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教师·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uabn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在整个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本文阐述了运用图式理论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断丰富学生原有图式,启发学生激活、建立和运用图式知识,是一种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图式理论;阅读教学;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是中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既是学习英语的内容之一,也是学习英语的手段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阶段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阅读课在整个中学英语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进行更有效的阅读教学呢?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运用图式理论能有效提高阅读质量和效果。
  
  一、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图式是由过去的经验或背景知识组成的。背景知识在听力或阅读理解中所起的作用被称为图式理论。该理论强调读者已经具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并对其认知活动起决定性作用,认为读者对阅读材料中信息的理解取决于他是否具备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及能否及时激活这些知识。相应的图式一旦被激活,读者就能加速理解过程。就具体阅读活动而言,图式一般由3个部分组成:语言图式,指读者已有的语言知识,即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图式,指读者对阅读材料主题的了解程度;修辞图式,指读者对阅读材料的题材和篇章结构的熟悉程度。
  NSEFC课材中的话题广泛,学生对课文内容不一定熟悉或仅部分熟悉。对中国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门外语,教学材料中不可避免地包含了相当部分的异域文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准确地理解和体会所阅读的内容,减少学生理解的偏差。在阅读理解中,一些单词、词组或文章的标题都会暗示某个图式。如果读者能够捕捉并利用这些信息,其大脑中的相关图式就会被激活,从而有助于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因此,外语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来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激发阅读欲望,产生阅读兴趣,达到更新其图式,提高阅读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二、运用图式理论指导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认为,读者对阅读材料的语言、内容和修辞结构具备的知识越多,其理解的程度就越深。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并建立新的图式,帮助他们把已有的背景知识与阅读材料中的文字信息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运用图式的能力。
  1.阅读过程中运用图式促进理解
  课文的阅读教学应该把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放在首位,注意语言信息的整体输入。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可结合阅读材料的语篇内容和结构,指导学生建立相应的图式,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语篇,并深入理解语篇。教师在这一层次教学中,要从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技巧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阅读时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略读——理解课文表层意思。略读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阅读全文,获取整体信息,要求学生抓住文章大意及主旨,弄清段落结构,把握段落大意。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建立所读语篇的图式。例如, Book 1 Unit2 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可帮学生建立如下图式:
  Section one (Para.1): Introduction to the origin of English.
  Section two (Para.2~3): Different kinds of English
  and reasons of changes.
  Section three (Para.4):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如果学生能建立以上图式,尽管语篇中有些单词和短语不认识,或有些细节未读懂,他们仍然能整体把握该语篇。
  (2)细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细读指对课文中一些重要语段进行仔细阅读。根据图式理论,读者接受文字信息进行阅读理解的过程是一种主动的“猜测—证实”的过程,即文字符号输入读者的大脑之后,他就不断地在头脑中寻找相关的图式,直至找到能说明输入信息的图式,即完成阅读理解。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要提出指导性问题,其目的是给学生的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并实现对阅读过程的监控。例如,在学习Book 1 Unit 4 Earthquakes一课时,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对内容进行预测: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does the writer give us about? *time and places of earthquakes?
