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住区环境的影响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gmq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中住区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大家議论的焦点问题,中原地区的城市同样也存在着这些问题。城市的主体是人,住区的环境与人的关系可谓“似水如鱼”,所以住区环境的宜居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和兴衰。中国古典园林一直以来都是宜居环境的代表,所以文章从古典园林对宜居环境的作用出发,探讨古典园林对住区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住区环境;中国古典园林;亲近自然
  1、绪论
  中国园林历经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主流思想的更替,其风格上早已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特点,它所影响的范围不仅仅是亚太圈,甚至波及到了整个世界;其形成一个完整的“园林文化体系”。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国古典园林则是中国建筑美学的精髓之所在。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传统建筑的精华部分,有其存在深刻的历史意义。我们应该让它继续闪耀在现代的住区环境中,指导现阶段住区环境的宜居建设。
  1.1 在现代住区环境中融入中国古典园林思想的必要性
  时至今日,社会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物质生活变的丰富多彩,那么精神生活也应该与之同步。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也发生着改变。住宅的功能已经被讨论了三百年;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大师的经典作品。所以居住的功能似乎已经被住宅体现的淋漓尽致了。那么如何才能使其有进一步的发展呢?关于住宅也许我们应该考虑的更多一点。
  生活在一种水木清华的环境中,一直都是人们理想生活的追求。水木清华的环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生理感受上的优雅,舒适;同时还有精神上的空灵,催人遐想,令人神往。这也许就是人们为什么总把山清水秀与人杰地灵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吧。
  1.2 从理论上谈中国古典园林思想在现代住区环境中的可行性
  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1】为设计准则的。自然风景多以山水为地貌的基础,加以植被的装点。这些也同样是构成园林的基本要素,这是本于自然。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的利用,或简单的模仿自然的原始状态,而是加入了设计者主观意识。对其进行了合理的改造,加工,重构,组合;从而表现为一个高度精炼的自然,一个典型化的自然。这便又高于自然了。
  这种高度概括和精炼,恰恰解决了城市人多地少的矛盾。“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2】。这些都让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想和自然更加亲近变成了一种可能。有机的把建筑美和自然美结合起来。中国古典园林历来追求建筑与山水,花木的这些造园要素之间的有机组织,彼此谐调,相互补充。在园林的总体上使得建筑美和园林美融合起来。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谐调的境界。
  当今社会,许多人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高速率的生活节奏和“混凝土森林”的环境,使得人们更加的焦躁不安。以至于发出“在现在的城市越来越没有人情味了。”的呼喊。城市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的冰冷?如果处理好了建筑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应该会的得到一定的缓解。
  2、古典园林在现代住区环境中的应用
  2.1 水在住区环境中的应用
  水是自然地形、地貌的基本类型,也是人类亲近自然的主要对象,所以水常常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有着独具一格的表现形式,也是我国古典园林理景的主要部分。从理水艺术手法来说,一般园林常常会受到空间等各方面的限制,且各自之间相互独立,那么私家园林的理水就只好寻求“一勺代水”——“一勺则江湖万里”。一条细流好似江河绵延无尽,一池秋水犹若汪洋广阔无垠。中国的古典园林和水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相映生辉,园林因水而秀丽,水因园林而灵动。在众多的园林之中,水的布局与形态从来不是循规蹈矩;他们大多风格迥异,常常随形就势。当然,对于理水还是有“法”可依的,在园林中水面有聚有分,聚则水面辽阔,要有水乡弥漫之感,分则萦回环抱,要似断似续,显示水的来龙去脉。在多数园林之中都以水为中心,来构成园林中的景观轴线;沿着这条轴线,合理的将瀑布、溪涧、水谷、花木、山石、亭台楼阁等散布其中,整个园林被水串了起来,恰到好处的表达着造园者的心境。
  以开封市迪臣世纪豪苑,南北十八院,九鼎颂园等为例,现代住区环境规划设计中,设计师也将水这一元素应用的淋漓尽致。在现代住区环境中(古典园林中往往是将建筑藏于环境之内,削弱建筑的体量感与存在感,而现代建筑由于体量的庞大强迫人的视觉神经,成为了视觉中心),通常是用水穿插在带装,或点状的建筑组团当中;在河道两岸驳以卵石叠岸或石矶,再用一些适宜的植物点缀在卵石之间,并以桥作为隔景,障景。运用一些临水平台作为景观的节点。
