动不断发生,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会充分显示出“语文性”,从而真正地做到有效、高效。
  触摸语境
  语境有内外之分。内部语境是指一定的言语片断和一定的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外部语境是指存在于言语片断之外的语言的社会环境。阅读教学离不开语境。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不仅应该具有高度自觉的“语境”意识,而且应该使每一位学生也养成这种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文本的原意就不能光靠语文老师的一张嘴和盘托出,也不能单靠语文老师提纲挈领地写在黑板上,更不能仅用影视的形式直观地放映出来——这些往往只是辅助性的手段。语文老师最基本的任务,应该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让学生学会根据语境寻得文本的原意。师生各自的自学环节自然离不开语境,但课堂教学场景更离不开语境。没有了语境这东西,就是通常所说的“架空分析”。我们知道,原意是所有学科都需要的东西,但语文学科“得意”却不能“忘形”,不能抛开原文。就人文内容的载体来看,原文就是语言,而就人文内容所能理解的过程来看,原文其实就是语境。谁在语境——上下文、文本内外有效地利用了阅读时间,谁就能最准确、最正确地理解文本的原意。而就语文老师来说,他最最主要的本领,不在于他自己能够在上下文、文本内外有效地利用阅读时间,然后由自己复述、演绎给学生听,而在于他善于在课堂教学的场景中,引导学生从语境出发,不断地回归语境,靠语境产生问题,用语境诠释一切——一言以蔽之,他要善于让学生同样能够在上下文、文本内外有效地利用阅读时间。由此看来,语境乃是语文课堂教学场景中特有的、常有的一种意识。
  架空分析,一步到位,似乎节省了学生学习文本的时间,但他们自主阅读的水平却难以提高。如果他们不能靠语境读出文本的原意,如果他们离开语境曲解了文本的原意,那么他们的语文老师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让学生眼前有语境,既是让他们眼前有原文,有整体,有无数的语言片断,同时也是让他们眼前有原意,有人文内容,有人文精神。在这里,语境成功地把工具性(语言性)和人文性联结或统一起来了。一方面,不拘泥于只言片语,不肢解整体,而着眼于上下文,更洞察到文本之外——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这其实就是最大可能地发现人文内容,最大限度地扩大人文视野,最大程度地沐浴人文气息;另一方面,人文性的空间得以真正地拓展开来,上下文的语言片断便会连绵起伏、美不胜收,字里行间宛然有着一道“凝碧的波痕”,(朱自清《荷塘月色》)甚至语言这道“凝碧的波痕”还会绵延至文本之外,绵延至广阔的人文世界之中。因此我们可以说,触摸语境,就是同时触摸“工具性”和“人文性”,就是触摸标志着二“性”统一的“语文性”。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场景中常常出现师生共同“触摸语境”的现象,我们便可判定这节课具有一定的“语文性”,甚至具有很强的“语文性”。
  就反面来说,越是语境意识弱的学生,产生的问题往往就越多,因为他在语境的迷宫里最不容易看到语境,最容易产生困惑;而就正面来说,越是语境意识强的学生,产生的问题往往也越多,因为他看到的不是孤立的词句,而是上下文的关联以及文本内外的关联,这种种关联会引发他的很多思考。学生语境意识弱,正说明语文老师大有强化这种意识的必要,使学生逐渐养成根据语境准确和正确思考的能力;学生语境意识强,正说明语文老师在对这种意识的强化上起了重要的作用。以上两种情形产生的诸多问题,常常会给整个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精彩一瞬和生成之美。
  受到特定语境的制约,语篇往往有其特定的理解。当语境意识弱的学生或者语境意识强的学生产生一些问题时,我们不应该像其他学科老师那样,直接把原意——事物的逻辑链条呈现在学生面前,以致把原文和语境悬隔起来,抛在一旁。我们最好的选择,也是惟一的选择,就是直接或间接提醒学生:触摸语境。比如一位老师教赫尔曼·黑塞的文章《获得教养的途径》,学生对开头的一段话很不理解,几个学生提出了好几个问题:第一句说“具体的目的”,那么这“目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具体”的?“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永远都在半道上”是什么意思?“真正的修养”究竟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这位老师非常从容地引导学生触摸语境。对于第一个问题,他要求学生多读几遍原文,结果一位学生解释得非常好:“我觉得它就是最后一句所说的‘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跟‘真正的修养’比较起来,‘能力和本领’当然是‘具体’的。”然后这位老师鼓励道:“同学们,他为什么能理解得如此准确呢?因为他不是孤立地看问题,而是联系了上下文,结合语境来解决问题。请同学们联系语境,继续解决其他问题。”于是又一位学生尝试解决第二个问题:“体育的特点,作者说得很清楚,‘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也就是说,终点不是惟一的,它是随处存在的,所以对于‘从不停歇’的人,终点似乎是永远不存在的。‘永远都在半道上’是说,真正的体育本质上永远都是在运动着的,是‘从不停歇’的。作者以此来比喻,是为了说明‘真正的修养’也是‘随处都可到达完善境地却从不停歇’的,它一直致力于完善。”这位老师继续激励道:“说得太好了,你善于从比喻的修辞入手,抓住句子里的关键词语来分析。读书就要这样善于咀嚼语言。其实,联系语境,联系上文,我们同样可以找出这一答案。谁来说说看?”受到老师的启发,又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上面一句用了‘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一个短语,‘永远都在半道上’就是‘增强和扩展’的形象比喻。”由于这位老师不断地引导学生触摸语境,学生理解的正确率越来越高,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越来越强。
  总之,无论是教学问题的自然产生,还是教学问题的顺利解决,文本的语境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语境,对于文本本身来说,具有空间的特点;而对于原意的产生或阅读的过程来说,具有时间的特点。增强学生的语境意识,既是缩短学生根据语境读出原意的时间,同时也是延长学生根据语境玩味语言的时间。前者是人文性要求,后者是工具性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既需要人文性,也需要工具性。人文性与工具性之间,凸出了课堂教学的“语文性”。在这里,由时间概念还可衍生出速度概念。我们的课堂教学,既需要“大跃进”,浏览出文本的原意;也需要“慢慢走,欣赏啊”,咀嚼出语言的味道。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这样的境界,得益于语境。
  这样的境界,就是“语文性”的最好体现。
  延展文本
