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职场新思维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2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重民 (编译)
  
  用人观念:
  只有忠诚是不够的
  
  “我打算将这把老骨头都交给公司了。”这句话,曾经是员工赢得上司欢心的杀手锏。应聘者如果在面试时讲这句话,也许会被视作“有发展前途的人”而录用。在公司的慰劳会上,双手捧着上司喝剩的酒,激动地说:“我不是喝醉了酒说醉话,对公司,我会竭尽全力的,我将这把老骨头都交给公司了。”那么,他准会在人事考评时得到更高的评价,说他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在升级考核时如果说出这番感人肺腑的话来,也许就会得到荣升或调到更好的职位上去。
  总之,“我打算将这把老骨头都交给公司”这句话,曾经作为向公司“奉献一切”的模范职员的代名词而大受欢迎,作为一种爱岗精神而受到很高的评价。
  但是,这样的话语并不能决定一切。三菱商事公司总裁曾说过:“死缠着公司,觉得背靠大树好乘凉,公司和自己都能稳坐泰山,这种想法如今已经行不通了。大公司是不会沉没的航空母舰,是不沉的企业,这样的模式已经消失。”一位职业顾问也直言不讳地说,尤其在一些跨国的大公司里,说着“打算把这把骨头都交给公司”之类的话纠缠不清的、想要套近乎的职员,对公司来说,反而被视为是一种麻烦,说得越多,越让老总们反感。“打算将这把老骨头交给公司”这句话能够释放出颇有魅力的光彩,是因为以前那个时代,企业是依靠人们对“铁饭碗”的忠诚心而获取很大利益的时候。现在是竞争时代,能者上庸者下。一位城市银行分行经理在酒过三巡之后,不无感叹地说:“我已经五十岁了,所以明天即使让我退休也没有办法。”他已经觉悟到自己该离去了。就是说,对公司方面来说,某些有能耐的职员即使想要待在公司里,甚至“连骨头都要埋在公司里”,但经营环境越来越严酷,年轻人又不断地成长起来,事实已经不允许他们再赖在公司里了。
  今后,人们不仅要将骨头埋在公司里,还应该努力将自己培养成有实力的人,让人们惊叹不已地说:“他在公司里时是一个实干家,听说现在还是顶梁柱呢!”说这句话的人应该意识到,不能如此轻易地将骨头埋在他人的院子里,与其将骨头埋在隔壁院子里,还不如耕耘自家的院子。你应该知道,终身雇佣和硬要搭卖的忠诚心,只是职场砝码中的一个,它有重要作用,但它决定不了什么。其他更重要的能力,诸如专业能力、公关能力、交际能力、业务能力、学习能力等都是要具备的,甚至要高于“忠诚”。
  
  坚守岗位:
  但求无过也是一种过
  
  在退休欢送会上,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客套话:“我进这家公司以来,至今工作已有几十年了。在这几十年里,我总算没有什么大的失误,这全仗领导……”“没有什么大的失误”这句客套话,实在可以解释为:“没有犯过引人注目的错误,太太平平地过来了……”如此解释也许是一种武断,但这句客套话听起来实在刺耳。
  三泽建筑公司社长三泽千代治曾说过:“我宁愿相信失败经历多的人。在人生道路中一次也没有失败过的人,这样的人是可怕的,不可能胜任重要的工作。失败经历越多,掌握的东西就越多,越是操劳的人越是成熟。”
  我右手大拇指的指根处,至今还留着一道呈深褐色的疤痕,而且左手食指的指甲裂开,形成左右两枚,变成一对。我常常会看着这个指甲回顾自己的失败,感慨万分地说:“那时真是很艰苦,但却是一段难得的经历。”而且我还有过一段在化妆品商店经营惨败、举债走投无路的生活。我在参加隧道建设时,曾掉进自己挖掘的深井里,那时反而涌出一种傻大胆似的感叹。右手的伤是被岩角划破的疤痕,左手的指甲是被岩块划成了两瓣。不要说没有大过,有时甚至连命都差一点儿丢掉,厄运就是这样接连不断。结果,我从中学得最多的,就是“对困难不能视而不见逃之夭夭”,我叮嘱自己:遇到困难要发扬“进攻精神”。
  说起来有些自傲,有的工作还是我主动要求的。与此相比,社会上那些但求无过的人,岂止是大过,就连“小过”甚至“微过”而产生的伤痕都不愿意得到。然而,凭着这样的精神面貌想要开拓自己的人生,实在是勉为其难的。在现代企业,许多人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也被视为不思进取。
  
