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竞赛激童趣妙用游戏“玩中学”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an2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是为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一种全面培养和教育,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所决定。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的生活伴侣,又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过程,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
  一、教师与儿童共同准备游戏、创设游戏环境,用游戏激发孩子的兴趣
  属相是幼儿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一个有趣而又神秘的话题,因十二生肖的轮回和顺序,是孩子认识它有一定的难度,征对孩子的情况,结合幼儿的特点,我将游戏运用到了十二生肖活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将生肖的顺序融入到游戏中,让孩子在玩中记顺序,又能体验扮演角色的乐趣。
  首先,为十二生肖取名字。
  我让孩子们一起讨论将一个字的生肖名,改成两个字的。我们分组进行了讨论,最后,通过大家的一致同意,十二生肖的两个字的名字如下:老鼠、小牛、老虎、小兔、小龙、小蛇、小马、小羊、小猴、小鸡、小狗、小猪。
  二、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游戏干预,为儿童游戏的顺利进行提供相应的指导策略
  1、教师为儿童游戏的顺利进行提供相应的指导策略。
  (1)适时调整队形,让游戏环节层层深入。
  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证。它象一条线把教学内容串合起来,使游戏活动显得有条有理性,连贯性。
  开始部分,12个孩子站成一排,既有利于孩子观察十二生肖的顺序,又能方便没有玩过游戏的孩子替换“淘汰”的孩子。
  最后,当只剩下12个孩子的时候让他们围成一圈,既有利于游戏的形式新颖,引起幼儿的兴趣,又将整个游戏推向高潮。
  优化的游戏队形不仅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又能帮助游戏的进展。
  (2)提醒孩子按照节奏玩游戏。
  在进行音乐节奏训练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耳、眼、手、脚、口的活动,规律性地提高了幼儿大、小脑反应的灵敏度,协调全身的动作,起到了体育锻炼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
  在开始的部分,可以让孩子们先跟着老师的钢琴用拍手、拍腿或跺脚的方式打节奏,等孩子熟练了之后再加入到游戏当中,这样就能减少孩子因为跟不上节奏而被“淘汰”。
  对于大班的孩子说,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已经比较容易了,有了音乐节奏不仅能帮助孩子循序渐进地融入到游戏中,同时,还能为整个游戏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教师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游戏干预。
  (1)引导幼儿“够”上最近发展区。
  在游戏之前,我给孩子们讲了故事“十二生肖的故事”,让孩子们对十二生肖的顺序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部分孩子对顺序还没有完全掌握。
  接着,游戏开始啦!进入游戏大冲关一:按顺序玩“生肖蹲”。
  请班上的12个孩子按照生肖的顺序站成了一排上来扮演其中的十二生肖,大家跟着钢琴的节奏念:老鼠蹲,老鼠蹲,老鼠蹲完……蹲,从老鼠开始,孩子按生肖的顺序游戏。
  这个游戏部分可以让还不能清楚记得生肖顺序的孩子来玩,还可以借助胸牌帮助他们游戏。通过这一轮的游戏,可以帮助那些对十二生肖顺序记忆还不够清楚的孩子,在他们现有记忆——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帮助,达到基本上能够清楚记得十二生肖的顺序——最近发展区。
  (2)引导幼儿按规则玩游戏。
  然后,进入游戏大冲关二:不按顺序玩“生肖蹲”。自己随便讲一个生肖的名字,但是一定要按照节奏。
  一开始孩子们既要思考着想一个自己要讲的生肖的名字,又要跟着节奏说,对他们来说比较难,因此,我就把节奏弹的很慢。有孩子不能跟着节奏说出生肖的名字的就请他请一个坐在座位上的孩子来扮演自己的角色。慢慢地,孩子们对游戏更加熟悉了,我就把节奏加快。游戏的气氛也更加地热烈。一直到座位上所有的孩子都玩过这个游戏了,剩下的12个孩子就是最后能参加游戏的“小生肖”了。
  (3)引导幼儿在竞赛性的游戏中提高自己。
  接着,进入游戏大冲关三:围圈总动员。节奏更加快,12个孩子围成了一个大圆圈继续游戏,不能跟着节奏讲出下一个生肖名字的只能回到座位上了。
  剩下的生肖越来越少,游戏也越来越难。孩子们既要跟着节奏,又要防止自己说出已经被“淘汰”的生肖的名字,气氛更加地紧张了。
  教育专家指出:“同伴交往对调节自我情感的能力及健康情感的发展大有好处。”如幼儿在与同伴的竞赛性交往中获胜而感到自豪,这是同伴所能接受的;但是继而产生骄傲的情绪,并在言行上表现出这种反感,这会是幼儿不得不对自己的情感进行调节,否则他将受到群体的排斥。长期与同伴的交往,幼儿的情绪情感会朝着健康的适合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最后,进入游戏大冲关四:终极PK。剩下的三个小生肖继续比赛,要求说出他们三个生肖以外的生肖名字,最后留下的就成为了整个生肖蹲游戏的胜利者了。
  竞赛性活动对幼儿发展的社会性价值是非常显而易见的。这种竞赛性质的游戏规则在游戏中产生激励机制的效应,可以促使幼儿更主动积极地投身于游戏活动。通过这最后一轮的游戏,孩子可以了解自己在这个游戏当中,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
  我在本次教学与游戏的最优化结合的过程中,既让幼儿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又将幼儿在教学中习得的只适合技能在游戏中运用,同时,还能让孩子在激烈地竞赛中充分体验游戏的乐趣,让孩子们在真正地教学与游戏的最优化结合中有层次地玩中学。
  【作者单位:南京市解放军理工大学第三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合理地利用幼儿园环境,有效地进行自然区的设置,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的环境,使孩子通过用自己的方式在与环境主动积极的相互作用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获得科学知识能力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的优势,把自然角当作幼儿认识自然界、探究科学的
