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问的季节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chua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应付孩子提出的问题
  
  学前期的孩子对每一件事情都要问“为什么”:为什么有空气?为什么奶牛有腿?为什么邻居阿姨长得这么胖?这些问题蕴涵着孩子的好奇心和智慧的萌芽,要认真地对待它们。有时答案很简单,孩子得到答案会感到快乐。例如,奶牛有腿才不会趴在地上。如果孩子想知道更多的东西,你不妨拿些问题来反问他们:
  ——雨从哪里来?
  ——你看到它从哪里来?
  ——天上,但雨怎么会到天上?
  ——它变成云才到天上的。
  ——那云又是从哪里来的?
  ——从海洋。云被吹到陆地上,落下了雨。海洋的水从哪里来的?
  ——从雨里!
  ——对。
  有时你不知道答案,那么坦率一些,建议他去问别人。这样学到的知识他会记得很牢。
  
  区分现实与幻想
  
  这是一个幻想和想像层出不穷的年龄。某一天,他给你看他的“蜗牛城”,你会觉得很有趣;但如果另一天,他说蜗牛把巧克力蛋糕从冰箱里拿走了,你就不能一笑了之。面对孩子的第一次撒谎,你可能会感到震惊。其实,这是这个阶段会出现的正常现象,不必惊慌,重要的是去帮助他分清真实与虚构。
  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如果出现了孩子很想得到的东西,他就很难权衡对错。父母要帮助他们回想他们当时的想法和感觉。赛丽和妈妈一起去参加集体野餐。野餐的时候,赛丽从一个捐赠箱里拿了一些两分钱的纸币。在回家的路上,妈妈看见赛丽在玩纸币,就问她这是哪儿来的,她说:“从你的钱包里。”妈妈知道自己的钱包是空的,因此决心要让她说实话。妈妈告诉她:“我知道你喜欢储蓄。你也知道拿走这些钱是错的,因为你后来骗我说这钱是我钱包里的。事情就是这样,对吗?你知道这钱是谁的吗?如果有人从你的钱箱里拿钱你会怎么样?你怎么改正?”
  赛丽跟妈妈一起还回了钱并道了歉。她以后再没有编造故事——对她来说这很不舒服。但如果她再次编造故事,她也知道自己可以说实话并改正错误。使孩子了解说谎的后果,明白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坦白,事情会更糟糕,这样能鼓励孩子说实话。而为了不使孩子习惯于说谎,我们也必须诚实处世。
  
  改正错误
  
  错误是生活中重要的部分。你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之一,就是“犯了错误只要改正就好”的观念。它包括:道歉——愿意承认自己错了,并说“对不起”;开放——向别人解释我们原来的打算;说实话——爽快地承认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修复损坏的东西,赔偿损失。
  詹妮丝走进儿子的房间,发现他很快地把巧克力包装纸塞到床下。事情很快清楚了,他从商店里拿了巧克力。
  ——李才德,我真为此难过。不付钱就拿走东西是偷,偷东西是不对的。你怎么改正?
  ——我再也不拿东西了。
  ——好。但这块巧克力怎么办?
  ——我没法还回去了,我差不多都吃完了。
  ——那你觉得你还能有什么办法?
  ——我不知道。
  ——它大约值一块钱。我想你得到商店解释一下,并从你的存钱盒里拿一块钱去赔。
  ——(李才德的脸变白了)妈妈,你能不能替我去?
  ——不,我没有拿走巧克力。你必须去给店主讲清楚。我可以陪你去。
  ——好吧。
  ——我们现在去怎么样?
  ——现在!?
  ——对。改正错误后你会感觉好多了。
  当孩子承认和改正错误时,要给予他支持。
  孩子是我们的镜子。与孩子打交道时,要给他做出榜样。如果我们毁约或忘记了一个承诺,应该道歉并把问题解决,别为自己寻找借口。让孩子了解错误怎样才能有积极的解决办法,而这个结果将使我们都达到真正的平衡和成熟。
  
