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亮:给孩子打开自然视角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mu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著名绘本作家,中国绘本发展先锋之一,曾获安徒生奖提名。代表作《小石狮》《兔儿爷》《京剧猫》《二十四节气》。
  他擅长用自然元素讲故事,让孩子有天然的亲和感。作品多与乡村、山川、土地、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创作上汲取中国传统艺术精华,注重线条和墨色感,人物景致独特且充满诗意,极富情感表现力。
  在生活中,他是个爱玩的爸爸,带着女儿体验自然的奇妙与美好。而且至今他自己,仍然是一个和自然拆分不开的野孩子。
  大自然以自己的规律不停运转,日升月落,四季流转,植物们在春天开花,夏天生长,秋天结果,冬天安眠。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成长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并对大自然有了更细致入微的观察、研究和总结出无数的自然智慧,二十四节气便是其中之一。熊亮用绘本为孩子们解读了这个伟大的自然规律。
  看《二十四节气》,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泥人,然后所有的变化就在自己身上展现了:雨水那天,小草从皮肤下抽根、发芽;立夏那天,各种植物开始在身上疯狂地生长;白露的时候,发现身上凝结了露水;小雪那天,已经开始倒下昏昏欲睡……熊亮说:“不管大人小孩,跟自然都应该有最紧密的联系。我做这本书就是想表现不同节气时,人的身体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些细微的东西就是我们和大自然的情感连接。现在一说到带孩子体验自然,好像必须得去特别远的地方,其实不是。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每个人的身体里。就像泥土,不都在高山密林,公园里就有,甚至在我们的身上。”在一次读书活动时,一位不满4岁的小男孩曾自告奋勇地要表演小泥人,结果孩子的表现非常自然,就是泥土本身的样子,肢体感觉全部被打开了。这让熊亮感叹,其实你给孩子一个自然的视角,他就能很快地与自然融合。
  熊亮接下来想做关于鼠兔的自然绘本,结合他自己在自然考察中注意到的很多细节,他会直接从鼠兔的视角来创作:“从鼠兔看来,所有植物都是背面,牛粪是巨大的,还有飞蝇在活动。”熊亮把手机放在鼠兔的洞口,拍它一出来时会看到什么。他也真的把头放在牛、羊的肚皮下面看它们,发现原来鼠兔是通过下巴的各种形状来辨别这是牛还是羊。这个创作思路和《二十四节气》相似,都是在透过他者的眼睛记录、讲述故事。“孩子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可以转换到鼠兔的眼睛,变化和开放自己的视角,也变化自己心灵的角色,和自然合二为一。中华民族本该是对自然最敏感的一个民族,可是我们现在对自然真的是越来越漠视了,渐渐失去了太多的自然视角,这也是我为什么在做这样的事。”熊亮这样告诉我们。
  熊亮认为,其实自然一直是中国人生活哲学的一部分,中国人很早就了解到自然中不可改变的秩序感,并可以去顺应,把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事情视做这种有序和变化,将个体纳入其中。而现代人也许是压力过大,加上过于关注个体的成败、金钱或利益,所以经常抑郁、苦恼,觉得孤单、世间冷漠,这其实都是因为人在与自然断裂,无法再去和自然真正地连接,无法把自己放进大智慧中去。他觉得孩子也一样,太现代的环境,缺少了生活的气息,缺少了一种来自自然的活跃与温度,心灵相对会变得枯寂。他的绘本创作,非常想让孩子去了解生命和生活是可以有无穷无尽的丰富度和自由度的。他认为,那才是一个人不会丢失的真正的自我。“我想在绘本背后传递的,不只是跟自然的接触,而是怎样的生活状态、生活哲学。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跟着故事中的一个又一个变化去产生变化,学着把自己这个个体融入到自然的万物中去,重新找回那种联系感。”
  他和女儿怎么玩
  熊亮自己小时候是野孩子,经常在野外玩。当他成为一位父亲后,就更是有各种奇思妙想,带着女儿一起在大自然里撒欢、打滚。
  小石头剧场
  和女儿一起捡石头,从小区捡到田野里、小溪边,从城市里捡到沙漠、高山。每次出差或旅游时也不忘背回
  各种各样有特色的石头。洗干净后,父女俩一起设计人物,由熊亮操刀给石头画上有趣的五官和表情,由女儿任导演编剧,组织“小石头剧院”。石头演员千奇百怪,能表演出各种各样的故事。
  “丛林”探险
  熊亮家附近有个能走一公里左右的小树林,但是他会带女儿半夜的时候拿着手电进去走,照来照去地看各种植物和小昆虫。白天不起眼的小树林一下子变得很神秘,父女俩就像是在无穷无尽的大森林中冒险。女儿非常开心,也看到了很多曾被她忽视的自然细节。
  和大自然偶遇
  他前一阵带女儿去云南,到一个古镇之后,借一辆大电瓶的三轮车,叫几个当地的朋友,一块随意地开。没有目的地,也没有时间表,就是一直开,路上晒晒太阳,中间看见什么好玩的就停下来,看植物、看马、看
  牛……
  体验不一样的自然
  很多景象都是自然的一部分,熊亮会在安全有保证的情况下,和女儿一起体验。有次北京下大雨,他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把女儿带出去走一走,体验上面下暴雨,下面水没到膝盖的那种感觉。这对于住在城市的孩子来说,非常新鲜。
