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_t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68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的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高,且无明显差异,经干预后出现明显变化,均有下降,但是观察组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心理负担,对促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4年间收治的14例肠造瘘患儿进行临床护理,配合患儿进行治疗,为患儿早日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14例患儿进行临床护理研究,
要把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尽决转化为教育教学的新行为,必须在新理念与新行为之间寻找操作的中介,而教学设计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操作中介,事实上,教学设计也常称为“桥梁科学”。
学校每年的纪念活动非常多,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年年岁岁花相似,一成不变的庆祝活动仪式,年年上演着。如某学校的少先队建队节庆祝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全校上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教学艺术的特性最终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的目的、内容、主客体、过程、方法、结果及评价分别决定了教学艺术的相应特性,如目的取向的教育一启智性、
建筑注定无法脱离大地存在。坐落于南京市高淳县城东北部的住区设计,即在对场地信息导向分析的基础上,从人性化的视角进行场地行为的探索,并以场地的影响与作用激发场地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科教学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而当时的国际学术界受认知科学发展的影响,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上也发生了重大变革。20年里对学校内各门课程(当然包括数学)教学的探
目的探讨“雨课堂+导学案”教学模式在护理实训课中对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某卫生学校2017级护理“3+3”两个班的8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