  为入学做准备
  
  孩子入学的年龄很快就到了。他们将与同龄人为伴,学习分享、交朋友和开心地与别人一起玩,并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但是,教师再高明和有爱心,也需要“可教”的孩子。
  因此,你要和孩子一起为入学做准备。为了入学,孩子要能够:
  *认识自己的名字,最好是也会写。
  *在合理的时间内专心致志(这有助于认真听故事和开展活动)。
  *知道如何上厕所和洗手。
  *当成人忙于与别人交谈时懂得等候,轮到自己再说话(这需要大量的练习和提醒)。
  *了解自己的情绪并懂得用语言提出要求。
  *知道父母的名字和家庭住址。
  *懂得远离陌生人、大路和拥挤的交通要道。
  *懂得不伤害他人和自己的重要性。
  *掌握一些精细的运动技能,如剪、贴、画、写、穿线和搭积木等和一些大动作,包括跑、跳、单脚跳、跳越障碍物和爬。
  *给孩子一些在别人家里呆着或者由别的成人照管的经历,使他学会适应新的环境。
  *让孩子熟悉学校的环境:
  *带孩子去见见他的老师。
  *到学校去几次,使孩子习惯于那里的物理环境、大小、气味和声音。
  *允许孩子进入洗手间。
  *领着孩子沿围墙走一圈,让他从不同的角度看到教室的位置。
  *让他在各种游艺设备上玩——这可是一个大大的诱惑!
  *帮助孩子说出教师的名字。
  *帮孩子找一个学校里的朋友。
  记住,如果你对孩子入学有信心和热情,那么他也可能对入学感觉良好。
  入学的第一天是一个可庆贺的日子。请为自己准备一些特别的礼物。你已经花费了无数的时间来照顾、教导和帮助孩子,为他操劳。现在他已经上学了。祝贺你。虽然养育孩子的路还很长,但我们已经走完了一段重要的里程。这一天将成为重要的纪念日。
  
  活动建议
  
  成长的信号
  孩子的每一个生日都标志着他的成长。在孩子的生日或生日后的某一天把孩子长大了不用的东西清理掉——衣服、玩具、书、画(但要注意别动那些珍贵和重要的东西)。这将使孩子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变化,并体验到一个新的自我。
  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床;
  用成人语言和他说话;
  与其他孩子玩的时候,让他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给他买一个书包;
  开始给他一些零钱并教他使用。
  增进记忆
  孩子接近入学年龄时,要能够记住要求他干的事情并有条理地完成。可以通过游戏进行锻炼,使他建立起自信,能够记住一系列的指令并独立执行。任务的难度可以逐渐增大。
  1.5~2.5岁:请到我的卧室去帮我把红拖鞋拿来。
  2.5~3.5岁:到厨房去找爸爸,问他几点了,然后来告诉我。
  3.5~4.5岁:去看看钟的长针和短针指到哪里了,然后来告诉我,我就告诉你几点了。
  你会发现孩子喜欢并能够帮助你,他会为此感到自豪。
  
  思考游戏
  这是一个父母主导的假想游戏:
  我给你买了一个礼物。(家长想像出某种令人兴奋的东西并假装给了孩子)
  谢谢您。
  现在你猜猜它是什么。它很大。
  是马吗?
  不对,它很大,很圆,是蓝色的。
  一个飞碟?
  不对,它还是湿的东西,在里面很好玩。
  一个游泳池!
  对!
  每次活动都要调整难度,使它适合孩子的理解程度。
  