  下雨天在家,如果有雷电,熊亮也叫孩子一起看。他启发女儿说,雷电在整个天空中环绕一圈,非常有美感,很奇妙,没什么好怕的。这些景观都是大自然中挺有意思的一面。
其他文献
很多小宝宝都长湿疹,关于湿疹,你了解多少?在对湿疹的理解中,有没有你所不知道的偏差?一起来看看。  湿疹会遗传  宝宝患湿疹,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遗传。湿疹是一种遗传性的皮肤过敏,有家族病史的宝宝要比没有家族病史的宝宝患湿疹的可能性要大,但这并不是说有家族病史的宝宝一定会患湿疹,有近50%的湿疹患者会将湿疹遗传给宝宝。当然了,遗传只是一方面,外部原因也是使患湿疹的宝宝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如螨虫、食品
生产后,新妈妈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新妈妈产后与丈夫的第一次“亲密”是非常重要的。在身心作好充足的准备后,产后第一次性生活才能“如鱼得水”。  “亲密”最佳时机  一般而言,恢复房事最佳时机是产后6~8周。因为孕妈妈在怀孕期间会有明显的体态变化,这些状态通常会在产后6周逐渐复原。  产后“亲密”问题TOP 5  在产后的第一次“亲密”时,新妈妈都会有很多疑问,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走失,是养育生活中最沉重的话题之一,但我们不能不提。春天来临,带孩子外出的机会也多了起来,如何让孩子在快乐玩耍的同时,又有基本的安全保证,需要父母很多方面的努力,而不单单是恐惧,或用一根绳子拴好孩子。
预备、开始  做操之前,先给宝宝轻轻捏捏胳膊捏捏腿,从他手腕向上按摩至肩部,然后从脚踝按摩至大腿部,让他的肌肉放松放松。  1.伸展运动  握住宝宝的手腕,将他的双臂左右分开平举,然后再将他的双臂前伸,再往上举,最后收回来,平放回宝宝的身体两边。    2.屈臂运动  将大拇指放到宝宝的手掌心,让他握住,抓着宝宝的双手手腕,先将他的一只手臂向上弯曲,让他的小手能碰到肩膀,然后还原。换另一只手,做同
本月,小寒大寒接踵而来,光看这名字就要冒凉气了吧。我国大部分地区从小寒到大寒这一段时间可以说是全年最冷的时候,“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冬日进补,重在保温、防寒、防燥,具体该怎么吃呢?  多吃:可多吃羊肉、狗肉、鸡肉等温补类食品,也可多吃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银耳、猪肝等平补类食物。  少吃:冬季寒邪最盛,忌食寒凉之物,冰激凌、生冷食品等要少吃,避免肠胃受损。
通过微博征集,我们选中了2位宝宝作为我们今年的主角。从本期开始,我们将用一年的时间,关注他们的生长发育,并请专家跟踪点评和指导两位妈妈的养育,欢迎大家围观!  省心的一个月  伊娜宝宝是我家二宝,她在月子里很好带,吃奶,睡觉,便便,都没让我操心过。我是母乳喂养,第一个月宝宝每天大概要吃10次左右,具体的量不太清楚。大便每天6次左右。满月时,宝宝的身高是53厘米,体重是4.4千克。  虽然宝宝月子里
宝宝为什么没食欲?天气炎热,宝宝出汗多,唾液分泌减少,胃肠道蠕动抑制,消化器官血管收缩,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低。换句话说,就是消化系统罢工了。如何提升宝宝的食欲?快来试试下面的妙招:  NO.1 夏日补水,不止是喝水一种方法  天气炎热,身体出汗就多!大量出汗后,宝宝体内的水分消耗过多。除了多给宝宝喝水,妈妈不妨注意增加食物中的含水量,含水量丰富的食物在夏天也更容易被宝宝接受。  ●粥、汤面
小宝宝要学走路了,这时候,你需要给他提供怎样的学步场地?又有哪些需要了解的安全常识呢?  宝刚学走路时,像个喝醉酒的人,摇摇晃晃,东扭西歪,随时都可能摔倒,所以,我们要绷紧安全这根弦,以免宝宝在短短的学步期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安全事项之行动方式  刚刚学走路的宝宝正处于摇晃期,此时家长不要使劲拉拽宝宝的手臂,以免造成宝宝肩关节、肘关节脱臼。一旦宝宝手臂脱臼,切不可帮宝宝揉、转,要找专科医生将
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又到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在父母必读杂志社工作的这十几年里,我遇到的那些爸爸们。  记得刚到杂志社没多久,我的主编就交给我一个父亲的专访栏目,每期都要找一个榜样父亲做采访。对于刚开始毫无资源和人脉的我来说,前几位爸爸也是主编帮我接洽的。第一位最值得记载,是学心理学出身的王坚教授,当时他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副院长(现在他是阿里巴巴的首席技术官)。我还清晰地记得他带我走进“微软”办
从1980年第3期起,一直到35年后的今天,从《襁褓中的教育》这篇写满字的文章,到“查查表对对看”用表格呈现1~3岁儿童语言、运动、心理发展过程,到今天的《成长里程碑》《儿童小档案》《教育问与答》等图文并茂的精美栏目,她坚持在每一本刊中用各种形式、以各种角度来介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对于那些父母最头疼的问题,比如“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吃饭”“他为什么坐不住”等,包括对玩耍的解读,对儿童情绪的解读,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