  作者创造了作品,而读者接受作品,这是传统的阅读观。文本意义的建构,不仅需要作者倾情投入,也需要读者积极参与,这是当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的一种新的阅读观。“作品”,一般强调作者之“作”;而“文本”,并非一种“确定的客体”,(罗兰·巴特《从作品到文本》,《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5期)它实际上是“语言的结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作者一人之“作”,因为其意义往往是由读者和作者共同建构的。基于此,法国学者罗兰·巴特提出了“从作品到文本”这一划时代的新的阅读理念。
  那么,如何延展“文本”?首先应当弄清文本是如何存在的,即它的存在方式。众所周知,编者提供、师生共用的某一文本一定不是孤立、静止地存在着的,文本之外一定还有其他文本。最起码,它与一些文本共在课本中,同在课本的单元、板块、专题中;然后进一步地,它还与教者课前准备的补充性文本(纸质的,或者课件上显现的)发生某些联系;最后再开放一点看,它还以实体形式呼唤(或者吸附)着一些虚体(联想而不在眼前的,或者说是意念中随意生成的)文本。所以,有人把文本形象地定义为“织物”。既然师生共用的某一文本处于“织物”之中,或者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文本“织物”,那么处于课堂教学场景中的几十个人(老师和学生)就有了无限延展文本的可能性。在罗兰·巴特的眼里,文本不断生成,永无穷尽,真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认为,每个文本都会成为另一文本的引文,每一文本都从无数已经写过的文本中引取段落。他用文本的“复数性”来概括这一现象。也有人称之为“互文性”,即以一个文本为主,与其他文本互为文本。“互文性”,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一个常见的、标志性的景观。这样的景观,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小学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长期以来,我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穷尽力量教好课文。一学期的几个月里,老师拿着教材一课时一课时、一篇一篇地教下去,最终也没有走出课文的‘井’。”(《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所以,她提倡课堂教学要有“大容量、高密度”,主张“广度——开放性”。当然,这里指的不全是文本的“复数性”、“互文性”,而另有直接联通大自然、现实生活和人文世界的意思,但无疑“复数性”、“互文性”当为题中重要之义。
  那么,文本中何处值得延展?一般情况下,是指文本的欠缺部分、空白点和沉默之处。比如一位老师教《鸟鸣涧》,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之“空”,让学生延展到王维的其他诗中的“空”——《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缺题二首》中的“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又有一位老师教黄秋耘的散文《祖国山川颂》,当读完“从最简单的一句话中,我可以联想到一长串的人物的画廊,联想到一系列的山川、树林、村舍、田野、池塘、湖泊”时,他带着学生一起“填补”这样的“最简单的一句话”——“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停车坐爱枫林晚”、“柳暗花明又一村”、“野旷天低树”、“池塘生春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些老师都能够恰当地延展文本。这样的延展,给人以偌大的空间感,使人觉得语文课堂包罗万象,气象万千。这样的课堂,具有文气、书卷气、书香气,具有浓郁的语文味。
  总之,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一个文本为主,与其他文本互为文本”,并且把这样的“文本延展”控制得恰到好处,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有语文性”,甚至说“很有语文性”了。
  [作者通联:江苏盐城中学中校区]
其他文献
作为商业地产的运营商,招商乃是市场形成最为关键的一环,无“市”之场毫无存在的价值,缺乏生命力,有“市”之场方为有生命力、有竞争力的市场。如何构建“市”,招商为第一环,如何让更多的商户入驻经营,以此良性循环逐渐带动市场氛围的形成,商铺越多,产品越全,服务越应全面优化,市场就越有竞争力;以此类推,下一步的二期三期招商工作才会开展得更顺利。反过来,一二三期全面的成功招商从大局上稳定了市场的根基,对市场的
致力于为各行业用户提供高品质测试测量解决方案和成套检测设备的泛华恒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泛华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泛华)于4月22日、4月24日在成都银河王朝大酒店、重
本文主要研究了研发投入R&D以及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作用,此外还进一步地分析了人力资本不同组成部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我们在这里采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
王志民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副校长。在呼兰一中送走十届毕业乍,培养了9名区高考语文状元。多年来,王志民老师先后荣获市教学大赛一、
国有企业大量的存量资产如何有效利用,使其发挥效益,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南湖近年来结合企业的改革,对存量资产的经营进行了实践探索。一、南湖企业资产经营的
人力资本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之一早已引起国外经济学界的重视和研究,但当今国内对人力资本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却很不够。人力资源开发的滞后使我们这个人力资源丰富
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的制造业,它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进步。伴随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制造业正在步步转型,产业结构、服务方式发生了优化,进一步提升了制造业的行业竞争力
在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普及的影响下,云会计系统因促使国企会计处理更具便捷性、精确性和高效性,成为国企财务管理部门的重要核心。本文主要分析大数据时代下国企云会计应用问
The Piyang-Donggya Grotto Site,which was discovered along a river bank in Piyang,Zanda County,Ngari Prefecture,is 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in terms of arche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