  精神成长——培育和谐、快乐的心灵
  
  同情 考慮别人的情感,人就能怀着善心来行动。小孩子有天然的同情心,比如不愿看到动物受伤和其他孩子哭泣。教他注意别人的感情和表达温柔之情,能增强他的同情心。表扬他的善意行动。当然,最根本的是要和善地对待孩子,使他体验关怀。
  与自然和谐共处。一起外出,观看日出或动物的活动。和孩子一起安静地坐在野外。去野营和种树。
  乐观 谈论身边的美好和快乐。严格限制孩子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传媒中的暴力和丑恶会使孩子形成对世界的恐惧和扭曲的印象。面临内心的恐惧易使孩子产生侵犯等行为问题。
  让孩子认识到大多数人是值得信任的。当讨论世界上存在的问题时,谈谈自己能为此做点什么。潜移默化地向孩子渗透积极的观点,如“每个人都有优点”、“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等,使它们成为孩子生活态度的一部分。
  原谅和解决问题 自尊和自信不是在优异中产生的,而是从接受错误和失败并战胜它的能力中产生的。孩子能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既不隐瞒错误,也不因为害怕失败而不去尝试。要帮助孩子思考,鼓励他试着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形成“我能行”的生活态度,并使之成为孩子性格的一部分。
  安静不打扰孩子,让他专心地玩和学习,鼓励他沉思。教孩子听故事、听磁带来放松自己。要逐渐让孩子了解不同的人对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别在孩子面前贬低某个人、团体、宗教、种族等。告诉孩子:“有些人相信……而另外一些人认为……”如果他想从你这里得到一个答案,问问他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
  自我接纳 这种品质是在无条件接受自己的家庭环境中形成的。如果你在孩提时代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就会流露出这种自信。明确地告诉孩子:“我爱你,愿意和你在一起。”批评一定要对事不对人。“我不喜欢你这样做。”还可以在批评里加入赞扬:“你很聪明,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快乐 教孩子珍视自己和别人的快乐。“你看珍妮拿着你给她的礼物多高兴。”我们希望孩子最终懂得,快乐是一种选择。
  让孩子了解使自己快乐的方法——玩喜爱的玩具,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在洗澡盆里面玩。始终对孩子说积极的话:“玩得高兴”、“过得快活”、“做你喜欢的事情”。要给予孩子精神上的指导,也许最关键的是我们平日的言行举止所表达的观念。而这正是对我们的最大挑战!■
其他文献
新新有个怪毛病,爱吃墙灰。他常常坐在墙壁前,伸出舌头,贪婪地舔着墙灰。他还爱吃泥土,脏兮兮的泥土,抓起来就往嘴里送,吃得津津有味。妈妈发现后,总是狠狠地批评他,不让他吃,可他还是偷着吃。爸爸气急了打他,甚至捆住他的手脚,但他吃墙皮灰的习惯不但未被制止,反而吃得更凶了。新新得了什么病?  新新是典型的异食癖。异食癖是指儿童在摄食过程中逐渐出现的一种特殊嗜好,难以控制地咀嚼与吞食通常不应取食的异物,如
期刊
读书教子两相宜    不少年轻父母把自己的读书与照料孩子对立起来,于是有了孩子就很少能享受阅读时间,或者自己想学习就干脆把孩子送走。对此我有一些办法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  我是一名教师。在家的很多时间我都在案头度过:备课、改作业、看书等。这对孩子影响很大。他经常学我的样子趴在桌上看书、画画,有时还挤占我的书桌。于是我也给他添了一张小书桌,还配了一张玻璃板,底下压上他喜爱的照片和糖纸等。他非常满意,
期刊
