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同鸭讲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zy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必读》有关专家:
  我的小儿今年3岁半,长的很可爱,记忆力非常好,会用一些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给他买了好多类似《婴儿画报》的故事书,每天给他讲,他也爱听。虽然不能复述故事内容,但对我们问他的问题,他能够比较准确地说出来,就是有一些字,如三、四、上、小等以“z、c、s、sh、x”字母开头的字说不清楚,去医院看过舌系带,医生说正常。
  有人说多和他说说话。其实从他出生那天起,不管是换尿布、洗澡,还是穿衣服,大人做任何事都和他说,明知他是个小婴儿,但我们从来不认为他听不懂。现在看到他说话不怎么清楚,心里真着急。我儿子有时说不清楚,自己也急得小脸通红,我叫他慢慢说。可能是大了,自尊心也强起来了,有时候委屈得掉眼泪,大人小孩都着急。我订《父母必读》已经3年了,其中的一些文章在我教育小儿的过程中对我的帮助很大。今天特向《父母必读》的有关专家请教:像我小儿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读者 金琪瑶
  类似这样的读者来信,我们经常要收到一些。儿童的语言问题是成长发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我们从本期起,在“卫生顾问”栏目中将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系列文章。本期这个开篇是我们约请台湾的儿童语言问题专家写的。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在所有的沟通行为当中,语言沟通是一个最重要的方法。有学者提到:人之所以不能像其他动物一样,快速地由幼儿时期进入成年,最主要的是幼儿必须学习复杂的语言,发展口语沟通的能力。所以,语言的发展在幼儿的成长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幼儿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依赖正常的听觉、良好的认知能力、足够的学习经验,以及社会性互动的机会,才能发展出复杂的语言系统。
  许多幼儿会因为发展迟缓、环境刺激不足、互动经验的不够或认知障碍等问题,影响语言发展,造成语言沟通的障碍。幼儿常见的语言问题包括:
  ●构音异常:
  构音异常指的是因为发音位置、时间、方向、气流的错误或口腔动作不协调,而造成孩子说话时语音不清楚,影响口语清晰度的情况,即所谓“口齿不清”。在幼儿语言问题中,“构音异常”约占80%左右。
  许多父母在发现孩子说话不清楚的时候,总会怀疑孩子的舌头是不是太大、舌系带太紧或是牙齿咬合有问题。其实大部分构音异常的孩子,多属于功能性的构音异常,较少是属于器官上的异常。器官异常所造成的构音问题常见于神经肌肉控制不良的唇颚裂患儿或脑瘫患儿;一般学前幼儿构音问题多为功能性异常。功能性构音异常的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一、舌根音化
  舌根音化是指以舌根音(g、k、h)来代替大部分的语音。当孩子的语音有舌根音化倾向的时候,就会把“耳朵”说成“耳郭”,“草莓”会说成“考莓”,“头发太长”则成为“口发慨扛”。有舌根音化倾向的幼儿,在发音时,常以舌根摩擦发音位置来代替舌前位置的发音,这是构音位置错误的一种。对于这类幼儿应加强舌前位置的修正与发音训练,特别是舌头前端与上齿背、硬颚摩擦的构音动作。
  
  二、舌前音化
  意即孩子的语音,大部分是用舌前音(d、t)来代替,所以“乌龟”就说成“乌堆”,“公园”变成“东园”,“裤子”就变成“兔子”了。舌前音化也是构音位置的错误,幼儿以舌前摩擦动作(d、t)来代替舌根摩擦发音的音(g、k、h)。这类幼儿应加强舌根力量及舌根摩擦发音的动作训练。
  
  三、不送气音化
  汉语语音中有许多音为送气音,如:p、t、k、q、c、ch 等。当幼儿在发音中将应送气的语音用不送气的音来代替时,即为“不送气音化”:如“婆婆”中的“婆”音必须送气,若用不送气的音表示,就会变成“跛跛”; “泡泡”也会说成“抱抱”,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不送气音的类型。不送气音化的发音错误是因为气流与语音协调发生了问题,所以,应加强发音动作与气流的协调练习。
  