  虽达不到古典园林中人在诗中游的意境,但细细体味却也有“凡结林园,无分村郭,地偏为胜,开林择剪蓬蒿;景到随机,在涧共修兰芷。径缘三益,业拟千秋,围墙隐约于萝间,架屋蜿蜒于木末。”【3】之意的体现吧。
  现代住区环境规划中尝试着用水的穿插,组合,来组织整个住区中的景观环境的排列组合,想借此来增加空间环境中的趣味性。但住区中水的应用都有些过去死板,很难再达到我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这主要是由于开发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平衡他们的关系。尽可能的去结合地形以及周围的环境,以最小的投入来争取最好的效果。这便是我们设计师的责任。
  2.2 山在住区环境中的应用
  山、水虽各有特色,但山也属于自然地形,地貌的一种基本类型。古语有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所以人们对山的喜爱并不比水少,中国古典园林就好似一个微缩的自然,那么在古典园林的理景元素中自然不会少了山,但由于山的体量过大,在园林之中人们常会“一拳代山”。虽是“一拳代山”但却也要有“一拳则太华千寻”的意境。据《园冶》中记载对掇山艺术讲求的是“有真为假,作假成真”。【4】“作假成真”绝非易事,山贵有脉。所以在对假山各个单体布局上就要更加注意“山”的“脉”。还要巧构以水,这样才能山环水抱,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的自然山水意境。所以,古典园林中以山石为园林主题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如沧浪亭。当然也有以山为主并辅以水为园林中心的,如狮子林,环秀山庄。这些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喜爱,也表现出人们在选择宜居环境的时候,往往更倾向于亲近自然。   在现代住区环境当中,通过叠石成功营造出山林之意的案例不是很多见,也有依山而建的建筑组群,但成功的案例也是屈指可数。这主要是受到现代建筑体量以及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自然的山离我们是越来越远了,那么以建筑为山呢?建筑的体量越做越大,我们能否以此为山呢?城市和自然在传统意义上往往是对立的,是一者取代另一者的关系。那么是否有一个两者的折中点呢?低密度固然好,但社会客观条件要求我们高密度的复杂环境。我们总是哪里环境好就在哪开发,但往往开发一处原始的自然环境就破坏一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是否可以在城市中寻山觅水呢?
  现在建筑的结构和表皮种类繁多,我们可以借山之形,而在其内部包含各种现代化的功能。让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城市的功能的同时,又能找到人在城市感情存在面对自然心理上的依赖感。建筑做成山的样子似乎有些“形式主义”,但当我们说城市是混凝土丛林的时候,说城市千篇一律的时候,说建筑没有想象力的时候我们抱怨的其实不是别的,就是建筑的形式。把建筑作为城市中最大的景观去考虑,平衡以建筑的各种功能,使建筑既要正常,健康的运转,还应赋予它人的感情和灵魂。
  2.3 从现代住区中发现的问题
  通过观察发现,现代住区环境规划人的感受,整体的环境系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这就迫使开发商不断的提高住区环境的质量。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认为其中有一点成了通病,考察的小区当中,每个小区的部分景观节点,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荒废。该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要求设计师应该充分去了解自己所服务的对象,明白自己是在为谁服务,因为只有这样,做出来的设计才能与使用者产生共鸣,才能做出好的设计。否则你即使设计的“天花乱坠”,但没人能看懂,我想也不能称为是好的设计吧。
  当今我们一切都转换为了科学,感情甚至也被清晰的转换成为了科学,建筑是科学,景观是科学,城市规划是科学……这不可否认是人类的进步,感性的东西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冷落。这是否是一种畸形呢?在古代感性是建筑和城市的主导。究竟什么才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精髓呢?其实就是人的感受,中国古典园林并没有某种模式,它是由诗人,画家那份情怀,那种感情而来,它是以人的感受为根本出发点,人始终是审美的主体,这便也是中国古典园林魅力之所在吧。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以前人的实践为承托,总结优劣,才能做出好的设计。那么中国古典园林思想在现代城市的住区规划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结语: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等。当然,它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提供场所,而居住区是这一职能的主要载体,所以宜居的住区环境,能提高城市中居民的生活质量。中国古典园林为现代住区环境提供良好的范本,人与自然的和諧便是衡量宜居环境的标尺之一。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中原发展繁荣的一个目标;同时,良好的居住环境也会为城市的发展繁荣提供更良好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计成[明].胡天寿 译《园冶图说》[M]重庆出版社.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计成[明].《园冶》卷3《借景》[M].陈植.园冶注释.中国建筑出版社,1998.
