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月,宝贝,你来了!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ang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微博征集,我们选中了2位宝宝作为我们今年的主角。从本期开始,我们将用一年的时间,关注他们的生长发育,并请专家跟踪点评和指导两位妈妈的养育,欢迎大家围观!
  省心的一个月
  伊娜宝宝是我家二宝,她在月子里很好带,吃奶,睡觉,便便,都没让我操心过。我是母乳喂养,第一个月宝宝每天大概要吃10次左右,具体的量不太清楚。大便每天6次左右。满月时,宝宝的身高是53厘米,体重是4.4千克。
  虽然宝宝月子里很让我省心,可我自己却没坐好月子。我们是夫妻俩自己带2个孩子,又赶上搬家,特别累,而且我因为洗澡着凉得了感冒,犯乳腺炎了,所以月子没坐好。不过让人高兴的是,宝宝很健康!
  还在月子里,我就憋不住了,于是带着我们家没满月的宝宝出门了。嘿嘿,宝宝也没事,挺好!
  儿保医生这么说
  母乳喂养期间,感冒、乳腺炎属常见情况,如果妈妈没有高热或特别不适的情况,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当然,妈妈在母乳喂养时应该注意洗手、戴上口罩等,尽量减少宝宝被感染的可能。患有感冒、乳腺炎的母乳喂养妈妈不要因为担心会影响到宝宝而拒绝治疗,适当的治疗可以加快疾病的痊愈。妈妈可以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一般常用的感冒药、抗生素对宝宝没有特别的不良影响。
  黄疸的困扰
  出生第1天 期待了整整40周,我的宝宝终于出生了,是个男孩。体重3650克,身长52厘米。护士给他洗完、擦干净后放在我身边,让他喝第一口母乳。
  出生第2天 医生说他的脸有点黄,应该是新生儿黄疸,因为我的血型是O型,所以可能宝宝出黄疸出的有点早。
  出院1周后 保健医生到家里回访,也说宝宝有黄疸,让多晒晒太阳。
  出生17天 晒了几天太阳后,宝宝的黄疸还没见好,今天带着他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建议住院,老公坚决不同意。医生说那就喝点茵栀黄口服液,有助于去黄疸。
  由于喝茵栀黄口服液会促进宝宝排便,宝宝一天拉七八次,屁股马上红了。好在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宝宝的黄疸一天天退下去了,这时我们才彻底踏实。
  儿保医生这么说
  黄疸是新生宝宝常见的生理现象,持续大约2周左右。少数纯母乳喂养宝宝的黄疸持续时间特别长,甚至一直持续到3个月。你的宝宝是母乳性黄疸,持续时间要长些。纯母乳喂养宝宝出现黄疸,可以口服茵栀黄、益生菌,黄疸特别明显时可暂停母乳喂养两三天。如果黄疸消褪后又加重,同时伴有精神、食欲不佳,生长不良,一定要就医。
  黄疸宝宝口服茵栀黄后大便次数更多,臀部护理就需要特别小心,以免造成肛周脓肿。建议以柔软纱布和清水清洗宝宝臀部,而不能用纸巾擦拭。
  唠叨宝宝的吃喝拉撒
  开门三件事:吃、睡、拉
  宝宝第1个月排便很不规律,由于吃了去黄疸的药,每天都拉七八次甚至更多。吃奶睡觉都很好,基本上一两个小时吃一次奶,吃完就睡,睡醒了不是要吃奶,就是拉臭,偶尔心情好的时候能冲我们笑笑。老公说,这孩子每天就三件事:吃、睡、拉!
  脐带掉了
  宝宝出生后两个星期时,脐带掉了,当时我们很兴奋,一直担心自己的护理有问题,等脐带掉了那天才知道原来自己做得还比较合格。我们找了个小盒子把掉下来的脐带珍藏起来了,留作纪念吧。
  每天洗澡,心情好好
  宝宝出生后一周,我们在家第一次给他洗澡,全家上下忙得不亦乐乎,不过宝宝还比较配合,而且也慢慢适应了洗澡,每天洗澡时心情都不错。
  儿保医生告诉你
  在出生后的第1个月内,宝宝每周体重约增长230~270克,身长每周约增长0.9~1厘米,头围每周增长约0.5厘米。满月时,宝宝的体格生长指标的如下:
  体温
  正常体温在36.5℃~37 ℃。
  吃奶
  母乳可按需喂养或每天哺乳7~8次。配方奶粉喂养一般每天喂6~7次奶。
  睡眠
  新生宝宝每天睡眠时间可达16~20小时。
  小便
  每天小便应不少于6次,一般每天10~20次。如果小便少,有可能是喂养不足。
  大便
  出生后10~12小时内,宝宝开始排出黑绿色胎便,3~4天后变为黄色糊状大便。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呈金黄色,每天4~5次。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呈浅黄色,每天1~2次。
  护理好脐部
  脐带脱落前,上、下身要分开清洗。脐带脱落以后仍留有伤口,洗完澡后可用酒精棉擦拭,然后敷上清洁的纱布。垫尿布时不要覆盖到脐部。如果脐部有渗出,要去医院检查。
  观察黄疸情况
  通常在宝宝出生2~3天出现。只要宝宝精神好,吃奶正常,7~10天就可自行消退。但如果黄疸出现过早(生后24小时内)、程度过重、时间过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3周),或黄疸退而复现等,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要及时就医诊治。