  *deaths in earthquakes? …。
  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在寻找问题答案的同时逐渐积累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在阅读过程中利用文字提供的线索,激活相应的图式去理解文章,把自己的预测与课文内容相对照,并随着阅读的推进和新信息的出现,对自己的猜测加以调整,使得文章的脉络和主题思想随之清晰。
   (3)精读——理解课文深层含义。精读的目的是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把握细节。这一阶段的阅读要对课文内容作深层次的探究,因此,在学生掌握了课文大意和具体事实后,教师应指导他们运用已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课文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人物性格、事实原因、事物发展规律、作者的观点以及文章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例如,教学Book 1 Unit 1 Anne’Best Friend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Why did Anne write it? Do you understand Anne’s feelings?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从各个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由此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真正读懂课文。对于文章中的一些关键句子和段落,教师应指导学生再次阅读,仔细推敲和揣摩,领会其中寓意。
   2.讲练结合巩固图式知识
   阅读的过程是信息输入的过程,而运用所输入的信息来完成某项语言任务则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巩固其阅读效果和转化其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在完成阅读理解之后,教师有必要对课文的疑难点和篇章结构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已学知识进行句义解释、句型转换和短语造句等,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达到巩固所学图式知识的目的。例如,Book 6 Unit 2 Reading 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Some poems tell a story or describe something in a way that will give the reader a strong impression.教师先分析:the way 后的定语从句用什么词引导,启发学生回答,然后再提问学生the way后的定语又是什么形式,并举例说明。
  在分析完课文中的重难点之后,可通过设计正误判断、多项选择等,或根据教学实际,补充或编写更为合适的练习用于图式知识的检查,使学生不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学会正确地运用已学的知识。
   3.综合操练使图式知识系统化
  综合性操练,既是对前面两个阶段的总结和复习,又是阅读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它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图式的系统化,更有利于促进语言技能的综合化。这一阶段的操练要突出知识的综合性和语言的交际功能,要让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练习,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综合操练中,要将强化练习和复习练习结合起来进行。操练的主要方式有语言知识的归纳练习、课文内容的复习与运用等。
  上述阅读教学程序,运用图式理论,强调以课文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突出阅读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把语言意义教学和语言形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全面把握文章话题、结构和语言现象等的能力,形成一定的图式或知识结构,并不断地重构和丰富其图式或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阅读课”
  的教学目的。
  
  三、运用图式理论应注意的事项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阅读规律、阅读内容和任务灵活运用图式,具体来说,使用图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为学生有效运用图式创造条件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大背景知识的输入,进而丰富学生头脑中的图式。读者在理解新材料时,总是将新材料的内容与他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因而读者原有的知识越多,理解新材料越容易。高中英语教学不仅要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还应增进学生对外国文化特别是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扎实的语言知识、丰富的背景知识以及运用相关知识进行预测、推理的阅读技巧是学生运用图式进行有效阅读的必要条件。
  2.图式运用形式的选择应与阅读目标紧密结合
  阅读教学既可以是单项技能的训练,也可以是综合技能的训练。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目标,采用相应的图式形式。如果阅读活动是以语言知识的运用为目标,教师应帮助学生采用语言图式的形式;如果阅读的重点是以理解阅读材料的结构作为目标,教师则应指导学生选择语篇图式;如果阅读活动是以理解阅读材料的大意或细节作为目标,教师就应从内容的角度去选择或设计图式的形式。
  3.图式的运用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学习风格和认知水平
  阅读是积极思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吸收教师所教的内容,而是发挥各自的长处,积极地建构意义,创建自身的图式结构。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总是使用相同的图式形式,则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所以,即便阅读任务话题、结构和语言风格相近,教师提供的图式的形式也应有所变化,这样才能激发并保持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并形成与自己学习风格相适宜的图式策略。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赵进.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3).
  [3] 张琦.图式论与语篇理解.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2).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8-2010年科室上报的114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14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抗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我们新田县是湖南省的一个山区小县。近些年来,新田的教师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发展,这其中包含了《教师》杂志的关注、关心、关怀。《教师
本文结合小学生的性格和认知特点,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性,从作者的教学实践出发,浅谈了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方法和原则,并且指出这些方法和原则对其他科目的
2009年8月18日  (湖南省岳阳市教育局)    各位领导、同仁:  我是一名《教师》杂志的忠实读者,能受邀参加《教师》杂志社的年度工作会议,深感荣幸!  如果将全国的报刊、杂志比喻为繁茂的森林,《教师》只能算林中的一棵小树:她的年龄太小,作为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刊物,刚刚两周岁;她的知名度不高,与人们早已熟知的权威刊物相比,甚至有点默默无闻。然而,年轻、稚嫩的《教师》正在快速成长,短短两年,她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对本院2010年2月~2011年12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196例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再次剖宫产(RCS)者141例,经阴道分娩(VBAC
“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官,因为她小到整天对着一群小孩子,管着那些鸡皮蒜毛的事儿。”但是我觉得她虽是一个谁也看不上眼的“主任”,却可以让你体会到许多别人体会不到的单纯可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l例,采用常规治疗,共14d;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rag+0.9%氯化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动力。虽然有的专家提出没有兴趣,人们照样可以学习,但我认为,没有了兴趣你会学得很苦、很累。有了兴趣你会学得更好,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在中学阶段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突出物理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周惠平等对广东200多位初中生进行的物理兴趣调查发现,对上物理课感
摘要:目前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不愿学,老师不愿教。基于这种现状,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效率;朗读;投影片;合作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新课程改革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的重点要求。在一堂课中,语文教师应做到:备好课,讲好课;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学生学习的质量好、效率高,每个学生个
众所周知,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同时,它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实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识字。下面我就识字教学,谈谈我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