  工作经历:
  丰富的经验也会添乱
  
  经验丰富也会添乱。这可以通过下面两个方面来进行解释,即:⑴跨专业学科的时代;⑵赖在一个岗位上不动的害处。
  第一,跨专业学科的时代。最近与某人才中心的总经理一起吃饭,顺便要求他给我看一下招聘档案。几家大银行联名招聘“人才”,作为“人才的条件”,据说,第一是没有银行业务的经验;第二是不得超过三十岁,第三是有策划能力。那位总经理事先讲了下面一段话:“银行利息下调,资金运转与以前完全不同了。以前的银行业务员在有人来要求贷款时,只要有担保就贷给他,以后不能这样了。总之,银行在经营方面,需要与以前截然不同的业务员,这样的人才就只能从社会上寻求了。”
  这段颇具说服力的真心话,值得一听。这种情况不仅仅局限在银行里,社会不会将发展速度停下来等着你,让经验丰富的人在那里沾沾自喜,不管当事人是否意识到,如今这个时代,经验越丰富,反而越是添乱。
  第二,赖在一个岗位上不动的害处。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了长达十年以上的人,他们的思路往往是失败型的。如果搞经营管理工作长达十年以上,九成以上的人都会带着惊讶的神情说:“为什么会作出如此不合常规的经营决策?”从而心平气和地做着没有任何效率的事。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在管理部门里,极其缺乏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个性、不同才干的人。在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进入派系,就不可能有建立交友网络的机会和价值,人员的素质受到了限制。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向他人学习”的交友网络是一种人的资产,是不可缺少的成长要素。如果在管理这一专职岗位上长达十年以上,除了毅力极强的自我奋斗型的人之外,都成了“老年陈酒”,一天到晚都和数字打交道,早就忘了这是经营的手段,数字本身就变成了目的,于是就成了“超近视眼”。总之,长期在管理这块“田地”里生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的灵活性往往会遭到萎缩。
  某家商务教育机构曾经跟踪测试经营感觉的上升水平,他们将得到的数据以“职业类别能力分类”的形式进行统计,通俗地说,就是哪种职业对经营的判断最准确。反过来说,也就是哪种职业对经营的判断最不准确,不料,最后显示的结果,最不准确的竟会是与管理有关的职业种类。就是说,根据以往的经验作出的判断,并不适合环境的变化。
  如今的时代,市场并没有停下脚步等待着你照搬以往的经验来发挥作用,虽然缺乏实践经验的知识没有说服力,但片面地追求经验已经不能玩转时代发展的车轮,创新、开拓,无疑是人才重要的砝码。
  