笔者在本文中探讨的问题与教材相关(注:本文涉及到的教材均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版本),这是每个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同时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是按照教参的指引依样画葫芦,还是用自己的观点去分析解读教材?答案不言而喻,关键在于如何把个人观点和教材有机融合。“课程领导”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教学变革的路径。   “课程领导”是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团队和全国多所学校合作开展的课题,其解释如下:指统领/指引/带
现状一:第一课时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现象:一说要上公开课,大多老师选择第二课时执教,很少选择第一课时。大家要么认为第一课时难上,没有现成的模式;要么就觉得上第一课时没有什么意思,上不出什么精彩。总之,第一课时被忽视了,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反思:其实,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正确处理
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虽不是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但它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巩固所学,培养思维,发展智力、形成技能的教学手段,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数学课堂有效练习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那么,怎样的练习才是有效的练习呢?在实践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的。  一、课堂中基本知识的练习 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基本练习是学生把刚刚获得的概念、法则、规律的首次应用,是对教
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聚集了众多的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代表当今科技领先水平的研发机构和大批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这些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使我园开展科学启蒙教育具有了独特的资源优势。由此,我们以《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探究性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为切入点开展研究。通过实践,幼儿的科学素养得到了切实有效的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逐步提高,带领我园走出了一条科学教育特色内涵发展之路。  一、探寻幼儿科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品德和为人堪称“万世师表”。他的一生,始终进行着不懈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陶行知先生离开我们已半个世纪了,但他丰富而宝贵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教育事业仍有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  陶行知先生说:“要教职工向前进,向上进,非自己努力向前进,向上进不可。”“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对学生循循善诱的常用方法就是鼓励发问。而他采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诚信早已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经济的发展,诚信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其作为学校德育的基础地位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同。因此,如何建立学生的诚信意识、将诚信变为习惯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教师言传身教,渗透潜移默化  古人云:“言行可模可范者,人师也。”一个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当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角色。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积极地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是让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得到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数学作业批改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否在作业中让学生接收到促进身心发展的信息,在作业中感受到老师浓浓的关怀和期待,是衡量这个环节工作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数学评语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关注文本的内容,而且关注文本的构成形式,探究文章是如何写的,进而培养学生从写作的角度来解读文本的能力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的本领。对于低年级学生,我们又该如何开展“指向写话”的阅读教学,并且在读的过程中“润物无声”地进行“写”的渗透,为学生中高年段的写作能力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呢?对此,下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简要的论述。     一、吟中导
案例概述  一个星期四的上午,一节准备充分、应该上完的数学课,最终却未能完成预定目标。问题出在哪里?原来刚开始上课,就有一位小朋友举手向我告状,说他后面的同学推了他一下,接着又有几个举手说这个小朋友如何如何,开始时我耐心地听着,想马上解决就算了,谁知小手接二连三地举起来,结果在我意识到喊“停”的时候一节课已经过了三分之一。  还有一次,我刚吃完中饭回到办公室,就见好几个小朋友连接着跑来说教室里出事