几年前,一位日本教授讲到过在日本社会广为讨论的一件事情。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家长写信给《朝日新闻》社,要求讨论教师对儿童两道考试题的判分标准。其一是小学的自然考试题:“雪化了以后是什么?”有孩子回答“雪化了以后是水”;也有孩子富有诗意地回答“雪化了以后是春天”。对后一种答案,教师判为错误,其理由是与标准答案不相符合。另一起是小学历史考试题,内容大致是“某地的木塔是由谁建造的”,标准答案是由某朝代的某
期刊
我的宝宝1岁多,乳牙大部分已经长出来了。听很多人讲,这时候该让宝宝学会刷牙了,可具体该怎么做,我却无从下手。希望有经验的妈妈能给我一些建议。  广东珠海 辛 玲    打败牙虫虫    为了让儿子巍巍乐于刷牙,我结合刷牙这件事编了许多童话故事。  首先告诉宝宝,我们吃了许多好东西后,会有一些东西留在牙齿上,于是便会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虫虫来吃这些东西。这些虫虫吃完了好东西就会咬宝宝的牙齿。怎
期刊
怀孕时我没吃任何营养品    也许是工作单位在偏僻的小镇,也许是我的接触面太窄,也许是离父母太远,也许是我太粗心……总而言之,我在对育儿一窍不通的情况下怀孕了。  母亲、丈夫、婆婆在高兴的同时都劝阻我加强营养,说:“你的个子又瘦又小,胎儿太胖会难产。咱这儿离县城又远……”我也觉得这话有道理。本来我的胃口就不好,对一切好吃的东西都不感兴趣,于是,在整个怀孕期间不仅没有吃过任何营养品,连日常的饮食也是
期刊
记得有一年学校搞“六一”联欢,有个表演独唱的小男孩在后台候场,这时,他妈妈跑上来,一边帮他整理衣服一边问:“紧张吗?”  “还好。”孩子小声说。  “千万别紧张。”妈妈的声音有些急促,“底下那么多人,你就当没看见,该唱什么就唱什么,我在下面给你照相。我还看见电视台也来人了。”  那男孩探头往下看了看。  妈妈接着说:“注意出台时别忘了敬队礼,最重要的是表情,还有要听清伴奏……”  随着那位妈妈仔细
期刊
孩子刚出生时,你需要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每一次哭声,满足他的每一个需要。这使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力越来越高,也培养了父母对孩子悉心关注的习惯。然而,孩子要长大了,要入幼儿园了,怎样才能让孩子容易适应新环境呢?这时,你要逐渐地收回你的关注。  在不少家庭,上幼儿园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件心事。孩子往往大哭不止:“哇——我听话!我不去幼儿园!”有些孩子想尽办法跟父母磨,甚至拒绝吃饭。每天早上,家长为了送孩子上
期刊
舅舅今年已经35岁了,3年前别人给他介绍了小张阿姨,当时舅舅还比较满意,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就要结婚了,甚至新房都布置好了。但是事情发生了变化,婚事停办了,我觉得非常突然,就想找舅舅谈一谈。  有一天中午,只有我和舅舅在一起的时候,我问:“舅舅,你怎么不结婚了呢?”这句话一下就把舅舅问住了,他沉默了好久,才说:“大人的事小孩别管!”听了这话,我忍不住乱猜起来:舅舅真不结婚啦?还是和小张阿姨闹矛盾
期刊
婴儿时期,宝宝是用“吸吮”这种独特的方式来满足其食欲的。  可以说吸吮是人类个体最初的进食方式。所以,婴幼儿时期做父母的必须创造条件,尽量给宝宝以充分的满足,吃奶时要让小宝宝吸吮够。如有特殊情况须改用人工喂养,吸吮要求不能满足时,孩子就可能转而开始“吃”手指。所以人工喂养的孩子,应创造近似母乳喂养的条件,如奶嘴应扎成多孔(近似母亲乳头),孔径宜小不宜大,使小宝宝用吸吮母乳的方法吃奶瓶中的奶,不能灌
期刊
1965年10月,我出生在冀东的一个闭塞荒凉的小山村。我的父亲是个赌徒,家里凡可以当做赌注的东西早晚都会被他拿去输掉。我的母亲是个文盲,除了拼命劳作以维持一贫如洗的生活以外,无法再给我什么帮助。在高考这条竞争白热化的道路上,我顶住了所有的艰难与挫折到达了终点。大学毕业后,我来到省城开始独立谋生。  1992年10月,当我的儿子露露降生在我们这个都市平民家庭时,我已是一个工程师。  露露在3岁的时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