  四、省略音化
  许多幼儿说话时会将语音的某些部分省略,例如:声母省略(“飞机”把声母省略,变成“ei、i”),或者是把复韵母、声随韵母简单化。如:复韵母中“︾i、ei”省略“i”而成“︾、e”;声随韵母的“︾n、en、︾ng、eng”,将声随之鼻音韵省略,所以“蚊子”变成“无子”;“汪汪”变成“哇哇”,使语音的鼻音共鸣不足,听起来像鼻塞的感觉。无论是声母省略或复韵母、声随韵母简单化,均是省略音化的类型。
  
  五、其他类型
  构音异常除了上述4种最常见的类型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类型,如“塞擦”的音,会变成“擦”音(如:“x”说成“j”),或把“f”的音说成“b”的“唇音化”等类型。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构音错误,构音异常大多呈现将音简单化的倾向,而很少将音复杂化。通常当孩子有构音上的问题,而没有语言发展迟缓或器官上的问题(如:唇颚裂、听力问题)时,建议在孩子3岁半到4岁时找语言治疗师进行构音的矫正。由于幼儿的构音问题多是功能性而非器官上的问题,所以,语言治疗的效果相当好。但如果幼儿有语言发展迟缓、听力问题或唇颚裂等问题,应及早进行语言治疗,而不应等到三四岁才就医。
  
  ●语言发展迟缓:
  語言发展迟缓是指孩子的语言发展明显落后其年龄者。许多智能不足、脑性麻痹、自闭症、听觉障碍或学习经验不足、环境剥夺的孩子,都有可能会导致语言发展比其年龄落后的状况,造成“语言发展迟缓”。
  对孩子语言发展迟缓的问题,许多父母并不特别在意,总是认为“大鸡慢啼,大器晚成”。然而,如果孩子语言发展较慢,再不加以适当的训练或治疗,就会影响幼儿的学习、人际互动,也容易造成情绪上的问题。所以,父母或幼儿教师应注意此问题,及早发现问题,并作早期治疗、训练,这对语言发展迟缓的幼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语言发展迟缓幼儿的早期治疗应由专业人员适当地协助父母及老师,在生活当中适时诱发孩子的语言,设计各种沟通情境,提供足够的说话机会,来增加孩子语言理解和口语表达的能力,使孩子在不同的日常生活情境中学习有效的口语,进而增进人际互动能力。许多有发展障碍的幼儿,如:智能不足、自闭症、脑瘫或听觉障碍,多有合并语言迟缓的现象。对于这类幼儿,提供团队式的早期疗育训练,是不可或缺的。
  
  ●语言流畅度问题:
  许多幼儿在说话时常有重复、结结巴巴的不流利情形。例如会把一句话的第一个字拉得很长(比方:老——师来了),或某些字词不断重复(比方:老老老老老师来了),或是首语难发等情形。像这样在说话当中有不适当的语音拉长、重复、中断或过多插入语等情形,都是属于语言流畅度的问题。
  许多3~6岁的幼儿常有说话不流利的情形,乃是因为这一阶段幼儿语言发展还不够成熟,所以容易有不流利的情形出现,这种情形多属于“发展性不流利”。约有80%的发展性不流利幼儿,其结巴不流利的情形,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改善,此时家长只要定期找语言治疗师追踪或进行间接辅导即可。
  对于发展性不流利的幼儿,治疗师常常会建议父母或照顾者,应该多增加幼儿说话的经验,或借助一些语言的游戏来增加语言的流利度,而非直接指正孩子说话不流利的地方,甚至要求重说、复诵等等。通常一个人说话的流利度会和说话的情境压力及心理问题有密切关系。所以,如果常常给孩子说话上的压力,或用催促孩子快快说话等不当的做法,常常会影响孩子说话或表达的流利度。
  在处理孩子语言流利度问题时,可以设计情境,如故事接龙、接词、唱儿歌、接童谣来增加孩子说话的流利度。如果孩子说话不流利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则建议父母或照顾者去请教语言治疗师提供适当的建议或治疗。
  