  编辑 张金余
  E-mail:beiyuan98@126.com
  (插图:张弘)
其他文献
三峡库区忠县善广乡雨台村有个地方叫“母猪林”,山高坡陡,乱石林立,河床狭窄,人迹稀少。山里的天气瞬息万变,那天,本来是晴空万里的天空,忽然就被一块黑云笼罩了。  眼见要下大雨,村民黄永明慌忙丢下手里的活,匆匆赶往“母猪林”去接割牛草的12岁女儿和5岁孙女。女儿是他36岁时才有的,中年得女,他常常喜欢得梦里都在笑;孙女是他继子的孩子,继子和儿媳都在深圳打工,孙女出生两个月后就被抱回他身边,是他用奶粉
茅侃侃出生于1983年。24岁的他只有初中文凭,而他现在的“名片”是MaJoy的总裁、北京爱航工业公司首席架构师、首席运营官。茅侃侃成了中国最年轻的CEO和亿万富翁之一。  他小的时候,喜欢任性而为,因此被很多人看成是个叛逆少年,都习惯称他是“混世魔娃”,原因是他在中学创造了一项被称作“百年不遇”的尴尬纪录,他上高一时,地理会考不及格,补考也没有通过,按国家当时的政策,他是没有资格报考大学的,据说
旅居澳洲的朋友回国,相聚时,她聊起在澳洲的感受,觉得澳洲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我们大异。  朋友大学毕业后进入澳洲最大的钢铁公司的实验室做研究工作。她的顶头上司是一位高大且健壮的澳洲男人。然而,他的耐心和细心却与他的外表大相径庭。上班第一天,这位上司带她熟悉实验室的环境,并很郑重地告诉她实验室大楼的安全出口在哪里,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应该从哪里逃生。实验室的仪器价格不菲,但上司特意告诉她如果发生意外情况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经常资助一些学业优秀的穷学生。有一次,一个学生因为经济拮据萌生退学之意,胡适知道后,深表同情。他立即找到这个学生,开导鼓励他,答应开学时资助100元钱,帮他完成学业。就在这一段时间里,胡适因为有些事情外出,他就把这件事郑重地向妻子江冬秀作了交代。  从外地回来,胡适以为妻子已经把事情办妥,就没有过问。一个偶然的机会,胡适在街头与那位学生相遇。正是上课的时间,可那学生竟然还在到处游
我经常碰到一些人,交给他一件事,他总是先列一堆困难和问题,列完之后他把自己都给吓住了。在追究根源时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这是习惯,我承认这是习惯,可实质上是懒惰,是无能。一开始他就找理由,他碰到什么事情,总找一堆理由,找一堆困难,然后很简单,再往下做不成了,开始替自己辩解,开始抱怨,抱怨制度问题、资源问题、上级不支持、广告费不到位、培训不够、有些部门不配合……抱怨得多,不是希望有人来解决,而是为自己
2006年我毕业于成都的一所大学,在贵阳一家小广告公司当文员,在城市郊区租了间房子,住的是二楼。每天深夜或凌晨,我总要被楼下的嘈杂声吵醒。  那天天还没亮,我又被发动机和搬货物的声音吵醒,便爬起来看个究竟。几个人从楼下的屋子里往外搬一个个纸箱,装在一辆小货车上。借着巷子里微弱的路灯,我看见那纸箱上“海飞丝”、“飘柔”等洗发水的标记。我发现这些人都是在凌晨的时候搬运这些名优洗发水,我肯定了心里的怀疑
一个雨天,纽约市41岁的格雷琴·鲁宾坐在车内,自问何为美好人生?“我突然想到,最需要的是快乐!”她曾在法官欧康纳手下任职,身兼妻母角色,多年前投入一项快乐计划,尝试运用传统和创新探索生活目标。如今,她确信自己比以前更快乐。  今天,大家似乎都在追求快乐,快乐也成了影视舆论的主题,科学界也在从事快乐相关研究,各类快乐俱乐部比比皆是。发展迅速的“正面心理学”充分显示:人一快乐,更具有创意,广结善缘,既
卖文为生,原是形容读书人为稻粱谋的艰难辛酸:穷徒四壁,别无长物,唱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还需面对现实重整河山,于是斜倚黄卷青灯,万般无奈地施展雕虫小技换取一瓢饮……  几年前我以外省诗人的身份客居京华,在某家出版社谋得个类似刀笔小吏的差使——白天坐在办公桌前对如山的来稿大动干戈,晚上则退隐斗室,纸上谈兵,把云蒸霞蔚的灵感从天花板上采撷下来。文人嘛,干不了别的,只有和文字打交道了。我面壁磨剑,卧薪
神舟六号飞船上一共有56台发动机。为了确保飞船的安全,其中各发动机都有主机和预备机两份,也就是说其中只有一半投入使用,而另一半是作为备份预备的。什么叫“有备无患”?这一半的预备机便让我们最真切地体会到其深层的含义。  我们时常会看到,对同样一件事情,有的人做起来就是那么得心应手;而有的人做起来倘若哪里缺点材料就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替代的,那能不手忙脚乱吗?能顺心顺手一气呵成当然是好事,但任何事情任何时
吉林省四平市盲协主席籍雅琴女士举着“坐xx路车”的牌子等候在公交站点,她解释说,近日来四平市一些盲人乘坐公交车经常被拒载,她希望用这种方式来提醒公交车司机注意,为盲人争取一个正常乘坐公交车的机会。公交车为何拒载盲人?籍女士用自己的行为温和地替我们这些健全人想好了理由。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盲残人士可以免费乘坐国有公交车辆,却没有提出这项政策给交通公司带来的损失由谁来埋单,这种对盲人的关爱政策在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