其他文献
母亲的心态,就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平和愉悦的心,就像是沃土,总能培育出美丽的鲜花。而焦躁不安的心,则像是贫瘠的土壤,开出鲜花的概率太小!  母亲焦虑与儿童行为及亲子关系的观察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争艳,用了几年的时间观察、记录家庭亲子互动,录下了无数琐碎的生活片段,试图在这些亲子互动中发现家庭教养行为的规律,提早干预。她告诉我们,不同焦虑类型的妈妈与孩子会有不一样的互
生活中很多游戏和活动,都可以锻炼宝宝的小手,让小肌肉运动自如。一起来寻找吧!  7 个月以后的宝宝,小手操作物体的能力迅速增强。不妨抓住机会,让宝宝充分使用自己的小手,尝试一些简单又好玩的手指游戏,这不仅可以增强手指力量,还可以让小手变得更灵巧,宝宝也更开心。  1摸一摸,拽一拽  准备一些围巾、手帕等布料不同的物品,让宝宝任意地摸、揉,感受不同布料的质地。你还可以抓住布料的一端,让宝宝抓住另一端
“你的降生,让我们有理由去重新审视这个你将要居留的世界。”  ——扎克伯格  人到四十,同学家的孩子读小学、读初中、读高中了,而我才做起了爸爸,有时难免有“晚了”这样的感慨。但有所失必有所得。现在的我,父性更加醇厚,父性更好地觉醒了。想想如果是20多岁就有了宝宝,自己还没有真正成熟,那时做父亲,也会稀里糊涂的。这种对比让我想起了傅雷先生,他写了一本非常出名的书——《傅雷家书》,用186封书信,跟儿
启动“任性”的过年模式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春节计划,无论什么样的选择,都应该适合自己的家庭。尤其是看到别人的计划诱人时,也要考虑好根据自家的情况,启动属于自家的过节模式。比如身边的很多同事可能都会选择带宝宝出国度假,但如果你的宝宝还太小不适合长途奔波,或者两边的老人都盼着春节和你们团聚一堂,那还是换个时间再去旅游吧!如果宝宝太小,不如宅在家里7天好好休整;如果双方父母都爱热闹,不妨把他们一起接来
全球最大的独立品牌评判与研究机构Superbrands在北京举办媒体发布会,并揭晓2015 Superbrands “中国人喜爱的品牌”。  荣获2015年度“中国人喜爱的品牌”大奖的有都市丽人杂志、飞利浦、丹麦蓝罐曲奇、老百姓大药房、立邦、绿源电动车、苏泊尔和新浪微博。    大奖的获奖名单完全基于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Ipsos)开展的独立调研活动所得出的中国消费者品牌偏好排名。调研活动涵盖12
很多小宝宝都长湿疹,关于湿疹,你了解多少?在对湿疹的理解中,有没有你所不知道的偏差?一起来看看。  湿疹会遗传  宝宝患湿疹,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遗传。湿疹是一种遗传性的皮肤过敏,有家族病史的宝宝要比没有家族病史的宝宝患湿疹的可能性要大,但这并不是说有家族病史的宝宝一定会患湿疹,有近50%的湿疹患者会将湿疹遗传给宝宝。当然了,遗传只是一方面,外部原因也是使患湿疹的宝宝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如螨虫、食品
生产后,新妈妈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新妈妈产后与丈夫的第一次“亲密”是非常重要的。在身心作好充足的准备后,产后第一次性生活才能“如鱼得水”。  “亲密”最佳时机  一般而言,恢复房事最佳时机是产后6~8周。因为孕妈妈在怀孕期间会有明显的体态变化,这些状态通常会在产后6周逐渐复原。  产后“亲密”问题TOP 5  在产后的第一次“亲密”时,新妈妈都会有很多疑问,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走失,是养育生活中最沉重的话题之一,但我们不能不提。春天来临,带孩子外出的机会也多了起来,如何让孩子在快乐玩耍的同时,又有基本的安全保证,需要父母很多方面的努力,而不单单是恐惧,或用一根绳子拴好孩子。
预备、开始  做操之前,先给宝宝轻轻捏捏胳膊捏捏腿,从他手腕向上按摩至肩部,然后从脚踝按摩至大腿部,让他的肌肉放松放松。  1.伸展运动  握住宝宝的手腕,将他的双臂左右分开平举,然后再将他的双臂前伸,再往上举,最后收回来,平放回宝宝的身体两边。    2.屈臂运动  将大拇指放到宝宝的手掌心,让他握住,抓着宝宝的双手手腕,先将他的一只手臂向上弯曲,让他的小手能碰到肩膀,然后还原。换另一只手,做同
本月,小寒大寒接踵而来,光看这名字就要冒凉气了吧。我国大部分地区从小寒到大寒这一段时间可以说是全年最冷的时候,“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冬日进补,重在保温、防寒、防燥,具体该怎么吃呢?  多吃:可多吃羊肉、狗肉、鸡肉等温补类食品,也可多吃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银耳、猪肝等平补类食物。  少吃:冬季寒邪最盛,忌食寒凉之物,冰激凌、生冷食品等要少吃,避免肠胃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