  ●其他问题:
  许多幼儿因为器官上的问题或较严重的发展障碍,也会导致不同的语言沟通问题。如唇颚裂的孩子因为口腔颜面畸形,会有构音不清或鼻音过重的现象。听障的幼儿因为听觉的接受不良而影响语言发展的速度及说话的清晰度。
  许多发展障碍的幼儿,也会有语言上的问题,但这类幼儿的语言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如脑性麻痹的幼儿,会有语言发展迟缓的情况,也常常由于呼吸肌肉群张力问题,肺活量有限,以及声带喉头肌肉的不协调,造成说话非常费力,说话越来越小声,声音中断,鼻音共鸣比较重或共鸣不足等问题;智能不足的孩子,有些虽然能够发展出语言,但也可能因为口腔动作不协调,而影响口语清晰度。严重智能不足的幼儿则可能难以发展出口语沟通能力。自闭症的孩子常出现无意义的仿说甚至完全没有口语能力。这些发展困难的孩子,其语言问题较为复杂,且属于多重性的语言障碍。
  面对孩子的语言问题,父母或老师应尽早寻求语言治疗师的协助,而不应只是归诸于舌头、牙齿的问题,认为剪剪舌系带、换过牙就会自动痊愈,或是抱着“长大自然就会好”的心态,而耽误孩子适当的治疗时机。如果对孩子的语言障碍不做适当的处理,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发展、学习或社会适应、人际关系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父母或照顾者在发现孩子有语言问题时,应尽快寻求语言治疗师的协助。只有通过专业人员详细地评估孩子的语言问题,给予家长或老师正确的建议或治疗安排,才能真正对孩子的语言问题有适当的帮助,也才能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其他文献
几年前,一位日本教授讲到过在日本社会广为讨论的一件事情。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家长写信给《朝日新闻》社,要求讨论教师对儿童两道考试题的判分标准。其一是小学的自然考试题:“雪化了以后是什么?”有孩子回答“雪化了以后是水”;也有孩子富有诗意地回答“雪化了以后是春天”。对后一种答案,教师判为错误,其理由是与标准答案不相符合。另一起是小学历史考试题,内容大致是“某地的木塔是由谁建造的”,标准答案是由某朝代的某
期刊
我的宝宝1岁多,乳牙大部分已经长出来了。听很多人讲,这时候该让宝宝学会刷牙了,可具体该怎么做,我却无从下手。希望有经验的妈妈能给我一些建议。  广东珠海 辛 玲    打败牙虫虫    为了让儿子巍巍乐于刷牙,我结合刷牙这件事编了许多童话故事。  首先告诉宝宝,我们吃了许多好东西后,会有一些东西留在牙齿上,于是便会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虫虫来吃这些东西。这些虫虫吃完了好东西就会咬宝宝的牙齿。怎
期刊
怀孕时我没吃任何营养品    也许是工作单位在偏僻的小镇,也许是我的接触面太窄,也许是离父母太远,也许是我太粗心……总而言之,我在对育儿一窍不通的情况下怀孕了。  母亲、丈夫、婆婆在高兴的同时都劝阻我加强营养,说:“你的个子又瘦又小,胎儿太胖会难产。咱这儿离县城又远……”我也觉得这话有道理。本来我的胃口就不好,对一切好吃的东西都不感兴趣,于是,在整个怀孕期间不仅没有吃过任何营养品,连日常的饮食也是
期刊