  [4]计成[明].《园冶》卷3《掇山》[M].陈植.园冶注释.中国建筑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老百姓对于自身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低碳型经济这一理念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被广泛地融入到各个角落。与此同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引入低碳理念,可以在保证建设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实现节能环保以及再循环的作用,因此,将低碳理念运用到园林景观中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低碳理念;园林景观;运用  引言:  现如今,由于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生产规模的不断
期刊
【摘要】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受土类、初始状态、饱和度以及所受的应力历史等因素有关。对于天津地区来讲: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土体基本处于饱和状态,绝大多数属正常固结土。因此,土类和土体的初始状态是影响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抗剪强度指标;物性;关系  一、前言  在工程勘察设计中,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是重要的设计参数之一。科学、准确地确定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关系到工程设计质量和工程运行安全。
期刊
【摘要】电子信息在经过长时期的快速发展之后,就会形成地理信息系统,这种电子系统的形成与相关科学的日益增长之间是有着相互适应的关系,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地球上所存在的具有空间方位的大量信息进行整合与总结。该系统目前在地质矿产的勘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且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本文就将以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过程中所进行的应用进行总结与论述。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地质矿产勘查;应用  一
期刊
用笔的质量是中国画的第一要素。山水花鸟皆然。它是中国画特有的笔墨观和核心概念。  一般认为用笔似乎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认为是状物和表现画面内容的手段,但它除了有应物象形的功能,还要达意、畅神,表现心象和意境。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完善的用笔基础上。否则,用笔无法,一切将无从谈起,这就是中国画。它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家理论和太极学说古老的“易”理成就了“一画论”的审美理念。无论中国画有多大的含量全都
期刊
【摘要】水是人类的生命的起源,临水而居是人类早期的居住形式,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发展,滨水酒店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近年来滨水酒店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就滨水酒店的现状,分析我国滨水酒店的客观环境,浅析建造可持续发展滨水酒店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浅析可持续发展滨水酒店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滨水酒店;可持续发展;现状;发展  自古以来水就是生命的自然聚居地,同时也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元素。人类自
期刊
近日,从北京市规划委获悉,今年,本市71个棚改项目将全力推进,多个项目将同时推进拆迁,学校幼儿园等公共设施将和棚改安置房同步建设,尽早解决市民的居住困难问题。  北京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北京市远郊区及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任务列入计划的共有71个项目。截至目前,已经有多个棚改项目取得控规相关审批文件。  棚改计划不仅仅惠及城六区的居民,远郊区
期刊
6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美国亚裔房地产协会主办,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常州市人民政府、平安银行、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协办,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八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在常州举办。  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为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而设立的一项品牌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八届。本届论坛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新五年、新格局”为主
期刊
6月27日,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中国城市复兴研究院筹办的“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讨会”在北京丽亭华苑酒店成功举办。  此次研讨会由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主持,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苗乐如、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周久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为了改善城市面貌,我国也加快了对旧城的改造,而旧城改造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会对城市的社会空间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城市生活中最为主要的三个主体,即政府、企业和市民,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将这种影响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各自的主体对应于相应的社会人群,当社会群体受到对应主体的影响之后,他们会在城市的某一空间范围内发生聚集,这样,不同的群体会聚集在不同的地区,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面临着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在城市之中,水资源缺失、雨水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都已经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为解决城市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海绵城市理论来指导城市规划能够有效地改善当前城市的生态现状.对此,本文就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进行了简单论述。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城市规范;环保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