记得有一年学校搞“六一”联欢,有个表演独唱的小男孩在后台候场,这时,他妈妈跑上来,一边帮他整理衣服一边问:“紧张吗?”  “还好。”孩子小声说。  “千万别紧张。”妈妈的声音有些急促,“底下那么多人,你就当没看见,该唱什么就唱什么,我在下面给你照相。我还看见电视台也来人了。”  那男孩探头往下看了看。  妈妈接着说:“注意出台时别忘了敬队礼,最重要的是表情,还有要听清伴奏……”  随着那位妈妈仔细
期刊
孩子刚出生时,你需要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每一次哭声,满足他的每一个需要。这使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力越来越高,也培养了父母对孩子悉心关注的习惯。然而,孩子要长大了,要入幼儿园了,怎样才能让孩子容易适应新环境呢?这时,你要逐渐地收回你的关注。  在不少家庭,上幼儿园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件心事。孩子往往大哭不止:“哇——我听话!我不去幼儿园!”有些孩子想尽办法跟父母磨,甚至拒绝吃饭。每天早上,家长为了送孩子上
期刊
舅舅今年已经35岁了,3年前别人给他介绍了小张阿姨,当时舅舅还比较满意,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就要结婚了,甚至新房都布置好了。但是事情发生了变化,婚事停办了,我觉得非常突然,就想找舅舅谈一谈。  有一天中午,只有我和舅舅在一起的时候,我问:“舅舅,你怎么不结婚了呢?”这句话一下就把舅舅问住了,他沉默了好久,才说:“大人的事小孩别管!”听了这话,我忍不住乱猜起来:舅舅真不结婚啦?还是和小张阿姨闹矛盾
期刊
婴儿时期,宝宝是用“吸吮”这种独特的方式来满足其食欲的。  可以说吸吮是人类个体最初的进食方式。所以,婴幼儿时期做父母的必须创造条件,尽量给宝宝以充分的满足,吃奶时要让小宝宝吸吮够。如有特殊情况须改用人工喂养,吸吮要求不能满足时,孩子就可能转而开始“吃”手指。所以人工喂养的孩子,应创造近似母乳喂养的条件,如奶嘴应扎成多孔(近似母亲乳头),孔径宜小不宜大,使小宝宝用吸吮母乳的方法吃奶瓶中的奶,不能灌
期刊
1965年10月,我出生在冀东的一个闭塞荒凉的小山村。我的父亲是个赌徒,家里凡可以当做赌注的东西早晚都会被他拿去输掉。我的母亲是个文盲,除了拼命劳作以维持一贫如洗的生活以外,无法再给我什么帮助。在高考这条竞争白热化的道路上,我顶住了所有的艰难与挫折到达了终点。大学毕业后,我来到省城开始独立谋生。  1992年10月,当我的儿子露露降生在我们这个都市平民家庭时,我已是一个工程师。  露露在3岁的时候
期刊
如何应付孩子提出的问题    学前期的孩子对每一件事情都要问“为什么”:为什么有空气?为什么奶牛有腿?为什么邻居阿姨长得这么胖?这些问题蕴涵着孩子的好奇心和智慧的萌芽,要认真地对待它们。有时答案很简单,孩子得到答案会感到快乐。例如,奶牛有腿才不会趴在地上。如果孩子想知道更多的东西,你不妨拿些问题来反问他们:  ——雨从哪里来?  ——你看到它从哪里来?  ——天上,但雨怎么会到天上?  ——它变成
期刊
“童言无忌”,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老话,然而,在真实的生活中,成年人就没有这么潇洒了。像文中的女儿那样天真活泼、嘴快话多的孩子照理是十分可爱的,为什么家长却有更多的担心?我也曾听过这么一个故事:家长在厕所大便时,有电话来,小女儿接电话,大声对对方说:“我爸爸在拉屎!”事后,父亲嘱咐女儿:以后爸爸上厕所时,有电话来,你就说我在洗澡。小女儿反驳道:“你这不是在教我撒谎吗?”爸爸没法接话了,只好尴尬地笑笑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